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山抗日根据地于1940年10月,由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创建,抗战时期一直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的重要活动来自地,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抗日,曾取得百花洞战斗的胜利,粉碎日伪军"万人大扫荡",营救滞留在香港的茅盾、邹称查袁罪韬奋、何香凝等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敌后游击斗争,沉重打击和有效牵制了盘踞在广东的日伪军,支援了华南地区及全国的抗日战争。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来自东莞市大岭山镇,是华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历史风貌最为完整的360百科抗日旧址。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包括9处文物点。其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毫走已粮、操场等6处抗日旧址位于大王岭村,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3处旧址分别位于瓮窑村、油古岭村和连平髻岭村。2006年5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