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业务研讨》是2007年9月1日厦门大学出来自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常勋。本书对各注册会计师各项准则进行了介绍和评述,杨粉解且从概念的角度进行了必要的研讨。
《注册会计师业务研讨》常勋编著,出版社厦门来自大学出版社。教材重在自学,授课应该是提示各章节的要领及相关准则之间的联系,如果按内容逐一讲解,那显然一学期每周3学时的教学时间是不够的。我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硕士360百科研究生开设"注册会计师业务研讨"课程,已超过15个年头了,结合我在为国家会计学院开设的"会计师事务所经营管理问题"讲座和组织编写的教材,不断充实和更新了课程内容。本书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但发办住常米,以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与《企业会计准则》同时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06》(以后简称《执业准则2006》)为蓝本,主要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中注协)编写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2006》(以下简称《执业准则指南2006》)写成的。其中,对于各项准则的内容,对罗列的准则条款以醒目的标题提示,对准则条款的解释偏重于举例说明,所依据的大部分是《执业准则指南2006》中的评其班者倒负述。在我看来,中注或位垂协帝协编写的这本《指南》,对注册会计师( 以下简称CPA) 执业所起的引导和指针着封儿作用,至少在当前是很难找到植坐助标反更好的规范性文本了,我纪主要是利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尽可能作些精简以减缩篇幅,并从概念上进行一些评述。但这对广大的CPA来说,也许正是他们所欢迎的。
因此,这实际上是一本面向广大CPA的书。厦门大学会计系之所以为硕士研究生开设这门学位课程,首先主要是因为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会选择CPA这个职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其教学目的是培养CPA的后企耐植族正备人才。其次,即使对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来说,理解CPA为他们提供的各种不同性质的服务及其应遵从倒适论的标准,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材重在自学,授课应该是提示各章节的要领及相关准则之间的联系,如果按内容逐一讲解,那显然一学期每周3学时的教学时间是不够的。
本书分补终服日静利伟烟际为两篇。显然,重心在第二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鉴证及相关业务的技术规范";第一篇"注册会计师行业概说"只是介绍我国CP务定冲司民种设单根A行业在改革开放后重新恢复的历史背景,几个阶段的重大改革及其移响,以及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的CPA行业的现状,为学心第二篇奠定整体的,全局性的观念而已。
常勋,1924年生,江苏常州人。现任厦门大学会计系教宜年兰吸送授,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集团)高级顾问。曾兼任厦门华厦职业学院院长,国家会接员紧而延国你计学院兼任教授,香港城市理工学院客座高级研究员,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中方专家咨询组组长,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翻译专家审核组成员,中国成本研究会顾问(原常务理事)等职。
常勋教授是在我国开拓国际会计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先驱者之一。其著作有《国际会计》、《势触怎之西方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四大难题》、《高级财务会计》、《外商投资企业会计》、《会计专业英语》等,其中有9部次先后分别获得国家图书奖及华东友村绝对地区和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决胞太果奖和优秀教材奖。他还参与了Financial Reporting in Pacif准写ic Asia Region一书"China"篇的编著工作。20世纪80至90年代初他在第六届国际会计教育会议和其他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前言
第一篇 注册会计师行业概说
第一章 审计的起源与会计市场
第二章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重新恢复后经营体制的演变过程
营要环 第三章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成
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及独立性问题
第二篇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鉴证及相关业务的技术规范
第五章 审计模式的来自演进与风险导向审计
第六章 新旧执业准则体系概述
第七章 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杀材协斗城 第八章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及其相关准则
第九章 业务质量控制的相关准则
第十章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准则
第十一章 与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相关的准则
第十二章 《审计证据》准则及其相关准则(上)
第十三章 《简定审计证据》准则及其相关准则(中)
第十四章 《审计证据》准则及其相关准则(下)
第十五章 与利用其他主体工作相关的准则
第十六章 审计报告及相关准则
第十七章 特殊领域审克降化华陈油计准则(上)
第十八章 特殊领域审计准则(中)
第十九章 特殊领域审计准则(下)
第二十章 非审计类的鉴证准则及相关服务准则
主要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