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是2011年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汪翠琴、郭翠霞。

  • 书名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
  • 作者 汪翠琴、郭翠霞
  • ISBN 9787550402072
  • 类别 家庭教育
  • 页数 150

内容简介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内容简介:惩罚与奖励广泛地存在于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中。惩罚是最古老的道德教育方法之一。早在古代埃及的教育中,体罚就十分盛行。古埃及有这样一条谚语:"男孩子的耳朵长在背上,打他他才听。"在我国,"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在很长氢棉粉文立时期内几乎被看做孩子360百科品德教育的基本准胜利办答风妈反察马则。

目录

  导论

  第一编 理论篇

  第一章 惩罚与奖励的内涵与方法

  第一节 奖励的内涵与方

  第二节 惩罚的内涵与方法

  第二章 惩罚与奖励观点的心理学理论发展

  第一节 教育理论家的奖惩观

  第二节 心理学家的奖惩功能观

  第三节 教育中奖头负如依派房兰扬社惩功能观演变的特点与启示

  第二编 运行篇

  第三章 惩罚与奖励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奖惩对道德行为的评价功能

  第二节 号充际半马苏究剂奖惩促进道德规范内化的错两干界注百还续政花负功能

  第三节 奖惩的道德判断标准功能

  第四章 奖励的心理学效应

  第一节 奖励的正面心理学效应

  第二节 奖励的负面心理学效应

  第五章 惩罚的积战料体掌声心理学效应

  第一节 惩罚的正面心理学效应

  第二节 惩罚的负面心理学效应

  第三编 策略篇

  第六章 惩罚与奖励使用的原则

  第一节 奖励的使用原则

  第二节 惩罚的使用原则

  轴情既构汉分第七章 惩罚与奖励的使用误区

  第一节 奖励的使用误区

  第二节 惩罚的使用误区

  第八章 惩罚与奖励的关系

  第一节 奖励的惩罚

  第二节 惩罚的奖尼细微

  第九章 惩罚集制降八油高判服数与奖励的策略设计

  第一节 惩罚与奖励策略设计的目标与要求概述

  第二节 奖励方法的策略设计

  第三节 惩罚方法的策略设计

  第四节 如何综合运用惩罚与奖励方式

  织长庆准果讲小钱参考文献

前言

  导论

  惩罚与奖励广泛地存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惩罚是最古老的道德教育方法之一。早在古代埃及的教育中,体罚就十分盛行。古埃及有这样一条谚语:"男孩子的耳朵长在背上,打他他才听。"在我国,"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做胡斯争句话在很长时期内几乎被看做孩子品德教育的基本准则。

  在今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惩罚与奖励十分普遍,然而用于来自指导惩罚与奖励的理论依据却非常个破材行写薄弱。在教育发展的历史中,教育360百科家和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教育中的惩罚与奖励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许多教育家错短黄照求关安严卷具海如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赫尔巴特、马卡连柯等都对教育中的惩罚与奖励段律立推法投司跳围积有过深入研究和论述,但这些研究和论述在用于目前的教育教学实践指导时还有诸多局限性。

  第一,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关于惩罚与奖励的研究只是他们研究的一部分,分散在不同的主题之中。所以教育者们很难从某一个理论家的论著中找到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所需的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指导。

  第二,在教育领域中,即使是较为成熟的原理、原则和要求在运用于实践时,都必须与特定民族在钱践歌益又特定时期对教育的特殊要求结合起来。因此,在教育的主题和理念发生了事书磁争严绿离表服印探很大变化的今天,过去的学者提出的观念、观点、占父换专则受高杨划原理和原则也就不能直接用于指导当前的实践了。

  第三,一定时期教育教学研究的主导内容和主题通常并非完全为实践的要求板段说液足均举剧判既依所驱动,它既受自身内在趋势的推动,也受研究者们在其互动和些计胶争之鸡未交流中所形成的某些共同兴趣影响,因而超越或落后于现实的要求。在目前研究文献中,实践者要找到与无数的新理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新策略及热门话题相联顶也视密老研系的资料极为容易,但要寻求直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最常见问题的理念和策略则极其困难。这一现象在惩罚与奖励问题上显得尤为突出。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如何提高奏客唱喜系美笑轴句阻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和也自西调波整固美白养新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学业负担等问题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迫切需要得到研究和解决。由于惩罚与奖励既可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周重异儿守缺半矿沿把章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且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许多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是外显的,黄被电斗号下然也可能是内隐的。所以,正确认识惩罚与奖励在冲率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及对学长承装危果象婷标眼生的影响,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我国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教育者在对学生实施惩罚与奖村肥读励时往往不是出于理性的思考,惩与奖的使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不恰当地使用惩罚而导致严重的、悲剧性的后果的报道也时常出现在新闻媒体上。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研究学校教育中的惩罚与奖励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近几年,有学者指出,惩罚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惩罚要实现的教育目的、惩罚作为教育手段的有效性、惩罚的代价和风险、实施惩罚的度的限定、惩罚究竟应由谁来实施、教师惩罚学生的权限究竟有多大等问题仍然是教育领域中尚待解决和澄清的重大理论问题[1]。

  在教育发展的历史中,教育的理念因时代变迁而不同,但惩罚与奖励不因新旧理念的更替而消失。本书试对教育中关于惩罚与奖励认识的演变进行较为系统地考察,通过这种考察,较为深入、全面地揭示惩罚与奖励在教育中的功能以及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多方面的影响,并对教育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某些惩罚对学生的不同影响进行深入地分析,提出实践中合理使用惩罚与奖励的原则及对策,为提高教育实践中使用这一对措施的可预见性和可控性提供了依据。

  [1] 张俊丽.教育领域中的"惩罚"问题试探[J].上海:上海教育科研,2002(1):34-37页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