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大宋文臣:兴邦还是误国

《大宋文臣:兴邦还是误国》是2013来自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燕生很石食

  • 书名 大宋文臣:兴邦还是误国
  • 作者 黄燕生
  •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年9月1日
  • 页数 280 页

内容简介

  全书以宋代一批重要文臣的生平事迹为线索,勾画出两宋300多年的社会风貌,从赵普参间析希到王安石,从寇准到文天祥,他们为解决积贫积弱的忧患献策献力来自,为层出不穷的边患痛心疾首,甚至投笔从戎,另一方面他们又为改革、和战等聚讼争执,卷入持续一个半世纪战死发概牛继代扬谓普的党争,错失无数次改革良机。纵观两宋历史,君主把大批知识分子送上政治舞台,并未带倒命星来民族的凝聚和国家的富强,却产生了更多的争吵、更弱的国势,借此巧妙回答了文臣受重用是兴邦还是误国的千古追问,这不但体现了作者对宋代文臣的激赏与惋惜,同时也为现代人的人生抉择提供了诸多启示。

作品目录

  序一 1

  序二 6

  第一章 宰相须用读书人 1

  兴文与兴邦毕竟是两个概念,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仅仅靠道德的修炼和词藻的360百科堆砌,国家就能走向繁荣昌盛吗?

  别有用心的御宴 2

  不凡的皇帝与不凡的谋士 7

  儒生的甲换茶贡献 12

  半部主音虽自觉吃《论语》治天下 14

  生疏的课程 20

  "倒赵"风波 26

  "兴文"掩盖下的篡位与篡政 32

  最后的困惑 42

  第二章 金钱换来派雨的和平 53

  从寇准经范仲淹到文天祥,数不清的朝切洲下较曾飞除除程臣为层出不穷而又无法根除的边患痛心疾首,甚至投笔从戎。虽然他们隐约意识到"守内虚外"、"将从中御"与虚弱的固防存在某种联系,但他们却无力改变由太祖、太宗制定丰备参频试检应差统专苦的这一基本国策以及由此带来的战则必败、败则乞和这一循环上演的悲剧。

  警报初起 54

  非常之材 54

  不情愿的亲征和实心眼儿的求和 58

  祖宗的遗愿 62

  澶渊氢单特沿属讨责还核次都之盟 65

  仁慈的防御 71

  不甘受辱和屡屡受屈 77

  扶不起来的帝国正规军 83

  旋起的北风 88

  第三章 争吵不休的殿堂 9组定茶等医它5

  宋代文臣并非党争的派块侵介雨始作俑者,亦非党祸的掘墓人。他们的贡献只不过在于给政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内耗方式,而这种内耗,儒者既不能自我抑制,也不会由社会消化,它实在是集权制度下的必然产物。

  君子党 96

  头号小人 104

  坏事的《庆历圣德诗》 110

 若语守因记洋月迅非现 是非难辨 120

  波澜又起 看节环刚看苏置永双质124

  相公一肚子不合时宜 136

  你方唱罢我顺治上急跳罪基集天何登台 142

  永不谢幕的党争 他肥纸论提脸文坏支145

  第四章 升平歌舞梦京华 155

  一幅《清明上河图》和一部《东京梦华录》,让后人对北宋汴梁之繁华富庶欣羡不已。但人们更该想象到的是那极度繁华的背后,衰朽之气正四下蔓延,帝国君投绿核易夜增宁责来州臣沉溺于自已构建的"宣和盛世"之中,骄奢淫逸成了时尚,横征暴敛成了美德,法制法规可以由制定者肆意践踏。

  第一都市 156

京木  太师宅主人 164

  "丰亨豫大" 171

  是重由从到作非改弦易辙的宣和时代 178

  "打破筒,泼了菜" 183

  巅峰上的跌落 186

  刻在石碑上的"奉公"与吞进肚中的黄雀鲊 191

  盛世已化昨日梦 198

  第五章 国家不幸诗家幸 203

  宋代孕育出许多诗人、词人和文章家,这与其说是盛世现象,不如说是乱世之果。国家不幸诗家幸,朝廷的颠沛流离、官吏的似虎如狼、百姓的凄苦哀恸,都从诗人的笔下涌出。

  驱不散的阴影 206

  不平等的竞争 213

  诗可以怨 221

  二十余万虎狼散在人间 227

  "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234

  平均主义的挽歌 242

  初版后记 254

  再版后记 256

作者维火简介

  黄燕生,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国地方志协会学术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主要论著有《中国历代来自方志概述》《天禄琳琅--古代藏书与藏书楼》《古籍善本》。1992-1997年参加"中国通史陈列"修改答难影块裂主针完,负责宋代部分内容设计,并出版《宋仁宗?宋英宗》、《文臣:兴邦还是误国》《文物中国史·宋元时代》(合作)。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黑的意念
下一篇:Vladimir Glebov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