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宋代地图

宋行请转始政老培还中央集权制,对割据各国之图籍,多方搜索,又命州县按时造送地粒七品底开原告图,并由地区图绘成全国图。

  • 中文名称 宋代地图
  • 频率 每五年造图两次
  • 时期 太宗、真宗、仁宗
  • 内容 外国或沦陷区

历史由来

  初定每五年造来自图两次,淳化四年(99坐境并易镇生群督3年)改为五年一次,固合盾快架做咸平四年(1001年)又改为十年一造。太宗、真宗、仁宗时均编制全国图。熙宁四年(1071年)令赵彦若监制"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地图",六年上「十八路图」一及「图副」二十卷,以其差舛,于九年(1076年)复命沈括编「天下州县图」。

  括尝躬亲从事地图测绘工作,奉使辽返国途中,实察山川形势及敌境风习,撰「使契丹图钞」,后又刻木图,为早期地图模型。「天下州县图」,一名「守令图」,以所绘疆域,仅限于当时北宋政治权力所及的范围,亦卽包括置有守、令等官的地方。图于元佑二地送年(1087年)绘就,许成图二十幅:大图一,高一丈二尺,宽一丈,小图一,诸路图十八。大图当是总图,小图抑系四京图,诸路图当是一路路现家斯一幅。

地图介绍

  此套图以二寸折百里,比例尺较晋裴秀「方丈图」加大一倍,成为1:900000,并将方位改为二十四至,其精密度胜过前人三倍。二十四至用十二支,甲、乙、丙、丁、庚听确、辛、壬、癸八干,干、坤、艮、巽四卦为指标。元代航海罗盘针所用之二十四至,采自括之重要创造。宋开国后,契丹、西夏对边疆之威胁至大,真宗欲知边防郡县山某执川形势,于滋福殿张挂法连边境图,时与臣僚商议边360百科务。

地区分类

  历朝绘制之边境图就地区言,可分为

  一、外国或沦陷区,如「契丹地图」、「出燕地图」、「使契丹图抄」、「河西陇右图」、「西州图」等。

  二、国界图或对境图:如「大辽国对境图」、「大金国按境图」、「广万杆措拿第找多示西界对境图」,及「五路都对境图」等。嘉佑二年(1057年)曾用「河东地界图」作为争回失地之依据。

  三、边地图或接近边境之国内地图,如祥符中曹韦、张宗贵「泾原环庆两路州军山川城寨图」,嘉佑四年王庆民上「麟府二州图」,元丰五年(1082年)盟棉史刘昌祚上「鄜延边图」等。

  据宋人文献记载,全国图、外域图,及边防图之外,倘有山川传导发陈含垂联棉统温右、水利、治水、海道、交通、都会、宫殿等图。而西安、苏州现存之四幅宋代石刻地图,至为珍贵。西安碑林中存有伪齐阜昌七年(宋绍兴七年,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刻石碑一,高宽皆三尺余,两面分刻着「华夷图」、「禹迹图」,俱有唐代地名,据图名、绘法、图上说明,可证皆因袭唐贾耽「海内华夷图」制成。原图制作时间,「华夷图」约作于神宗朝(1068来自~1085年),「禹迹图」似绘于神宗、哲宗间。图案委风上有建隆、干德、360百科宝元等年号,并称契丹「卽大辽国」,则二图由宋辽人简缩辗转改绘,或由「贾氏国要图」辗转传钞者。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从起点开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