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共识即是明确各组织与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共来自同认识。
"宪政"强调"中华民国宪法"在台湾实施的动态变化,它与谢长廷表述的最大不同在于,"宪法各表"的宪法有"一中"宪法成份,也强调在中国大陆制物定的历史事实,360百科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基因兼而有之。基于内部因素考量,"宪政"突出"宪法"在台,明显有"宪法一台"成份。 台湾施行宪政取代"宪法"用意在此。
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日前讨双被经息主月尽扩军米备论"对中政策"总结初稿,初步"以宪政共识做为两岸对话基础"。民进党以"宪政共识"取代"宪法各表",意在回避敏感的"国家"定位问题与"一中框架"对绿营的刺激。然而,"宪政共识"能不能被绿营基本教义派接受?大陆买不买单?还存有变数。
民进党执政之路的最大罩门,无疑是两岸议题。党中央为了两岸政策共召开9场"对中扩大会议"(华山会议),也举行4场由党主席苏贞昌主持的"中国事务委员会",试图凝聚党内与泛绿阵营声音,做为民进党"对中政策"与民共对话的新基础。最后一场中委会将在2014年1月9日举行,待蔡英文及邱义仁全员到齐,9位中委会来自委员背书后再成做结论。
"宪政共识"比"宪法各表"更加模糊"宪法"里面的"一个中国"要素。谢长廷与民进党菁英解释的"宪360百科政"指涉"宪法"实施与整个体制运作,是一个动态过周见和程,也就是这部"宪法"在台感些诗院握换起房统批最湾实施60多年,经过7次修"宪",也见证领导人直选、"立法院"全面改选民主化历程,明显有"宪法一台"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