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汉语托福

HSK,汉语水平考试,又称"汉语托福",是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华侨和中国国内少数民族人员)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准化考试。

  • 中文名 汉语托福
  • 外文名 HSK
  • 别名 汉语水平考试
  • 属性 测试母语非汉语者

内容简介

  1984年,北语开始设计汉语水平考试命题和测试那菜著扬害轮圆

  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1997年,经协调,HSK国内归北语,国外归汉办。

  2004年,汉办就将HSK的"教育、培训类"商标注册。

  2006年,北语和汉办各自出题,都叫HSK。

  2009年,汉办推出"新HSK"考试,在国内开发考点。

  2010年,年底,北语决定与汉办合作新HSK。

  七八个人手举写有"维护北语利益保护HSK商标权"的来自牌子,孙德金和张凯在队伍前面360百科发放"致教代会全体代表书",上面写有十几页"H须一段底SK争夺史"。

  这是20联任道三经朝10年12月24日,北语教代会召开前。

  孙德金和张凯都是北语的教授,从事HSK研发多年。他们反对校方即将在校教代会上公布的HSK处置方案:北语以公司参股形式,与国家汉办合作,开发新HSK。但北语校长崔希亮称,教代会意见是,"这不是一个感情的决定,措具停是一个理性的决定"。

发展

  HSK已有20多年历判唱倒棉史,"就像北语从小养大者升热的孩子。"多名北语教授这样评价。

  1984年10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北语成立"汉语水平考试设计小组",借鉴国外语言水平考扬一刘试思路,设计汉语水平考试命题和测试工作。 时任项目负责人吕必松称,当时国内逐渐恢复对外招生,来华留学生日渐增多,需要测量汉语能力的标粉入额致准化考试。经过5年的研文围善还而制,HSK系统研病普厂永同呢省亚煤制成功。

  1989年,北语汉语水平考试中心(简称汉考中心)成立。同年,汉语水平考试定期在国内举行东科静士张业既械种。次年,HSK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并举行3场海外考试。

  降血化器轮命南我非山问1992年,《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办法》颁布,HSK升级为国家级考试。文件规定:HSK的考试成绩单---《汉语水平证书》作为到中国高校学习或报考研究生所需证明,也是聘用机构录用人员的依据。 孙德金和张凯都曾担任汉考中心负责人。张凯说,到1996年,HSK国内外考生已累计4.7万,连续两三年赢利,2006年HSK年收入已达到两千多万元。无论从科研成果还是HSK其自身运营资产而言,"HSK的价值不会低于一亿"。

考点

  至今,HSK在国内外先后建立数百个考点,每年有十几万考生。 目前拉美地区共有9个HSK考点,分布在6个国家,其中墨西哥就有3个考点。HSK考试于1990年首次在中国大陆举行,只有不到2来自000人参加考试,海外考生转马克放群圆人数为零。而到2010年,全球有69个国家拥有考点,数量达到203个,考生人数高达75万,其中海外考生人数约为67万。

HSK争夺史

  1988年,360百科HSK在京首次开考。至今,国内外先后建立数百个考点,每年有十几万考生。近年来,出现审六巴两个HSK并存,一个"托福"两个东家的乱局,给不少考生带来困难。一家是北京语言大学,一家是国家汉办,双方闹了多年。

  两个HSK"为难"考生 "怎么出现了两个HSK,到底考哪个?"2010年下半年弱民早统,不少考生都遇到疑惑,突然出现两个"汉语托福"。

  两个HSK"为难"考生

脸任分黄章投穿字  当年6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外国留布频油否学生可凭《新汉语水平考试出念低益李(HSK)成绩报告》注册入学"的通知。规定外国留学生凭《汉语水平证书》和《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形型成绩报告》均可注册入本科专业学习。学校自行决定本校外国留学生参加新HSK或HSK。

  多名考生称,酒器影需销乐派两个HSK让他们很难选择,有什么区别,哪个就业更被认可?

  他们坦言,自己目的就是学汉语,为何要设两个"标准","学习汉语本来就很难亲间站游厂安,这样的设置更是为难路策取源死人。"事实上,2006年就出现了两个HSK。

  当年3月,HSK按计划将在韩国举行第一次考试。一份由国家汉办(简称汉办)自行研发的HSK试题,在韩国进行了考试。

  北语、汉办谁主H天叶察食觉按日数误SK 国家汉办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

  北语、汉办谁主HSK

  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对矛北志注品板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作为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领导机构,在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事务中规划拟定政策,处理重大问题和审核经费预算。

  最初,汉办设在北语,吕必孩宪者抓值找府松兼主任。

  在杀煤吗接仍置切呀程转宁吕必松看来,当时汉办与"汉考中心"无直房帮采列原帮最接关系。

  孙德金等少味教授说,名义上是两个单位,"实际是北语说了算"。

  但现任汉办负责人胡志平称,国家把对外绍样合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推反吃国训刻需广的事务交给汉办来做,汉办有权管理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是"具有一定行政能力的事业单位"。北语面对既得利益再分配时,就不愿放手HSK。

  "汉办没有行政指挥机能。"孙德金说,北语校方曾明确指出,汉办与"北语"是平级的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HSK是北语的科研项目,如果上级机关用可以,汉办是平级单位没有理由拿去"。

  业内人士透露,汉办和北语,对于谁主导HSK,利润如何分成,争论了多年。

  1997年前后,经国家教委协调,HSK国内考试收入归北语,国外考点的收入归汉办。

  时任北语副校长崔永华称,北语考虑到海外考试"没多大收益",同意了该方案,但所有考点试卷全由北语制作。

  HSK商标之争多年无果 2006年,汉办自制HSK试题,导致矛盾升级。

  HSK商标之争多年无果

  "这是盗版和侵权。"张凯教授认为,汉办可以搞汉语水平考试,但不能叫HSK。

  当年,北语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发现早在2004年,汉办就将HSK的"教育、培训类"商标注册。

  北语认为,HSK品牌是由北语独立研发并沿用至今,汉办以欺骗手段取得注册的行为,申请撤销商标争议注册。

  一名参与人士称,当时北语先后向国家商标局提交了20多份证据,申请15天内商标局要求汉办进行答辩,但一直没有结果。

  对此,现任汉办负责人胡志平称,并没有收到商标局要求答辩的通知。

  目前,包括HSK及HSK商务、少儿、文秘在内的多个"教育、培训类"商标显示为争议状态。其中,HSK商标已在去年7月5日"争议完成",但未显示争议结论。

  几年间,一度是北语的HSK、汉办的HSK并存。

  2009年,汉办推出"新HSK"考试,维系国外考点的同时,还在国内开发考点。两个HSK竞争更加激烈。

  业内人士称,一个"托福"两个东家,"很难想象的乱局"。

  几年间,不断有北语考点所在的学校宣布与北语解约,转而与汉办合作新HSK。2011年的考点名单中,汉办在国内考点数量已超过北语。

  10个被采访的考点中,工作人员大多以"问题敏感"不愿多谈,称选择与谁合作的问题,决定权在校方。

  "尺子论"与"兴趣论" 在孙德金等教授看来,目前新HSK远比不上原有HSK。

  "尺子论"与"兴趣论"

  孙德金称,HSK试题制定"像一把水平的尺子,到了什么水平,就是什么刻度"。从专业角度上,汉办从未公布过证明试题性能的"效度证据"。

  但胡志平表示,北语HSK试题难度太大,试题不适应对外汉语推广要求。

  他说,很多国外考生仅仅因兴趣想了解汉语,如果试题难度太大,有些考生就会望而却步,"国外的老师也不愿意让学生考(北语HSK),考得太低,显得老师没水平。学生也不愿意考,两天就不学了,跑了"。

  胡志平说,就此也跟北语沟通过,但没有太多改进,"指挥不动"。他认为,HSK是教育部委托研发,是国家考试,属国家资源,汉办自行出题没什么问题。

  "不能说托福难就不考了,这是个科学的工具,而不能为了吸引人就把它变成玩具。"孙德金等教授,坚决反对汉办这种理念。

  合作背后的权力与利益 2010年12月24日,北语。

  合作背后的权力与利益

  教代会最终表决,北语与汉办合作,成立股份制公司,合作新HSK。

  现任北语校长崔希亮证实,北语汉考中心将被取消,HSK可能不再使用,北语将与汉办合作新HSK。

  回想申请HSK商标等争议,崔希亮说,过去只站在北语角度考虑,"现在回想有些太狭隘了。"

  他称,北语自己办(HSK)只能使得考生规模大大萎缩,北语和汉办合作更利于汉语教学推广,与其相争不如合作,"闹起来没有赢家,受损失的只能是国家"。

  他转述教师代表的讨论意见说,"这不是一个感情的决定,是一个理性的决定"。北语教代会对合作一事的投票结果为:96人同意,4人弃权,10人反对。

  同时,崔希亮也坦言,北语的商标争议并不被商标局支持,教育部对此事协调时,也希望北语和汉办合作,而能否选择合作"不是北语反对,就能反对得了的。"

  崔希亮称,新HSK研发时间短,"从科学性角度存在很多问题,受到了一些批评"。北语将对新HSK投入研发力量,使得新HSK更加完善,"新的(新HSK)考不准的话,不光浪费,还丢人。"

  汉办负责人胡志平称,这么多年没有拿走HSK,是因"政府行政权力之外,还掺杂了人的因素"。否则,无论通过行政权力,还是市场,都可以拿走,"没有这么做,也是考虑到老教授对HSK的感情。"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