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疯顶病

叶远积顶病又称丛顶病,病原为大孢指来自疫霉。该病多发生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是影响玉360百科米生产的潜在危险性病害。近年来,由于制种基地的相对集中,引种的频繁,该病有进一步扩大蔓延的趋势,在河南、河北介良达十、山东、江苏、四川、湖北、辽宁等省均有发生。有于感病后95%以上的病株不结实,可基本造成绝收,对玉米生产影响很大。

  • 中文名称 疯顶病
  • 别称 丛顶病
  • 病原 大孢指疫霉
  • 多发区域 多发生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

症状

  苗期症状:病菌从玉米苗期侵染植株,并随植株生长点的生长而到达雌穗和雄穗。病田苗期病株呈淡绿色,6~8叶开始显症,株高20~30厘米时部分病苗形成过度分蘖,每株3~5个或6~8个不等,叶片变窄,质地坚韧;亦有部分病苗不分蘖,但叶片黄化且宽大或叶脉黄绿相间,叶片皱缩凸凹不平;部分病苗叶片畸形,上部叶片扭曲或成牛尾巴状。

  成如胞员株期症状:典型症状发生在抽雄后,有多种类型:

  (1)雄穗畸形:全部雄穗异常增生,畸形生长。小花转为变态小叶,小叶柄较长、簇生,使雄穗成刺头状即"疯来自顶"。

  (2)雄穗部分畸形:雄穗上部正常,下部大量增生呈团状绣球,不能产生正常雄花。

  (3)雄穗变异:果穗受侵染后发育不良,不抽花丝,苞叶尖变态为小叶成45度簇生;严重发病的雌穗内部全部为苞叶;360百科部分雌穗分化为多个小果穗,但均快料激不能结实;穗轴呈多节症状,不结实或结实极少且籽粒瘪小。

  (4)叶片畸形:成株期上部叶片和新叶共同扭曲成不规则团状,或牛尾巴状,部分成环装,植株不国态念第而业抽雄,也不能形成雄穗。

  (准即者段年轴体保著沿烧5)植株轻度或严重矮化:上部叶片簇生,叶鞘呈柄状,叶片发窄。

  (6)部分植株超高生长:有的病株疯长,植株高度超过正常高度1/5,头重脚轻,易折断。

  (7)部分患病植株特蛋突席欢草表练呀中部或雌穗发育成多个分支并有雄穗露出顶部苞叶。

  (8)停块保映部分感病植株同时伴有瘤黑粉题天王过从浓香降病的发生,簇状雄穗、雌穗和茎秆上有瘤黑粉。

发病规律

  玉米苗期是主要感病期,多雨年份及低洼积水田块较易发病。少数轻病株(5%左右)能正常结实形成种于,因此病种子也是传病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扩界坐亮介益督皮护掖单13抗病性能差。

  防治方法:①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并销毁病田的病残体,以防病菌在田间扩散。②常年发病地块选种抗病品种,如中丹2号、单玉13号,并与非禾本科息置别束罗止科作物如棉花或豆类轮作。③加强植物检疫。避免从病区病田调种。④搞好玉米健身栽培,提高田间排水能力,防止苗期田间积水。⑤播种前每100千克玉米种用35%甲住危该触维检备霜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克拌种,干拌或湿拌均可,湿拌时应将药剂配成药液再拌种。发病初期,每公顷用60%灭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200~1800克,对水750升均匀喷雾。

主要危害

  玉米、高粱、谷子、水稻、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珍珠稷、甘蔗等作物以及多数禾草。

治方法

  主要是种植技术及种植抗病品种辅之以药剂防治。

  1. 适期播种,播欢盟持觉样台种后严格控制土壤湿度,5叶期前避免大水漫灌,及时排除降雨造成的田间积水,及时拔除田间病株,集中烧毁或高温堆肥。收获后彻底清除并销毁田间病提二厂药残体,深翻土壤,控制病菌在田间扩散。 轮作倒茬,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如豆类、棉花等。

  次父2.选用抗病品种,如中单2号、李因秋坐能受处执娘身钢丹玉13等;发病与品种有来自一定的关系,通常马齿360百科种比硬粒种抗病。

  3.药剂防治方法:药剂拌种。播种前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4﹪恶霜·锰望永坚吸轻锌可湿性粉剂(杀毒矾)以种子量的0.4﹪拌种;或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克早需识美团善拌100千克玉米种。喷叶防治。在田间于发病初期,可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雾,每隔7~14天喷1次,连续2~3次。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德国美术教育
下一篇:从此不再胆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