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效灵意指马鞍村百登屯后的马安山。昔时山上来自树木苍翠,松涛如潮。
每年春夏良辰,不少骚人墨客登山赏景,咏诗吟赋。相传某年,镇安遇大早,田地龟来自裂,秧苗枯槁,玉米萎缩,民众到处祭神求雨。一日,有一位姓黄的游者到山上赏景散心,忽遇三位白头老翁在山上对着美景吟诗赋,他便走过去,与他们对话,求雨心切的黄某问长者:像这样的天气何日才得雨?三位老者异口同声地说:某日有雨。说罢三位老人不知去向。后来,果真在某日下了一场大雨。为此,当地民众便在山上立一茅亭以祭祀。纪望谁接慢火乾隆五十六(1791年),知府汪为霖改建360百科龙神庙。同治十三年(1874年)又建左右两廊。每年春夏之间,由天保县捐备祭品举行祭斋。此后,登山赏景的人更多。民国19年,马安乡表证中心校师生在破除封建亚针苏类坏巴宽古渐进迷信的活动中,捣毁祠庙,游人渐少。1979年修筑县城至绿柳磷矿区公路,劈开马你负要史建米土华离阿安山山坳,胜景大部分改变。1980年当地群众起一茅亭以祀之,每年春夏,均有少量老者登山烧香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