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2012年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动县念游的图书,作者清是班玉凤、 朱静。
包括反应过程和分离过程两来自部分。反应过程部分主要介绍间歇操作釜360百科式反应器、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等的基本原理、选型、工艺计算、设计等。分离部分主要介绍多组分单级平衡分离零谓苏二充案压前命蒸政、多组分普通精馏、特殊袁精馏、多组分吸收与蒸出接煤日呀种等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计算方法、设计等,详细介绍了Excel应用映位还法阿牛压太财良于分离过程复杂计算和ChemCAD应用于分离过程的模拟计算。《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讨白史危头注材:反应与分离过程》注重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内容或还领简明、实用。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反应与分离过程》:为满足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和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信供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急难示验和护第雷烟社源划教材:反应与分离过程》将过去独立开设的化学反应工程与化工分离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整合为反应与分离过程。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反应与分离过程》力求避免繁琐的数学描述,着重基处望设弱本知识、基本理论、基化命盾本计算和技术应用的阐述。反应过程部分主要介绍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连续操作神这来丰客同响载带釜式反应器、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等的基本原理、选型、工艺计算、设计等。分离部分主要介绍多组分单级平衡分离、多组分且础普通精馏、特殊精馏、多组分吸收与蒸出等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计算方法、设计等,详细介绍了Excel应用于分离过程复杂计算和ChemCAD应用于分离过程的模拟计算。
第1篇 反应过程
第1章 绪论
热底什喜封1.1 化学反应过程
1.1.1 研来自究内容
1.1.2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1.3 操作方式
1.1.4 研究方法
1.2 化学反应及反应器分类
1.2.1 化学反应分类
1.2.2 化学反应器分类
1.3 反应器计算的基本内容和基本360百科方程
1.3.1 反应器计算的基本内容
1.3.2 反应器计算钱啊序黄众船纪谈汽的基本方程
第2章 围银义还记动力学基础
2.1 化学动力学方程
2.1.1 化学反应速率
2.1.2 反季概触医煤丰领致应速率方程
2.1.3 英范引传该收率与选择性
2.香片验右写耐商领材2 反应速率方程的建立
厚赶证到2.2.1 单一反应
2.2.2 复杂反应
第3章 釜式反应器
3.1 间歇釜式反应器的结构
3.2 间歇釜式反应器尺寸及数量的计算
3.2.1 反应器直径及高度的计算
3.2.2 反应器体积及数量的计算
3.3 等温间歇釜式反应器的计算
3.4 变温间歇釜式反应器的计算
3.5 连续操作釜沉如冷部功城满式反应器
3.5.1 单个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3.5.2 多个串联发左洲无等背存密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3.5.3 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稳定操千林步作
3.6 釜式反应器的搅拌诉抓信察黑按促参还器
3.6.1 搅拌的作用和要求
3.6.2 搅拌釜内的流体流动
3.6.3 搅拌装置的组成
3.6.4 搅拌器的分类
3.6.5 搅拌器的选型
3.7 搅拌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
3.7.1 夹套
3.7.2 蛇管
3.7.3 其他型式传热装置
第4章 管式反应器
4.1 活塞流模型
4.2 恒温管式反应器设计
4.2.1 恒容管式反应器计算
4.2.2 变附方助草病而水右路素容管式反应器计算
4.3 反应器反应体积的比较
4.3.1 单个反应器比较
4.3.2 多个串联连续操英作釜式反应器与管式反应器比较
4.3.3 多个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组合
4.3.4 自催化反应
4.4 循环反应器
第5章 反应器内停留时间分布与流动模乐六贵失厂的改宣型
5.1 流动模型
5.1.1 理想流动模型
5.1.2 非理想流动模型
这片假被济 5.2 停留时间分布
5.2.1 密迅国声觉回肉剧年怕松概述
5.2.2 停留时间的定义与表征
5.继迅牛要另治3 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
5.3.1 脉冲法
5.3持杆觉官提厂宁斯液县民.2 阶跃法
5.4 停留时间分布的统计特征值
5.4.1 数学期望
5.4.2 方差
5.5 理想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
5.5.1 活塞流模型
5.5.2 全混流模型
第6章 多相催化反应器
6.1 概述
6.2 固定床反应器的型式
6.2.1 固定床反应器的特点
6.2.2 固定床反应器的型式
6.3 固定床反应器内的传递过程
6.3.1 固体催化剂的宏观结构及性质
6.3.2 固体催化反应过程步骤
6.3.3 固定床反应器内的传递现象
6.3.4 固定床内的流体流动
6.3.5 床层的压力降
6.4 固定床反应器的设计
6.5 流化床反应器
6.5.1 流化床反应器
6.5.2 散式流化床和聚式流化床
6.5.3 流化床的压降与流速
6.6 流化床反应器的型式
6.7 流化床反应器中的传递现象
6.7.1 流化床反应器中的传质
6.7.2 流化床反应器内的传热
6.8 反应器工艺计算原则
第2篇 分离过程
第7章 分离过程的类别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7.1 分离过程的类别
7.1.1 机械分离
7.1.2 传质分离
7.1.3 反应分离
7.2 分离过程的地位与作用
第8章 单级平衡分离过程
8.1 相平衡
8.1.1 气液平衡关永式
8.1.2 相平衡常数的计算
8.1.3 状态方程
8.1.4 活度系数模型
8.1.5 K因子的经验式
8.1.6 烃类系统相平衡常数的近似估算--P-T-K图
8.1.7 r相平衡常数计算方法的选择
8.2 泡、露点的计算
8.2.1 泡点计算
8.2.2 露点计算
8.3 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计算
8.3.1 等温闪蒸的计算
8.3.2 绝热闪蒸的计算
第9章 多组分精馏过程的计算
9.1 设计变量的确定
9.1.1 设计变量
9.1.2 一些典型单元的设计变量分析
9.1.3 装置的设计变量
9.2 普通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
9.2.1 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
9.2.2 最少理论板数
9.2.3 最小回流比
9.2.4 回流比R的选择
9.2.5 简捷法求理论板数
9.3 逐板计算法(Lewis-Matheson)
9.4 精馏塔的严格计算
9.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9.4.2 方程合并
9.4.3 托马斯法解三对角矩阵方程
9.4.4 泡点法(BP法)
第10章 特殊精馏
10.1 萃取精馏及其计算
10.1.1 萃取精馏的基本原理及萃取剂的作用
10.1.2 萃取剂的选择
10.1.3 萃取精馏流程
10.1.4 萃取精馏过程分析
10.1.5 萃取精馏过程的计算
10.2 共沸精馏及其计算
10.2.1 形成共沸物的条件及其共沸物的特点
10.2.2 共沸剂的选择
10.2.3 共沸精馏流程
10.2.4 共沸精馏的计算
10.2.5 共沸精馏和萃取精馏的比较
第11章 多组分吸收和解吸过程
11.1 吸收过程的分类及应用
11.2 工艺流程
11.3 多组分吸收和解吸过程分析
11.4 多组分吸收的计算
11.4.1 吸收因子
11.4.2 多组分吸收的简捷计算
11.5 解吸(蒸出)过程
11.5.1 解吸方法
11.5.2 解吸过程的计算
11.6 流率加和法(sR法)计算吸收和解吸过程
11.6.1 V和L朋校正
11.6.2 T1的校正
11.7 化学吸收
11.7.1 化学吸收过程分析
11.7.2 化学吸收的类型
11.7.3 化学吸收中的传质速率
11.7.4 化学吸收计算
第12章 气液传质设备
12.1 板式塔
12.1.1 板式塔的结构
12.1.2 塔板的组成
12.1.3 塔板的类型
12.1.4 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12.2 填料塔
12.2.1 填料塔的结构
12.2.2 填料类型及性能评价
12.2.3 气液两相在填料层内的流动
12.2.4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12.2.5 板式塔与填料塔的比较
第13章 过程系统模拟计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