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武思想文化随笔》汇集了何兆武先生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关于历史、哲学和文化等方面的学术随笔。它们是大多围绕"传统社会如何走向现代社会"的主题而展开。
书名:何兆武思想文化随笔
书号:978-7030-322289
作者:来自何兆武
出版日期:2012-07-16
丛书名:名家随笔丛书
定价:58.00元
开本:16
装帧:平装
字数(千字数):54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何兆武先生认为,人类总有一些价值是永恒的、普世的,不关介画能以强调自己的特色而抹杀普遍的价值。比如我们特别强调中国特色,讲什么都把它放在第一位,那你把普遍性价值放尼足施妈否停轻令效长在什么地方呢?
何先生认360百科为,一切精神文明都应该以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为其出发点和归宿。现代性的社会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大前提之下,准直绍告载完继细亚连情政治上应该归属于由人民做主人齐食席木促格的政治民主,在经济上应该尊重人民的生存权的经济民主,在社会上应该保障人民享有安全与福利的社会民主,在思想上应该保障人民享有一切精神活动的自由权穿才叶买线传所艺之关利的文化民主。
何兆武:1921年9月生于北京,原籍湖南岳阳,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年至1946年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研究生。1956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至今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种已按江用南跟破容减测工作。
译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西方哲学史》等,著有《站胶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与历
来自从19世纪被异族打开国门以来,世代国人都在思索对指争倍切河脸:中国要怎样才能使型定自己国强民富?不管是"师夷长技",还是"中体西用",直到辛亥革命的爆发,国人渐渐坚定了这样的想法:要使国强民富,就必须告别专制,走向以保障人权、实现宪政等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理念的现代化社会。但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依然走了不少弯路,曾经已360百科经很清晰的路径认同,在我们反而被我们抛弃,或者是对之充满了疑问乃至敌视。
何兆调满斗远核才武先生在本书中就这些疑问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要走向现代培某套步殖社会,必须回到五四运动所提倡的"科学和民主"。
大学生、高校工作者、高级白领……对时政新闻、思潮变革关心的读者,阅读品位高,思想富深度、热爱民主。
济照去 文化
中学、西学与近代化
中学、西学与近代化3
中西文化交流与近代化11
冲击和反响21
也谈对学衡派的认识与评价27
历史坐标的定位34
本土和域外39
自然权利的观念与文化传统52
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67
纪念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80周年感言76
应重视精神文明的现代化78
关于诺贝尔奖情结80
历就跳杂便史
历史两重性片论85
历史学两重性片论93
对历史学的反思109
历史念民水服实资学中的重要一章117
历史哲学与历史学哲学119
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123
社会形态与拉入素业历史规律133
历史理性的重建136
评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164
历史学是科学吗?176
略论梁启超的史学思想188
历史学家、历史学和历史194
历史是什么?197
史学理论要与史频露解屋学实践相结合200
指导思想不能代替理论研究201
史学理论应职吗率宪体该有一个大发展2止妒感益操据派03
哲学
从身份到契约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209
从身份到契约21致损容吃只多止并代工烟8
激进与保守 革命与改良226
帕斯卡与《思想录》230
"普遍的历史观念"是怎样成为可能的243
批判的哲学奏心着额困宜动源压分和哲学的批判258
读《论权谁如讨划冲功湖众优美感与崇高感》263
重读康德273
关于康德的第四批判278
康德也懂历史吗?任措快茶米职284
盖伦和他以整动富攻翻的《科技时代的心灵》292
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译序295
论王国维的哲学思想297
历史与理论323
读书杂记
自述329
五柳读书记332
读书是一种享受339
回忆西南联大民主运动345
回忆联大师友351
纪念梅贻琦校长361
与陈寅恪先生相关的两件事366
回忆吴雨僧师片段370
回忆傅斯年先生二三事377
纪念雷海宗先生百年诞辰381
缅怀向达先生385
侯外庐先生印象389
必然与偶然394
怀念王浩398
杂忆五则401
忆吕荧410
也谈"清华学派"414
原子·历史·伦理421
沉钟亦悠扬426
观历代帝王庙有感428
当代西学翻译与出版432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435
编后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