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你的权利从哪里来

是2014年北京大学来自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几病打完常,作者是阿伦·德肖维茨。

  • 书名 你的权利从哪里来
  • 作者 [美]阿伦·德肖维茨(Dershowitz,A.M.)
  • 原作品 Right from Wrongs
  • 译者 黄煜文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信息

  《你的权利从哪里来》

  [美]阿伦·德肖维茨 (Alan M.Dershowitz)著

  黄煜文 译

  杨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介绍

  文学中有一种颇具魅力的修辞手法,叫矛盾修辞法,将互相矛盾的词济实请都城概阻语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语言和思想上强烈的反差与对称,从而激发出独特的换烟药吃普费校散领阅读美感和思想冲击。比如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来自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比如说莎士比亚的"你因为贫穷,所以最富有;你因为被抛弃,所以最可宝贵;你为360百科人所贱视,所以最蒙我怜爱";再比如美国著名法学家、刑辩律师艾伦·德肖维茨的新作职苏静双施稳五穿载《你的权利从哪里来?》的英文原版名称Rights from Wrongs("权利来自不义",而在英文里,rights除了表示权利花织河谁目从改经办散,还有正义的意思素形省,亦可理解为正义来自不义)。

  德肖维茨为新作取了这样一个讨巧的名字,并非单纯势花置过主支岩赵让为了修辞上的花俏,也非常完整地由算弱声表达了他权利理论的核心内容,就像他新书的副标题说的那样,"对权利来源的一种通俗理论"。虽然贵为社会精英,法学天才,然而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的文笔却亲切平实,论据充分,观点直抒胸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权利从哪里来?或者说权利的来源问题,是一个元问题。元问士写含接条题非常重要,这个概念来自于哲学。古希腊人在讨论世界的具体事情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世界从哪纸自十引义夜镇字市里来,起源于何物。西方哲学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唯一流传下来的学说就是万物起源于水,后续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起源于火。在一般人看来,水也好,火也好,与世界如今丰富多彩的面貌相隔甚远,甚至于无法想象。然而,对元问题的思考,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体系的定位属重阻谁和发展。只有从逻辑上确定世界的起源,才能同样在逻辑上发展出相应的世界线错向文欢大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因此,德肖维茨不断在文中强调,"权利来自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权利的来源决定了权利的地位与内容。"

  或许与多年和觉报利她善弦为额修误的刑辩经验有关,德肖维茨不似半行油轴很多其他的思想家那样,对他攻叶飞抓耐使困触序社据理论的核心结论遮遮掩掩,志渐燃脚己木食科京犹抱琵琶,而是在序言部分就开宗明义,清晰地梳理了他权出容评利理论的概要,即权利并非来自造物主、自然或者逻辑,更不来自于法律,而是来自于人类的经验,尤其是不正义的经验;人类的恶行所带来的不正义的经验,提醒着人们不断地反省和审视自身行为,以不断地设定、补充、修改权利的方式来达到对恶行的限制,以期获得社会发展的日臻完美。

  和很多法理学著作相似,这本通俗权利理论切入问题的角度依旧是自然法学派和实证法学派之争。从形式上说,区分二者的标志是权利来源于法律之外--造物主和自然,还是法律本身;从内容上说,二者最根本的分歧取决于如何看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到底需不需要顾及道德的因素,道德是不是制定法律的依据。具体到权利的来源问题上,需要回答的是,权利是否是法律回应道德诉求的产物。

  德肖维茨的回答更像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虽然他只是在权利来源问题上这么定位自己,而他理论的整体立场其实也是立论于此。权利不可能来源于法律之外某个特定的客观存在(如果造物主是客观存在的话),因为这在强权政治的历史与今天,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同一个造物主,对于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照拂":在种族隔离的年代,面对同一个上帝,黑人得到的不是平等,而是劣等;在纳粹横行的年代,上帝纵容日耳曼民族的铁蹄无情地践踏在犹太民族身上;时至今日,有些大国就能任意设定他的敌人,并把这种行为解释为天启。

  造物主不可靠,"理性自然"同样是飘忽不定的所在。"理性自然"从本质上说是价值中立的,我们希望的理想状态是实然和应然的完全重合。然而在现实中,绝无可能。一旦将实现状态的自然和应然状态的规范指令简单等同,那么犯的不是"自然主义谬误",就是"道德主义谬误"。于是,无论秉持"自然的就是好的"还是"好的就是自然的"哪一种观点,理论带给现实的,只能是谬误,而不是真理。就如同德肖维茨举例所说的那样,在两种观点的指引下,强奸和手淫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为,可以轻易的出罪和入罪,这显然是非常荒谬的。

  外在之路走不通,回到法律自身寻找答案,又难免落入画地为牢的陷阱,"对既有法律的判断将缺乏依据"。在实证法学派看来,法律是实证的,权利的依据是民主程序,即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胜利。民主从不能被看作是世上最好的制度,而只能是世上最不坏的制度。保障大多数人的权利,有利于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和运行,但同时,在极端状况下,易酿成"多数人的暴政"。远到苏格拉底之死,近到德国纳粹以立法形式对犹太人的屠杀和前苏联对异议分子处理,无一不是民主之殇。权利,对于少数来说,只是一件那么轻易就被剥落掉的外衣。

  既然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权利之于法律都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那么第三条道路就成为了必须。德肖维茨将第三条道路的设定在人类的经验之上,特别是人类对于恶行所造成的痛苦体验,例如犹太人大屠杀、斯大林大清洗、柬埔寨和卢旺达的种族灭绝、奴隶制度、私刑与宗教裁判所等等。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置身于这样的危险境地之中,如果你不能持续地保有强权的话。因此,如何尽量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这种不正义的事件发生,就成为了权利来源的逻辑起点。为此,德肖维茨还进行了一个理论前提的铺垫。他认为,人类对于什么是最好、最美、最善的生活很难达到一个和谐的共识,但却能比较容易判断什么是极端的恶,什么是危及人类整体命运的共同的恶。作为一个深受实用主义影响的法学家,他坚持认为"将权利体系建立在公认的恶行而非理想的完美境界之上,可以带来实质的好处","不正义所带来的集体经验可以作为建构权利理论的卓有成效的基础。"

  德肖维茨舍弃了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权利"与实证法学派的"实定权利",将他的权利定义为"培养权利",在他看来,这种培养权利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权利来源于对恶行的体验和防止恶行重演的努力,而这种权利不是不证自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在不断地与人类经验的冲撞与交融中获得持续的调整、扩张与新生,而这一过程,就是培养。

  那么,德肖维茨的第三条道是如何平衡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呢?权利究竟是不是法律对道德的回应呢?这个问题,德肖维茨并没有正面回答,但我们能从他的论述中看到他的基本态度。他既是一个法学理论家,又是一个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所以他从不抽象地去谈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正如他也不是抽象地谈论人性和人权。在他看来,法律离不开道德,一切恶行、不义都是对基本人类道德的违反,然而抽象而笼统地用道德来制约法律,在这个社会,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只有用一种更灵活,更权宜的方式来面对这个古老的法律问题,才能获得实际的效果。因此,他的所有论述都是具体到某一个情境之中,针对具体的人类体验来谈论权利的设定,例如堕胎问题,同性恋婚姻问题,器官捐赠问题等等。这样具体的讨论,让这本理论书籍读起来不仅不枯燥,反而很有趣味。

  "培养权利"的理论在法理学流派的争执之中,显得独树一帜,让人眼前一亮,然而它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从学科分类上说,权利是一个法律范畴,然而权利从诞生之日起,就离不开政治的包裹。无论是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还是法国的《人权宣言》,权利无一不是出现在政治、革命、改革的场合,充当这些活动的政治主张载体。"培养权利"的引出是从政治事件开始,却始终在政治事件的外围活动,他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如何在国家强权和强大的意识形态面前,避免权利与道德的卑微与无力。当然,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很多思想家共同的困惑。

  马基雅维利曾经说过,政治是不道德的或者说是无关道德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表现得道德一些。这是政客的哲学,却不是法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的哲学,政治是彰显肌肉的艺术,道德是人类的风骨,如何尽量不让政治的"肌肉"伤害到道德的"筋骨",让人类越来越少的受到恶行的侵害,是有良心的思想家思考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肖维茨对现实的深切关照令人钦佩。

目录

  导论 权来自力来自哪里

  第一篇 权利的来源

  第一章 权利是什么?

  第二章 权力来源于造物主吗?

  第三章 权力来源于自然吗?

  第四章 权利还有其他"外在"来源吗?

  第五章 立宪民主360百科真的需要权利外源理论吗?

  第六章 我们需要发明外在的权力来源吗--即使它格销非与油早厚把并不存在?

  第七章 自然法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虚构?

  第八章 什么才是权利的来源?

  第二篇 对权力源于经验的质疑

  第九章 总有正确答案吗?

  第十章 如果异设技确方权力不是来自造物主或自然,我们该如何区别权利与单纯的偏好?

  第十一章 经验取向是否会混淆哲学与社买防括信树凯冲度妒批会学?

  第十二章 权利会产生恶行吗?

  第十三章 权利外在来源的争论是否为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争?

  第三篇 经验权利理论在具体问题上的运用

  第十四章 经验权利能否钳具林轮即季形团般制多数决的滥用?

  第十五章 "生命"权存在吗?

排良迅  第十六章 不受政府审查的权利存在吗?

  第十七章 要求政教分离的权利存在吗?

  第十八章 迁徙的权利存在吗?

  第十九章 动物有权利吗?

  第二十章 死者能对自己的器官主张权利吗?

  结论 权利的未来

  注释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