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新鲁镇

新鲁镇,原名鲁刹寺,因寺兴场,以寺为名。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来自台县西北42公里,幅员面积61.11平方公里。辖新鲁、龙桥、石桥、云同4个办事处便名营露三赶章抗散、29个村、3个围弦孙河副被电吃居委会、242个合作社。人口19993人(2017),耕地50护充土害迫般息冷875亩。

2019年12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绵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360百科019〕27号):撤销云同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鲁镇管辖,新鲁镇人民政府驻资阳大道南段1号。

  • 中文名称 新鲁镇
  • 外文名称 Xin Lu Town
  • 别名 鲁刹寺、东鲁乡、新华公社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位置境域

  新鲁镇位于北纬31°08′48″~31°14′44″,东经九副主短跑球轻钱104°46′20″~104°52′05来自″。地处三台县西北部,东连芦溪镇、刘营镇,南界建平镇,西南接金石镇,北邻立新镇。地严行扬王先处三台县北路经济圈,紧邻芦溪工业园区,距三台县城42公360百科里,距绵阳市区38公里,镇政府式激冲始名望同坚纸限驻资阳大道中段。行政区域面积61.2平方公里。北距S205省道绵(阳)三(台)9公里,东距S101省道三(棉支投轮点置损台)中(江)11公里,距绵(阳粮顺她考创承力社)遂(宁)高速入口(花园站集介)13公里,距成(都)德(阳)南(充)高速入口33公里。境内县道芦德路,乡道建黎路、芦黎路、石同路、立龙路穿过,交通便捷。

建置沿革

  2019年12月,三台县人民政府撤销云同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鲁镇管辖。

  新组建的新鲁镇辖新鲁、龙桥、石桥、云同4个办事处.。

  清初,三台县设4路28乡。今新鲁镇辖境大部分属于北路壁水乡,石桥、龙桥少部分别分属于西路牛金乡、北路昴日乡;云同乡属西路魁金乡。

  清雍正三年(1725年)建鲁刹寺。清光绪四年(1878年)兴场,场以寺名,场在今新鲁势绝维进田希牛镇。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1)建老女坏君庵。清光绪元年(1875)兴场,场以庙名,后更名云龙镇,场在今云同乡。

制压父  清末民初,北路壁水乡驻东岳庙(今芦溪建新乡);北路昴日乡驻新庙子(今立新镇);西路牛金乡驻大石缸(今金石镇);西路魁入供厚九境款级棉金乡驻苏河场(今前锋镇)。

  民国9年,川战迭起,各地加强团练组织,各乡分设上、中、下乡团练,设团练办事处。壁水上乡驻鲁刹寺,壁水下乡驻东岳庙,魁金下乡驻云龙镇。

  民国14年,改团练为团甲,设东岳庙、鲁刹寺、云龙镇为团甲公所。

  民国19年,撤销东岳庙团甲公所,辖地并入鲁刹寺团铁松裂刘考永儿血甲。

  民国24年,以团设鲁刹寺联保,又分设东岳庙联保;设云同联保(以境内云龙镇、同德场各取一字命名)。

  民国27年,撤销东岳庙联保,调整合并到鲁刹寺联保。

  民国29年,改鲁刹寺联保为鲁刹乡,云同联保为云同乡。

  民国31年,鲁刹乡改为东鲁乡(以东岳庙、鲁刹寺各取一字命名)。解放后仍置。

 看药诉自松运款汉输管 1951年,完成土地改革,进行民主建政。仍设云同乡和东鲁乡,并从东鲁乡划出部分村成立建新乡(夫具大致为原东岳庙联保辖地),从云同乡划出部分村成立展养么除曾终作宁主同德乡(驻同德场)。

  1952年8月,东鲁乡改为新鲁乡(意为新的东鲁乡)。并从金石、新鲁乡划出部分村成立石桥乡,以境内石桥沟命名,1956年撤销。

  1961年,恢复原石桥乡辖地,成立石桥人民公社。

一来带右有福两  1961年,从黎曙、新鲁、石桥公社各划一青到组级费含派方胜部分村成立龙桥人肥未假但饭可飞旧击评民公社,因境内有龙桥沟得名,驻地南岳庙。龙桥公社古为涪城县四镇(南明、凤溪、高铺、新井)之一的高铺驿。

  1968年,文革时期,龙桥公社更名为五星公社。

  1984年,撤销公社建制,复设新鲁乡、龙桥乡、石桥乡和云同乡、同德乡,属金石区。

  1992年9月,新鲁、龙桥、石桥、云同四乡合并成立新鲁镇,同德乡并入金石镇。

  2000年,云同从新鲁镇分离、单设为云同乡。

  2019年,云同乡并入新鲁成立新的新鲁镇。

行政区划

 来自 2019年底,新鲁镇辖新鲁场、龙桥场、云同场3个场镇社区,29个行政村。

  新鲁镇下辖行政村:

  新鲁

  双泉村

  农纲村

  社会堰村

  牛头河村

  何家祠村

  裕家桥村

  新益村


  石桥

  鸡头行写缩垭村

  一碗水村

  象龙寺村

  望柱村

  水观音村

  千子门村



  龙桥

  二龙村

  高在土无难天指术古律步村

  南岳村

  松山村

  福湾村

  方碑村

  观塔村

 360百科 平基村

  云同

 己占半办 君安村

  梵池村

  含苞村

  禅寂村

  高坎村

  四季桥村

  花碑村

  芦苇村

集市贸易

  新鲁镇辖新鲁、龙桥、石桥3个场镇均有固定场期的集市贸易

  新鲁逢每月2、4、6、8、10日为场期,石桥逢每余包反话候海你术显月1、3、5、7、9日为场期,石桥每月1、4、7日为场期。

  场名

  逢场日期

  新鲁场

  2、4、6、8、10

  龙桥场

  1、3、5、7、9

  石桥场

  1、4、7

  云同场

  1、3、5、7、9

环境、资源与人口

  自然环境与资源新鲁镇2015年耕地面积35460亩,以浅丘地形为主,植被面积25500亩,森林覆盖率38%。主要河流2条,其中牛头河境内长12公里,钢宽接水磨河境内长15公里。新鲁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无霜期283天,年平均降水量882.2毫米,年平均日照1376小时。

  人口新鲁镇2000年总人口30945人,8590户。2015年总人口32774人,11518户,其中农业人口30515人,场镇常住人周试协让脚跑味尽口5588人,城镇化率17%;2015年出生人口298人,死亡195人,出生率9‰,死这活日求争硫亡率5.9‰,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20人。

经济状况

  199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577万元岩分响影每轴基似题任职,粮食总产2674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6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2966元 。

工业状况

  新鲁镇经济持续增长:2001年实现农业、乡镇企业总产值61447万元的虽,比2000年增长9.1%,罗够肉众妈又验态算实现财政收入1531万元,比2000年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735元,比上年增加1代预远南立注参群04元。区内资源丰富,有石灰石矿、白云矿、铁矿、铅锌矿、沙金等多种优质矿产资源,其中尤以石灰石品位高、易开采,储量达20多亿吨。有年产30万吨特钢、普钢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川投长特四厂,为新鲁地方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技术、人才支持。区境内基感路备从走业轻易础设施完善,已开通了3200门程控电话,建成了辐射城乡的宽带尽把交多媒体信息网络、移动电话网题尽团握也线械件伯力络。有1.76万千瓦水电站一座,有两套食片配上地方高压线路和长钢1104千伏专用供电线路,有年产5万吨的自来水厂和生产、生活用天然气输送系统。平武、黄龙、九寨沟黄金旅游线省级公路沿区而过。至成都市区建成有宽15米的二级标美路,乡村公路通社达户。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狠抓管理,加大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完善企业改制,使企业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全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57161万元,比2000年增长9.6%。其中完成工业产值35170万元,增长7.2%;完成经营收入34024万元,增长1有跳程注副6.7%;实现利润2003万元,增长17.8%,入库税金实现718万元。发展个体工商户408户、私营企业51个。个体私营企业实现产值10354万元。

农业状况

  新鲁镇农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按照"一产业做优、二产业做强、三产业做大"的思路,围绕"千亩桑园、千头母猪、千亩大葱"以及优化粮油品种,发展名特优新蔬菜等重点项目。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改善基础设施克服了春旱、涝和冰雹等自然灾害和市场疲软等困难,实现了农业的平稳发展。农作物总播面39125亩,经济作物播面达14669.5亩,占37.5%。其中蔬菜种植面积达6567.5亩,水果产量719.7吨,增加22.7吨。出栏生猪29920头,出栏仔猪4.95万头,其中外销仔猪25669头。小家禽51.45万只。新发展良种母猪47头,选留2代太湖母猪680头,新鲁镇母猪总数2975头,其中良种母猪达49.5%。春秋两季共植树16.38万株,森林覆盖面达到2.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5%。实现农业总产值4286.33万元(90不变价),增长4.4%,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668万元,增长11.7%,农民家庭经营所得实现12146.41万元。

特色农产品

  水稻,家禽,蚕茧,水果,棉花,水产,生猪

  新鲁镇自然资源丰富,三高农业发展迅速。以向阳、方碑、龙桥为主的新鲁镇多座水库、395口塘堰可蓄水700余万方,自流控灌面积达2.67余亩。现已初步形成水稻制种、小家禽畜、优质蚕茧、名优水果、棉花、水产等六大优势产业,其中棉花、蚕桑、水产被县政府列为基地镇。新鲁镇1995年水稻制种1750亩,养蚕12500张,生猪出肥3500头,小家禽畜22万只,植棉5200亩,水产品40万公斤,成片栽植漳州柚800亩、4万株。

  新鲁镇历来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镇,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棉花、花生、油菜籽等。民间饲养猪、牛、羊、鸡、鸭、兔。栽桑养蚕,从事土纺、土织,成为民间农户的主要家庭副业。2000年,新鲁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668万元,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4元,粮食总产量达到7453.6万公斤,棉花总产量达1267.6万公斤,花生总产量1288.5万公斤,油菜籽总产量5235.7万公斤。党和政府重视林业生产的发展,领导群众积极植树造林。1998年新鲁镇实现了"全面绿化",长防林工程竣工达标,绿化率达到99.3%,森林覆盖率达到33.9%。由于农业、林业的发展,促进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发展。农副土特名优产品主要有涪城坝的麦冬、建设巫家沟大蒜、富顺金光的"东山板栗"、菊河土烟、萋江"大红袍"红桔、芦溪早熟"团圆果"油桃等,各地正加速发展。先后被列为四川省和中国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蚕茧、柑桔、麻类、油橄榄、麦冬等的生产基地县,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分别排名四川省20强乡镇。

区位优势

  新鲁镇地理位置优越,镇中心集镇地势平坦,东距三台42公里,西至德阳60公里,南邻中江36公里,北达绵阳41公里。镇内交通方便,有两条油路主干道交叉穿越新鲁镇,镇到办事处路面全部建成油路,村道公路村村相连。镇内通讯快捷,已安装程控电话600余部,有19个村通电话,还建有移动、联通通讯网站各一个。镇内投资环境良好,镇中心集镇已扩展至1平方公里,鲁东、鲁西、鲁南三条主干道全部铺筑为水泥街面,新建日产水120吨的自来水厂一个,正着手规划新建农贸综合市场。

  新鲁镇内已创建为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市级"双拥"模范镇、市级村民自治示范镇,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镇内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新鲁粮食总产值年均2000万公斤以上,人均占有粮食700公斤。油料年均总产200万公斤,生猪常年出栏25000头左右,小家禽年出栏35万只,水产品年产量可达40万公斤,是农副产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基地,镇内劳动力资源充裕,新鲁镇有农村劳动力18211个,年外输出劳动力可达7500人左右。

乡镇发展

  为加快新鲁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速度,新鲁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围绕开明、开放、务实,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县委县府"3个30万"工程和"工业70亿"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突出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重点,着力培育一批种、养业示范典型和专业大户,带动和促进新鲁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高度重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力争引进3-5个上规模的私营企业。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为实现新鲁的新跨越而不懈地努力。

  新鲁镇传统优势工业以红、白、黑著称,红即煤矸石(或页岩)制砖,现镇内建有大中型矸砖厂5座,值此企业改制之机,欢迎各方参股,控股或购并。白即石灰,镇内有大中石灰石矿山10余座,石灰窑100余座,精粉及化工厂10余家,所产碳酸钙为本省优质矿,石灰品位最高,可广泛用于建筑、冶金、制革,制等。黑即煤炭,现有15座中小型煤矿出产发热量2000-6000大卡各类煤炭。新鲁镇内地理条件独特,从海拔800米的平坝至3000余米的高山俱全,农林业资源丰富,是优质无公害蔬菜及优质药材出产地。欢迎各方投资或共同开发农林业基地。现已建有千亩药材基地和果树示范基地以及蔬菜基地等。同时,新鲁镇历来为洋芋繁种基地,现与省农科院合作引进"中薯一号","金雷"等新一代高产优质薯种,即可大量上市供应。

社会事业

  新鲁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镇内有中学4所、小学33所、幼儿园33所、农校1所,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96和9896,教育质量连年名列三台县前茅。有设备比较齐全的卫生院4所,床位50多个。有敬老院1所,以镇集中供养五保老人31人。文化娱乐站设施日趋完善,有线广播通至农户,电视差转站设备齐全,覆盖新鲁镇。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有心唔怕迟
下一篇:律历融通校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