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大地形变测量进展

《大地形变测量进展》是由中国铁道出版社于1993年6月出版的图书,该书译者是孙铁珊化质器曾她纸困稳守等。

  • 译    者 孙铁珊/等
  • ISBN 9787113013790
  •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 页    数 560
  • 出版时间 1993-06

内容介来自

  内 容 简 介

  在社饭毫提容唱破合对80年代国内外大地形变测量文献360百科的研究的基础上,作者编写

  了本书本书集中反映了该学科80年代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为今后

  我国大地形变测量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全书共收入了综述报告一篇、本学科各分支有代表性的译文17篇

  及文摘500余篇,内容丰富、新颖,可供从事地壳形变测量、大地测量

  其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实际作业人员及高校师生参考。

作品目录

  台绿美目 录

  一、综 述

  (一)大地形变测量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二)空间定位技术的发展

  (三)常规认营大地测量技术的改进

  (四)重要观测成果

  (五)理论研究的进展

  (六)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探讨

  (七)我国大地形变测量前景展望

  二、专题译文

  地球科我斯断学中大地形变测量与大地构造形变测量

  的结合

  1.引言 2.广义方法的基本原理 3.广义方法在沉

  降研究中的应用 4.结论 附录I 附录Ⅱ

  运动大地测量学方法

  简便论难后露曲以春千裂1.引言 2.大地测量学的运北民牛低搞突老唱座动学模型 3.误差分析

  4.误差估计 5.结论

  必事统论相对论性的大地测量

  1.相对论大地测量的基本方法 2.理论考虑 3.

  对论性真时差的时够达功间收集器 4.相对论性大地水准面

  5.技术考虑 附录

  定位是否充分满足探测形变的要

  1.现有水准网的质量 2.间企住格活早知坐停现有水平网的质量 3.弱来候省固

  代定位网的质量 4.对未来的定位的展望

  大地形变测量的几何模

  1.水平几何模型 2.垂直几身轴何模型 3.模型的

  计 4.垂直基准变化的模型

  由太平洋VLBI网测定的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1984~1985

  年间的相对运动

  1.引言 2.VLBI实验

  美国西部地区空间大地测量新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形变矢量约

  束

  1.引言 2.积分形变速率的贝叶斯(Bayes)估计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用全球定位系统干涉测量法建立三维大地控制

  1载算翻.引言 2.资料分析:理论 3.Eifel联

  4.观测分核日志纪信析 5.讨论 6.结论

  用GPS技术加强高程网

  1.序言 2.主分量分析 3.模拟水准网

  4.用GP因运论S测定高程 5水准测量与GPS测量的联合

  6.结论

  加州帕克菲尔德树燃哪附近圣・安德列斯断层的地震

  形变周期

  1.引言 2.资料 3.方法 4.震时的走滑

  分布 5.地震在见节职收周期 6.其他的先验假设

  7.讨论

  加州霍利斯特地区的无历显理积杂震地壳形变位错模型

  1.引言 2.无震形变的位错模型 3.非线性反演

  过程 4.霍利斯特附近地区应变积累分析 5.结

  果 6.讨论

  喀尔巴阡-巴尔干地区的木啊会张罪宪场师婷地壳地震构造形变

  根据大地测量证据得到的帕米尔和天山之间转换带的地球动

  力学

  根据原民主德国复测水准推求的近期地壳

  垂直运动

  1.原民主德国境内大地垂直控制网的发展 2.测量技

  术和1974~1982年间水准测量所达到的精度的估计。

  3.确定近期地壳垂直运动的方法 4.原民主德国近期

  地壳垂直运动图的地质解释 5.结果的评价

  分组参数的大地测量网非线性平差法

  1.引言 2.问题的概述 3.大地网模型的非线性

  平差 4.Seidel方法的拓扑问题 5.Seidel方法的

  技术问题 6.结论

  未知参数估计和检验的进展

  1.―般情况 2.工作计划 3.方差协方差分量估

  计的某些想法 4.高级模型的情况 5.解法上的

  进展 6.结论

  优化设计问题

  1.引言 2二级设计 3.准则矩阵 4总

  报告

  三、文摘节录

  (一)总论

  1.理论与方法 2.现状与计划

  (二)形变测量的空间技术

  (三)形变测量的常规技术

  (四)形变测量成果的数据处理

  (五)形变测量成果的物理解释

  (六)形变现象的模拟与反演

  (七)强震近场形变及断层活动

  (八)强震的地壳形变前兆特征

  (九)世界各地的地壳形变

  1.亚洲地区 2.原苏联地区 3.欧洲地区

  4.北美地区 5.其他地区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刘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