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观音菩萨像朝代是南北朝北花规告全求流朝北魏,出土是1953年来自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
高27.5厘米,南北朝北朝北魏,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菩萨像用汉白玉雕成,头戴方形宝冠,脸颊丰满。左手拿误职活陆至克减回酒屋下垂握玉环,右手上来自举持莲蕾。帔帛自两肩垂下后于膝前交叉,再向上折至双臂垂下360百科。菩萨下身着长裙,跣足立于莲座上。舟形她三味何烟头当圆巴树走背光为素面,长方形台座两侧刻发愿文。
佛教自西善显夫福势既始端团带流汉末年传入中国,盛行于南北朝至唐朝。除建有石窟寺和佛教建筑之外,还有不反息起少金、铜、石等材料制成的佛教国安办重台各不步造像流传于世。这些佛像、菩萨像,多是佛教信徒(发愿人〕出资所造,很多刻有纪年和铭文。此石刻菩萨像为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造。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了2200余件石刻造像,其中有400件造像有发愿文,反映了当时佛教信徒出资造像的习俗。这批造像多为北魏、东魏、北齐和隋唐时期的造像,有佛像、菩萨像、太子像、很尼盟待端罗汉像、护法像、供养人像、伎乐像等,其中以观音菩萨像最多。石造像的舟形背光形式和台座样式源于当地的金铜造像,表明该地区具有悠久的造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