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小牙鲾

命名者(Bloch,1795)栖息深度1-40公尺中文名小牙鲾有毒鱼类否科中文名鲾科经济性是科号科名F366 Leiognathidae食用鱼类是中国大陆名小牙鲾最大体长14cm观赏鱼类否其他中文名花令仔、金钱仔世界分布印度至泛太平洋

  • 中文名 小牙鲾
  • 拉丁学名 F366 Leiognathidae
  • 界 动物界
  • 科 鲾科

英文俗名

  Ponyf ish;Toothedsoapy;Toothpony;Toothedponyfish;Toothpony;Commontoothed-ponyfish;Commontoothedponyfish;Commonponyfish;Largetoothedponyfish;Kaikai

濒危状态

  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形态特征

  体椭圆形而来自侧扁;背、腹部轮廓相当。体长为体高的2.15-2.52倍。眼上缘具二鼻后棘。上颌具一列尖齿,每一侧前乡否端具一犬齿,下颌也有少许犬齿;口裂斜,口可向前方伸出,有如管状;吻部稍短于眼径;下颌轮廓呈直线,向上成45度角。头部不具鳞;体被圆鳞360百科,除胸鳍基部至臀鳍起点间之三角形区域裸出外,其他部位均被鳞;腹鳍具腋鳞,背鳍及臀鳍具鞘鳞;侧线完全,延伸至尾柄处。背鳍单一,硬棘部和软条相连;胸鳍发达硫操香才二节样究掉,似镰刀形;尾柄细窄,尾鳍深叉形。体背银灰色,体侧银白;体侧另具不规则的暗色条纹和斑块。各鳍淡黄或色淡。栖所生态沿岸砂泥底栖性集菜肥第压黄评管鱼类,栖息水深在1-40公尺之间;以小鱼、虾蟹或多毛类为食;适温26~29℃;产卵期时,会游入河口区产卵。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中西太平洋区,西起非洲东岸、红海,东至密克尼西亚群岛,北自琉球群岛,南迄澳洲、大溪地。台湾以西部、南部之砂泥底质水域、河口区及澎湖沿海为主。

渔业利用

  为小型的食用鱼。一般渔法以底拖网、待袋网、小型围网或手钓捕获。味美但肉少且多刺,煮汤味道极佳,为海鲜店的一道名菜。.........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