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陈振益

台湾目前以中国传统工笔画技法作画的名家屈指可数,独臂而又以左手绘画的就更是独一无二,他就是现年四十九岁的陈振益,画释道人物是其绝活,白描《五百罗汉图》为他的代表作。

  • 中文名称 陈振益
  • 出生地 台湾
  • 职业 画家
  • 代表作品 《五百罗汉图》

学艺经历

  自小对绘画充满兴趣的陈振益本来是可用右手作画的,但八岁时因帮忙家里来自养猪,不幸被切菜机截断右臂,从此只好以左手代之。这使他从一开始就备尝艰辛。 "画国画离不开用毛笔,如果是用右手行笔,顺着来应360百科该是自左往右拉,而我用左手运笔,是由左往右推,也就是反着来。你知道,毛笔是软的,不同于硬笔,因此我要比一般的正常人花上几倍的功夫,才能画出相同的效果地千九百失站烧离获步,而要比别人画得好,就更要下苦功不可"。在台北县新店市的个人创作室,陈振益向来访的记者述说起他的人生经历和从艺经过。

  "我的运气真不好,假如可以二选一,我宁愿舍左手而存右手",他很慨叹。

  不过运气不好的他也有好的一面。十八岁那年,一个因缘际会的机遇,使他得以拜民国初年大陆湖社嫡传的廖天鹤为师,从嘉义来到台北,开始了在名家精心指导下长达十四年的严格训练。

  陈振益说,廖老师没有因我残障而加以排斥,反而花更多心力对我加以辅导,并为我专门设计了较为适合左手的运笔方法,使我受益终生,他对传承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热情和执着,同样对我影响深远。

  天分、苦工、名师的传授,使陈振益打下了在白描、界画、人物、山水发氧成或烟黄环永便装、花鸟、走兽等画法和题材上坚规要西协举振名保行实的基础。

  陈振益说,通过勾勒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白描,以一把尺,两资没永支笔同时画来表现宫廷建筑的界画,是中国传统工笔画的两大特色,技法难度高又耗时费力,加上他有残疾,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个人履历

  一九八0年,陈振益入选台湾当代画家名鉴,开始在画界知名。

  一九九四年,他的工笔画《松柏长青》因画法精致为台湾"国父纪念馆"收藏。又一年后,陈振益开始把主要精力用于描绘佛教和道教人物。

  "我的转向画释道人物,主要是因为宗河满证排你教人物画在台湾比较有市场,我是残疾人,必须靠卖画来维持家计,另一方面也由于对佛学有爱好,可在里面找到心吸临担准灵的寄托",他说

个人作品

 己治念热固钱决草类 四年后,当对佛道人物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陈振益开始耗时三年创作完成他的《五百罗汉图》。

  这幅画在来自绢布上,长三十五米,宽三十三厘米的白描长卷,集人物、奇石、古树、山水、花鸟、动物于一体。二00360百科二年在"国父纪念馆"展出后,轰动一时,佳评如潮。成为台湾目前最长的口即显中国工笔画长卷。

  湖态马矛他说,在创作这幅画时"我竭力乙末护牛胞光板若活合福向唐宋两朝画风看齐,因为它是中国传统工笔画的最高峰矛唱期,唐玄宗曾说过,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尽其妙处,可说是道出了工笔画时常一幅画就要绘几个月的特点。为了画这幅画,整整三年培氢好考,我几近'闭关',朋友都知道我人在台北,就是找不到我"。

  陈振益还举殖告银依说,他必须保持心平气和,始终如一,使全幅画前后格调一致异叫岁放,而且不出差错,因为一出差错整块绢布就废了。

 省科提台序备至旧待品 在陈振益的创作室中,挂着一幅其临摹的清中期名家袁亮故乐水室谁江的《牧羊图》。他向记培当者介绍说,清末以后,中国的工笔画渗入了西洋水彩画的技法,传统画法开始衰落。"但我还是偏爱传统的东西"。

个人其它信息

  目 前,陈振益在台湾时常教学生习画。因为有朋友在宁波经商,他也有到宁波开馆收徒的设想。

  他说,传统需要传承,也期待听导算凯传统的复兴。"只要有意愿,两岸的学生我都愿意教"。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法如禅师塔
下一篇:联一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