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费茂华

费茂华,出生于1974年,现任新华社摄影部主任记者。 2005年起成为新华社体育摄影记者的费茂华,把"多拍,拍得不好不要给人看"当作自己的摄影箴言,将观察与判断、想象力与激情融入自己的创作当中,先后参加了十运会、泛美运动、好运北京系列赛、北京奥运会、2014索契冬奥会和20来自14年仁川亚运会等360百科一系列重大赛事的报道

2022年2月2日,参加《百花迎春》晚会,段鱼燃征参与中国摄影家协会拜年。

  • 中文名称 费茂华
  • 国籍 中国
  • 职业 记者
  • 单位 新华社摄影部
  • 职称 主任记者

主要奖项

  作品《2007运动组合》获"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银奖、《光影传奇2007》获中国新闻奖银奖,《两岸猿声啼不住》获得美国新闻摄影师协会主办的2009最佳新闻摄影素尼兵银市架讨工作评选奥运特写类优秀奖。在美国新闻摄影师学会举办的"2008年度最佳新闻摄影比赛"中被评轮华河培年树为"年度体育摄影师"头名

  2009年获中国摄影金像啊杀袁市住刘树决尼坐奖,2010年作品《梯队飞行》获国展金奖,《国庆日》获中国新闻奖。

  2019年获第76届PO觉土建听且Yi全球年度图片奖奥运生活类二等奖,成为第一个既在"荷赛"中获奖,又在POYI评选中获奖的中国摄影师。

人物评价

  与大部分记者相比,费茂华的体育摄影已经走得很远了。他的体育摄影之美犹如风光作品,构图、光线、色彩的绝妙把握,使瞬间无限延伸,让观者沉浸其间,甚至忘记这里的每一个瞬间同样转瞬即逝、永不再来。细节的一再逼近和呈现,似乎在向观者陈述这样一个事实:赛场的辉煌原本只是运动员生命中太短暂的一瞬,大部分时候,他们是孤单而艰辛的。准确地说,费茂华的体育摄影作品是献给懂得运动的人。

分北大端古叫究常物荣誉

  2015年9月来自15日,费茂华被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共同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冲晶

代表作品

  鸟巢含苞待放、梯队飞行、跃入水立方、珠玉四溅、出水芙蓉等等。

获奖作品

  2008

  北京时间2008年2月8日18:00(荷兰当地时间2月8日11 :00),第51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荷赛奖"获奖作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拍摄的作品《2007运动瞬间》获得体育动作类(组照)二等奖。在新华社摄影部里有"费大师"之称的费茂华此次送选的组照作品名为《2007年运动瞬间》,涉及了艺术体操、沙滩排球田径等多项体育运钢原考鲁范免娘部把动。费茂华力图用他所选送的12幅照片体现用独特的视角所记录2007年赛场上种种精彩瞬间。

《2007年运动瞬间》

  2008年2月23日,由人民摄影报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共同主办静握极足班的人民摄影报第16届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评选在四川九寨沟举行。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拍摄的作品《光影传奇 2007》获得中国新闻360百科奖银奖。在这组照片中,费茂华力图用其敏锐刘突买距都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来记录2007年赛场上种种精彩瞬间,并运用功片急孙坐载未摄影的多种手法和技巧,从多个角度诠释了体育的精神以及拼搏之美。

《光影传奇2007》

  2009

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创作奖纪实类作

  2009年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中,新华社记者费茂华以一组精彩的奥运摄影获专松得这一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谈到他的奥运摄影,费出则永可亚酸茂华说,在他看来,奥运会是当今世界最宏大、最绝美也是最富有活力的一幅"风景画":运动员奔腾的身影以及拼搏的精神、观众五彩斑斓的扮相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主办国独特而神秘的文化和风情以及越来越富有现代气息甚至超越时代的场馆,哪一样不使观者感受到与观看风景一样的愉悦?而他的奥运之旅也是从拍奥运"风景"开始的。

《两岸猿声啼不住》

  那天是2008年8月8日清晨,费茂华试图拍摄能够反映"北京奥运会将于今日开幕"这个新闻的照片--这可能是他成为体育新闻摄影记者以来面对的最大挑战:如何用照片来表现一个还未发生但将要发生的新闻。当时新华社的战友们都精神抖擞地奔赴包括"鸟巢"周边、天安门以及北京的大街小巷等各个岗位之时,他突然发现自己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模仿4个月前"好运北京"国养学后际马拉松赛时拍摄《"鸟巢"春浴图》的手法,把雨珠中的"鸟巢"拍下来。那或许将是一张有点特点的照片。而此前,费茂华专门借来了微距镜头,并学习了微距摄影的简单技巧。7月份在"鸟巢"周围逡巡时,他已经发现在运动场边几株小草上面娇然欲滴的露珠里也能够映出运动员训练时的身影。自然真是奇妙,他想。

  8月8日凌晨1点,电光火石之间,拍摄雨珠或者露珠中的"鸟巢"的想法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费茂华头脑中相撞了。这时,他还想到,拍摄雨珠和露珠中的"鸟巢"或许能使这个新闻具有某种哲学意义:与"鸟巢"那宏伟的身躯相比,露珠和雨珠是非常渺小的,但渺育准小中却能包容伟大;同时,与奥运会开幕式的热烈相比,露珠和雨珠中的"鸟巢"是宁静而安详的,但这宁静与安详正是精彩来价界煤感衣慢临前的最好预示。

  想士味饭时团代乡里边损室法有了,接下来就是实践。相杀至游啊那天北京无雨,"鸟巢"周围的小草也基本被环卫工人割掉了承载露珠的草尖。找来找去,小心拍摄,直到上午7点多费茂华才带着自己的满意作品回房间。随后,他将7张剪裁编辑好的照片发回到了新华社奥运报道前方新闻中心,并在照片后面附上了这样的说明:"这张翻转了180度的照片显示的是,8月8日清晨,国家体育场("鸟巢")那宏伟而带有奇幻色彩的身躯,静静地藏在露珠里,如同一粒含苞欲放的花蕾,等待着今晚那个伟大时刻的绽放。当天晚上,第29届奥运在号检认确才察既阿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当天,该照片以《鸟巢"含苞待放"》见报,并广受好评。费茂华说:"对于一个通讯社的摄影记者来说,这是最高的荣誉,也策实并固批笔供是对我身上的汗水、腿上的红肿以及饥饿的最高奖励,也是对那些虽然渺小却包含伟大的露珠的褒奖。"

  2009年,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拍摄的作品《两岸猿声啼不住》获得美国新闻摄影师协会主办的最佳新务点手河消闻摄影工作评选奥运特写类优秀奖。

  2010

《梯队飞行》

  2010年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拍摄的《梯队飞行》获得纪录类金奖。作品表现的是60 周年国庆大阅兵,雄壮威武,天安门前导弹梯队在行进,三排四组经过检阅台,天上九架飞机,领队飞机前飞,后面跟着 8 架辽机,梯队掠过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坐着观礼佳宾,广场上排有各种颜色的方陈。祖国强大,炎黄子孙多荣耀。

  2010年10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拍摄的《国庆日》获三等奖。在本组照片中,记者运用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了国庆阅兵和庆祝联欢活动这些视觉盛宴的雄壮之美,也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新中国在建国60周年庆祝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强盛之美以及社会的和谐之美。其中,多机编队的领队梯队和地面的核导弹方队同时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以及歼轰机方队穿过太阳光晕的照片是本次国庆阅兵报道中非常独特的新闻摄影作品,并成为本次国庆60周年摄影报道的经典之作。

《国庆日》

动态追踪

  ▲第22届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

  2014年2月,第22届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在俄罗斯索契举办。新华社派出33人报道团全面报道索契冬奥会的精彩赛事。

2014索契冬奥会

  《体育摄影独特的魅力--更高,更快,更独特》
新华社记者费茂华在"感动于荣耀--索契冬奥体育摄影作品大片回顾"系列访谈中,诠释了体育摄影的真谛:"我个人对体育摄影是这样看的,我觉得整个比赛就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比赛,那么我们的照片就要展现出来。如果没有展现出来或者你的表达没有运动员表达那么强烈,可能你的照片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带有很大遗憾的。而且我一直都觉得体育摄影是一种追求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这样一个场景里,我拍摄的照片跟所有人拍的都不一样,那么这就是一张独特的照片。要做到这一点本身就非常难,你想想你有什么资本能够超越所有的人?实际上大部分时间我们是做不到的,我们拍到的大部分照片都是非常雷同的。所以,我会尽可能多地跟环境相结合,把运动员和他们在雪山上的比赛更多地结合在一起。另外,体育摄影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比赛情况随机做一些变化。再有就是全神贯注,这是体育摄影最需要的东西。"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费茂华青奥会摄影作品

  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江苏南京开幕,新华社这次派出了123人的报道团队。

  ▲2014年仁川亚运会

  2014年仁川亚 运会于9月19日至10月4日举行,新华社此次派出70人的报道团队。

2014仁川亚运会 费茂华摄影作品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愤怒的眼神
下一篇:朱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