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胜,男,出生于1967年4月,男,1988年毕业于山东矿业来自学院获学士学位,1让审防哪声995和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分获大地测量与测拉酸抗升排名量工程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遥感听与地理信息系360百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8年7月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矿山测量"专业;
1988.8-1992队都富过神速守应.8期间在山东岱庄生建煤矿从事矿山测量工作;
1995听影根妈严向明计地顾卷年7月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2001.3~6在香必写天查依形种信港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
2002年7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获同专业博士学位;
2002年12月评为副教授;
2008年9月评为来自教授,同年12月聘为博士生导师;
2板准养乐010.3~2011.3在美国Cincinnati 大学GIESN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
目前任遥感与地理信息系主任,并兼任《I.J. of G..I.S.》、《测绘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煤炭学报》等刊物审稿人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函评专家库成员;
《计算几何基础与应用》、《土地信息系统及实务》、《计算机制图学》、《GIS原理与算法》。
《空间数据库基础》、《GIS基础A》。
三维GIS建模与开发(包括三维GIS建模理论与可视化、数字360百科矿山模型、三维GIS系统设计与开发);
数字地球空间建模(包括互妒它七露充告屋边足工球面格网剖分技术、全球空间数据无缝可视鱼实右连化建模、海量DEM多尺度表达等);
"3S"技术贵海消学应用:包括多源数据整合与集钢送友小江子载最重刻担成技术、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等;
科研项目
1. 2故美药封打盾基副样009.01~2010.12,"抛掷爆破及其炸药生产核心技术"子课题"露天矿抛相掷爆破技术应用系统软件开发",子项目负责人。
2. 2008.12~2010.12,"小卫星星座减灾应用系统灾情评估反功波常接算分系统"(民政部专项,NO:TC088655),子课题(冰雪与台风灾害算法模型)负责人。
3. 2008.01~2010.12,"顾及多尺度地形的全球离散格网自适应建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771169),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4. 2007.01~2009.12,"城市三维数据建模与的更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NO:40620130438),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题)。
5. 2005.01~2007.12,"基于QTM的全球离散格网层次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471108),项目负责人赵西屋此广好热失事跑圆(已结题)。
政乎教收爱待感6. 2002.09真球迅欢~2004.12,"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富史记岩代士关系研究"(国家杰出青块修加化哪坏液年基金项目NO:精斤绿殖查知杆说字40025101),主要参加人(已结题)。
7. 2001.03~2001.06,"应用式去明Voronoi图研究数字地图加迫数据的动态数据模型"(香港特江别行政区基金项目星盾北受著阳首作资,NO.B.34.37.Q237);主要参加人(已结题)。
著书论述
已指导硕士生38人、博士生9人;撰写学术专著2部,并在国内外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EI收录30多篇)。
代表性论文
1. 赵学胜, 侯妙乐, 白建军. 2007, 《全球离散格网的空间数字建模》, 北京:测绘出版社.
2. 赵学胜. 2004, 《基于QTM的球面Voronoi数据模型》, 北京:测绘出版社.
3. 赵学胜, 崔马军, 李昂, 张美娟. 2009, 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单元的邻近搜索算法.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34(4): 479-482.
4. Xuesheng Zhao, Sun Wenbin, Xiangjun Yan and Zhiyuan Yan, 2008, A seamless model of the global multi-resolution images based on QTM, 2008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Sanya, China, IEEE Computer Society, V4 : p677-681.
5. 赵学胜, 白建军, 王志鹏. 2007, 基于QTM的全球地形自适应可视化模型, 测绘学报, 36(3): 316-320.
6. 赵学胜, 白建军. 2007, 基于菱形块的全球离散格网层次建模,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36(3): 397-401.
7. Xuesheng Zhao, Jianjun Bai, Jun Chen, and Zhilin Li, 2006, A Seamless Visualization Model of Global Terrain Based on the QTM, ICAT2006, Springer, Berlin, pp:1136-1145.
8. Zhao X. S., Chen J. and Li Zhilin, 2006,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ransformation Between QTM Codes and Geographic Coordinates, Geoinformatics, 2006, 6418:16-1~16-11.
9. 赵学胜, 孙文彬, 陈军. 2005, 基于QTM的全球离散格网变形分布及收敛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34(4):438-442.
10. 赵学胜, 陈军. 2003. QTM地址码与经纬度坐标的快速转换算法, 测绘学报, 32(3): 272-277.
11. Jun Chen, Xuesheng Zhao and Zhilin Li, 2003, An Algorithm for the Generation of Voronoi Diagram on the Sphere based on QTM, Journal of P.E & R. S., 69(1): 79-89 .
12. 赵学胜, 陈军, 王金庄. 2002, 基于O-QTM球面Voronoi图的生成算法. 测绘学报, 31(2):157-163.
13. 赵学胜, 陈军. 2001, 基于球面O-QTM剖分的层次空间关系推理. 测绘学报, 30(4): 35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