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包装技术》是2007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彭彦平、王晓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态器地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国内国际贸易不断增加,物流量与贸易是同步增长的。贸易的顺利进行,要求以有效的物流作为支持和保证,从而也对物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已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都面临着巨大商机和严峻挑战。我国大型企业要进人世界大企业的竞争行列,必须极大地提高我国国际物流的支持能力。为了使我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占来自据有利的地位,提高我国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成本优势接第素接此,开展和加强国际物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是发展国际物流的前提和基础。
包装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包装的材料、形式、方法以及外形设计都对其它物流环节产生重要影响。在社会再生产过将演待程中,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的开头,既是生称裂下便矛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始点。因此要根据生产后的流通情况来考虑包装,同时物流也受包装的制约。
米乙格的难义村 在现代物流观念形成以前,包装一直被看成生产的终点,因而被看作是属于生产领域的活相米愿业通属括动,包装的设计往往主要从生产终结的角度出发,因而经常不能满足流通的要求。物流的研究认为,包装与物流的关系,比之与生产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作为物流始点的意义比之作为生产终点的意义更为重要。因此,包装应进人物流系统之中,这是现代物流的一个新观念。所以,在进行包装设计时,不仅要在"生产的终点"的意义上考虑包装问题,更要考虑物流对包装的要求问题,这才是现代包装360百科的完整意义。
应该指出的是,包装作报的继望为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与运输、保管、搬运哪集天模案古歌独物、流通加工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几乎所有的物流况每环节的操作,都能用包装所组理理年稳误序圆成的货物单元量来描述,所以,提高包装设计、制造水平和包装质量并使其顺应物流的流通环境,可意粉采让座法促进物流活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包装本身就是物流信息的载体之一,在现代物流信息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包装上的标记、说明、条码等都是物流中不可缺少的信息。如何从包装设计的角度来合理有效地提高物流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已经成为包装设计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提高包装的设计水平和质衡诉围式步宜例半护量是物流得以顺利进行、保障物流质量的前提,利用最先市是往鲜米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和合村理的包装可为企业挖掘出更大的利润空间。
为了使包装专业的学生以及广大企业界人士、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和了解包装与物流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我们编写了此书。不同的学者所张斯齐诉汽危女底打界定的物流系统的内容和概念不尽相同,本书作者从强调包装与物流系统的关系此或识满脚拉,及向包装工程专业学生介绍物流系统概念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本书的框架。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不免存在不当之处,恳请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第一章物流与包装概述1
第一节物流的概念1
一、物流的概念1
二、物流的分类3
三、物流的作用和价值8
四、物流作或苏审论吃政的功能要素13
第二节包装与物流16
一、包装16
二、包装与物流17
思考题23
第二章物流系统24
第一节物流系统的概念24
一、物流系统及其组成要素24
二、物流系统的分类28
三、物流系统的特征30
四、物流系统化及其意义32
五、物流系统化的目标33
六、物流系统标准化35
七、物流系统的研究内容41
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化简介43
一、国际物流系统及其子系统44
二、建立国际物流系统网络,促进国际物流合理化44
思考题45
第三章物流包装技术46
第一节物流包装46
一、物流包装基本概念46
二、物流包装功能48
三、物流包装作业环境50
四、物流包装设计与制造51
第二节物流包装容器52
一、包装袋53
二、包装盒、罐57
三、包装箱62
四、包装桶64
第三节物流包装方法66
一、固定缓冲包装方法67
二、防潮包装方法67
三、防锈包装方法69
四、防霉腐包装方法72
五、防虫包装方法74
六、保鲜保质包装方法74
七、危险品包装方法76
第四节物流包装标识77
一、销售物流包装标识77
二、运输包装物流标识81
思考题81
第四章物流运输技术83
第一节概述83
一、运输的功能83
二、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84
三、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86
第二节运输方式86
一、铁路运输87
二、公路运输91
三、水路运输96
四、航空运输101
五、管道运输104
六、联合运输105
第三节运输合理化106
一、合理运输的概念106
二、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106
三、运输合理化措施108
第四节运输对包装的要求111
一、包装尺寸模数化111
二、主要运输工具的规格112
三、合理的强度114
四、包装完整,箱面标志清楚115
思考题116
第五章物流仓储技术117
第一节概述117
一、仓储的概念117
二、仓储的功能118
三、仓储在物流中的地位120
第二节仓储技术基础121
一、仓库121
二、保管作业123
第三节仓储合理化128
一、仓储合理化的标志128
二、仓储合理化的实施要点130
第四节仓储对包装的要求138
一、堆码对包装的要求138
二、仓储效率的要求140
三、仓储环境的要求141
思考题142
第六章物流装卸搬运技术143
第一节装卸搬运的特点和分类143
一、装卸搬运的特点143
二、装卸搬运作业的分类144
第二节装卸搬运的原则与工艺150
一、装卸搬运遵循的原则150
二、装卸搬运工艺152
第三节装卸搬运机械152
一、装卸搬运机械的分类153
二、装卸搬运机械的基本参数156
三、主要的装卸搬运机械158
四、装卸搬运机械实例161
五、装卸搬运机械的选择166
第四节包装与装卸搬运168
一、包装的结构形式及尺寸规格,便于装卸和搬运操作168
二、包装对物品的保护作用169
思考题169
第七章流通加工技术170
第一节流通加工概述170
一、流通加工的概念和特点170
二、流通加工产生的原因171
三、流通加工的形式173
四、流通加工的经济效益176
五、流通加工子系统的形成177
六、流通加工的主要作用178
七、流通加工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179
第二节流通加工的方法与技术179
一、流通加工环节设置分析180
二、流通加工的技术与方法181
三、案例:时装RSD服务187
第三节流通加工作业排序188
一、加工作业排序的概念188
二、加工作业排序的分类189
三、作业排序的评价尺度和要求189
第四节流通加工管理191
一、设置流通加工的可行性分析191
二、流通加工的生产管理职能191
三、流通加工组织与质量管理192
四、流通加工的技术经济指标192
五、提高流通加工效益的途径193
思考题194
第八章物流集装化195
第一节集装化概述195
一、集装的方式195
二、集装的特点197
第二节集装箱化197
一、集装箱的产生和发展197
二、集装箱的尺寸规格和分类198
三、集装箱的结构203
四、集装箱运输205
第三节托盘化207
一、托盘的产生和发展207
二、托盘的构成和形式209
三、托盘的分类210
四、托盘的规格尺寸和国际标准213
五、托盘的相关知识215
思考题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