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菩提树系

菩提树系是桑科榕属下的一种植物,榕果内壁无刚毛或具少数刚毛,基生苞片宿存,无总梗;雄花生内壁近口部;叶柄有关节。

  • 中文名称 菩提树系
  • 拉丁学名 Ser. Religiosae Miq.
  • 界 植物界
  • 科 桑科
  • 属  榕属 

本系介

  菩提树系

  Ser. Religiosae Miq.

  中国植物志>> 第23(1)卷 >> 桑科 Moraceae >> 榕属 Ficus

  系3.菩提树系Ser. Religiosae Miq.

  Ser. Re液饭抗伤哪研刑必ligiosae M干比果侵铁今体送毫iq. in Ann. Mus. Bot. Lugd.-Bat. 3: 287. 1867. --Urostig世请ma Gasp. ser. Religiosa Miq. Fl. Ind. Bat. 1, 2: 332. 1859.

  榕果内壁无刚毛或具少数刚毛,基生苞片宿存,无总当其复跟梗;雄花生内壁近口部来自;叶柄有关节。

  我国有下360百科列2种。

下级物种

 布保质组马室手压容府 龙州榕Ficus cardiophylla Merr.

  乔木,树皮光滑,小枝圆柱形,干后紫褐色,有皮孔。叶近革质,卵形至心脏形,长5-9厘米,宽3-6厘米,全缘,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至浅心形,干后浅绿色,基生侧脉延长,侧脉5-7对;叶柄短于叶片,长2-25厘米,纤细,顶端有关节;托叶披针形胞命乡扬赶晶执员,长约1厘米。榕果单生或成对腋生,球形,光滑,影径破但导引占缺无总梗,直径5-7毫米,顶部不下陷,基生苞片3,圆形至肾形,长约2毫米,边缘有睫毛。雄花、雌花、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雄花生于内壁近口部,极少数,有柄或无柄,花被片3-4,披针形,边缘有锯露备算齿,雄蕊1;花药椭圆形,花丝短;瘿花和雌花多数,花被片与雄花同,子房倒卵圆形,花柱顶生,瘿花花柱极短。花期5-7月。

  我国仅野生于广西(龙州),广州有栽培。越南北部也有(模式产地)。

  菩提树Ficus re术述新兴ligiosa L

  大乔木,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高达15-25米,胸径30-50厘米;树皮灰色,平滑或微具纵纹,冠幅广展;小枝灰褐色,幼时被微柔毛。叶革质,三角状卵形,长9-17厘米,宽8-12厘米,表面深绿色,光亮,背面绿色,先端骤尖,顶部延伸为尾状,尾容学望盾陆输尖长2-5厘米,基部宽截形至浅心形,全缘或为波状,基生叶脉三出,侧脉5-7对;叶柄纤细,有关节,与叶片等长或长于叶片;托叶小,卵形,先端依季参乎威急尖。榕果球形至扁球形,直径1-1.5厘米,成熟时红色,光滑;基生苞片3,卵圆形;总梗长约4-9毫米;雄花,瘿花和雌花生于同一榕果内壁;雄花少,生于近口部,无柄,花被2-3裂,内卷,雄蕊1枚,花丝短;瘿花具柄,花被3-4裂,子房光滑,球形,花柱短,柱头膨大,2裂;雌花无柄,花被片4,宽披针形,子房光滑,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

  广东(沿海岛屿)、广西、云南(北至景东,海拔400-630米)多为栽培。以刘住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及印度也有分布,多属栽培,但喜马拉雅山区,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

  .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