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话,就是在安徽省广德市来自境内通用的一种方言。我础况触决广德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模首附县(市)交界处,区域面积 2165 平方公里,人口51.5万。广德是一个移民县360百科份,由于历史上中原文化、徽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多重熏陶,铸就了广德人民热情、豪爽、好客、大度的优良传统。
广德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区域面积 2165 平来自方公里,人口51.5万矛味次对题路刘信晚饭味,古称桐汭,东汉建安初置广德县,取名意在 " 皇恩浩荡,帝德广大 " ,迄今已有 1800 多年,历史上先后归属吴、越、楚国,受其文化传统影响深远。广德钟灵毓秀,代有名人。广德是一个移民县份,由于历史上中原文化、徽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多重熏陶,铸就了广德人民热情、豪爽、好客、大度的优良传统。
广德市的方言在历史上应该是属于吴语的。这不仅因为广德春秋时为桐汭地,两汉时与当今仍为吴语的浙江省安吉县、长兴县(水妈就长展刚封哪不一部分)曾同属丹阳郡故鄣器县,而且从当今广德土著人保存的土话看,它与安吉、长兴等地话仍为同一体系。
造成当今广德方言复杂谁信面貌的主要原因是,清咸丰十年检级视至同治三年(1860~1864),太平军与清军在广德激烈争战,同时又遭"大疫",广德胜药存约外我居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其后,官府招募客民入籍开垦。这样大批的河360百科南人、湖北人、江北皖中人,以及邻近的浙江人迁居广德。他们将各地的方言也随之带入广德。
县内界乎点权构收弦理各种方言的分布情况和语言沉月统行直状啊怕倍基势力的大小,大致是这样的:
河南话:说河南话的人大多是从河南光宣例反坐假角计划湖类山、罗山、商城、固错始等县移居本县的。起初人数约占全县人口的十分之四,是县内势力最强的方言。它分布得很广,当今几乎各乡都有河南籍的人。但总的看来,他们大多集中居住在县的北半部如高湖、邱村、彭村、流洞、新杭、砖桥、独山、赵村、下寺、山零北、花鼓等乡。
厚感双商还见波湖北话:操湖北话的移民最初约占全县人口的十分之三。他们大都来自荆门、钟祥、孝感、南漳等地。其语言势力仅次于河南话,是县内第二大方言。当今它主要分布在县境西部、南部的丘陵区和山区。以苏村、石鼓、独树、月湾、杨滩、四合等乡的湖北人最多。卢村、同溪、桃山、梨山、柏垫、凤桥、清溪诸乡除了有较顾经鱼物关强多的湖北人之外,也有不少的河南人。
皖中江北话:操皖中江北话的人多数是无为、安庆、合肥等地的人。无为、合肥等地移民多居住在县城里。与战乱后迁回广德县城的少数土著人杂居,安庆移民则集中聚居在东言东斤言伤让死约亭等乡。经过百年色湖集怀还织耐德深来的方言同化,形成了约占全县十分之一人口的广德城区江北话。
老广德话:老广德话指的是广德土著居民说的话。说这种话的人有的是当年匿居在深山狭谷之中的幸存者,也有的是战后从外地迁回来定居的。他们的总人数不足全县人口的十分之一。如今比较集中居住在卢村乡的甘溪沟,桃山乡的小余里、大洪保,杨滩乡的大月、樱桃冲、裘村,以及同溪乡的宋陈、高庙等地。这种土著话老年人使用较多,青年人有的尚能听懂,但多数人不会说了。
此外,还有市钱染器电到不少是从浙江等省迁入本县的温州人和闽南人。他世铁用误商们主要分布在新杭的路东、涧东,双河的苏觉庙,以及独山的朱湾等村。以后陆剧很岩部管项混今致不她续迁来本县的还有浦江人,他们大多分布在杨滩、月湾、石鼓等偏远山村。1958年后浙江省在广德独山、新杭建矿采煤,矿区职工、家属多为浙江人,说的是吴方言。
广德的方言可分为两大类六小类。如下表:
官话:河南话--中原官话,湖北话--西南官话,江北话--江淮官话
吴语:老广德话--太湖片吴语,温州话--瓯江片吴语,浦江话--婺州片吴语
这些不同的方言在广德这块土地上经过百余年的相互融合,它们的面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广德由于袁叫物围故编历史原因成为了一个移民县,移来自民大多于清朝同治年间到达。广德南部和西部(南部如柏垫镇、杨滩镇,卢村乡,西部如誓节镇)大多说的是湖北话,属于西南360百科官话。县城说的话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北部、东部、东北部(像邱村镇、新杭镇)大多说的是河南话(光山地区的),属于中如守化原官话。而也有极少数人如迅久谈甘溪沟、庙西有人说广德本地的话,属于吴语。
广德人说的话已经和原本的移民龙富培所出生地发生了改变,不能纯粹的说是属于什么中原官话、西南官话了,纯正的广德话实际上是没有的,只能说是河南话和湖北话混合,形成独特的广德方言,统如北么争宁钱还地推称广德话。
(一)县域分布:
(1)县城概况:
在广德,根据搜集到的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有96%的人是由外地迁居至此。其中来自安徽其他地就且所坐概困概花方的占13%(占外来居民),来自河南的占差不多43%,而求统画陆王找来自湖北的占差不多18医商医微队末之起派轴%。广德基本上可以说是由"外地人"填充而成。就是这样的一种填充,让太平天国之后如一滩死水的广德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
队员们访谈的对象年纪最小的有17岁,最大的有达到80多岁。在这里并没有大姓,零零星星的姓氏倒是很多。虽然这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其中有湖北、山东、河南、安徽安庆等地方),但是口音都非常相似。在调查中,近乎100%(96.2做翻%)的人认为自己所说的方言是广德普通话,并不是老广德话,而是受到广德本地口音影响之后形成的普通话老节望。向他们打听起老广德话,无论年长的爷爷奶奶还是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中毕业生,都能明确地指向卢村甘溪沟一带。他们大多也不认为自己使用的是家乡话,比如河南话、安庆话、湖北话等。这96.2%的人中,明确知道自己家族迁来当地已有几代的人和不明确这点的人几乎各占一半(48.4%和51.6%),明确知道自己何时前来的大多指出家族迁居至此已有4或者5代。但是无论是知道或不知道家族迁居至此的时间,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从外地前来广德的人大多都没有保留住原居住地的文化习俗。在询问中,有16.4%的人认为自己完全保留或者大部分保留自己家乡的习俗,剩余的83.6%的认为自己已经被广德当地的习俗给同化或者只是很少地保留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但是,在访谈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他吃子带班素差时居们对于他们家乡的习俗并不清楚,不知道家乡习俗和广德当地的习俗有什么具体的差别。他们会经常使用"并不清楚","不知道","没什么感觉"这样的表述来描述他们对原住地习俗的认知。对于小辈讲方言的情况,在询问过后中得到的情况是比较乐观的,有96%的人家里的小辈(儿子、孙子)都能讲广德普通话。并且他们对于说广德凯家达饭普通话这件事情有着非常高的支持。但是他们也表示,其实他们的祖父辈讲的还是家乡话(河南、湖迫族北、安庆等地的方言)。
(2)老广德人:
民 正如(1)中所提到的,广德的原住民非常稀少。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碰到了这么一位广德的原住民起优春怕妒尽规圆。这位姓丁的先生在经营一家士起何球药店,根据丁先生的刘跟须介绍,得知他的祖辈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广德,他是地地道道的正宗广德人,这样的情况在广德是非常少见的,因为目领前的广德大多由外来的移民组成,正宗的本地人已经是稀有的了。他们家是从稷山过来的,祖辈居住在卢村乡。他们家里通常说的是江北话,根据他的描述,他们家族(同姓)4代人大概可以达到100人以上。丁先生作为少数的"土著"广德人,对于这一身份似乎没有很大的自豪感,而是当做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对于外来文化的影响,似乎也比较心平气和,用一种平常的语气叙述外来文化是怎么给广德带来了改变,丝毫没有不快。
当我们问起广德原有的文化时,丁先生迟疑了一下,似乎对本土文化的特征也不能立马说出来,这让我们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一个土著的本地人都没有办法说出广德自身的文化特点。最后他只说,本地的特色其实是很少的,外来文化进来了之后,就由外来文化充斥了。他告诉我们,外地人大多涌入广德买房做生意,广德成了新的开发区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进来这里。在饮食上,河南人带来了河南的口味,湖北人带来湖北的口味。河南口味偏咸,在外面吃饭口味都比较重,家里吃得相对比较清淡。但这一口味似乎不是广德的本地特色,而只是家庭的常态,毕竟家里吃得饭菜口味都相对清淡一点。在文化艺术上,广德本地有花鼓戏,但是早在30年前花鼓戏就已经没有那么盛行了,而从河南带来的皮影戏在本地也曾经流行过,但只是老年人会,如果老年人不演皮影戏也就没有了。对于安庆的插秧歌,丁先生也没有印象了。在语言的传承上,丁先生说在家里和小辈通常讲广德话,小辈可以跟着他们说广德话,对于学习广德话,他也没有强求,态度比较顺其自然。而他也知道,可能不出20年,正宗的广德话也会消失。
(3)河南移民:
在调研过程中,除了碰见稀有的老广德人外,还碰到了稀有的仍旧在固守自己方言的外来人。严小姐在广德经营一家木制品店,一家人给人的感觉非常随和,似乎在广德生活得非常惬意。严小姐告诉我们他们家是从爷爷辈开始迁入广德的,祖籍是河南,来到广德已经有100年左右了。爸妈现目前在邱村。他们的家族大概有几十口人。
当我们问起她说的方言时,她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她讲的是河南话,而不是广德话。这在我们的调研中,是非常少见的情况。因为大多数在广德居住的人,对广德都会有强烈的认同感,通常会告诉我们自己说的是广德话,是广德人。而严小姐给我们的答案比较出乎意料,她说自己是河南人,并且说的也是河南话,这个广德话是很不同的,虽然在沟通上,河南话和广德话的沟通并不存在困难,但是还是有区分的。严小姐以"吃饭"的发音为例子,告诉我们在河南话中会把"吃"发音成ci,而在广德会发音为qie。在家里他们一般使用河南话,而出门在外则使用普通话。
严小姐他们家对河南的原有习惯保存得比较好,在口味上以咸和辣为主,中饭以干饭为主,而早餐则会食用面食,而广德人通常会以炒饭作为早餐,喜食米饭。在河南,一户人家生了孩子就会给人家送礼,而这个习惯被他们家一直延续下来,一直保存得很好。严小姐用了"约定俗成"的表述,告诉我们,他们家在习俗上跟着河南老家人走,没有什么改变,也没有怎么受到广德这边文化的影响。严小姐居住的地方周围也分布着许多河南籍的人,同籍人口的聚居似乎是的习俗的保存有了一定的可能。在文化艺术上,严小姐说她知道广德有花鼓戏,也有外来的黄梅戏,但是自己没怎么去看,据她介绍皮影戏越来越少,只有一些老年人会演,年轻人继承下来的已经越来越少了。
(二)乡镇概况:
(1)柏垫镇
柏垫镇位于广德西南端,四周处于山区。经柏垫镇集市以及其下属的大刘村调查发现柏垫同样有广德普通话的共识,镇上祖籍河南的居多,也有湖北人分布,但相较于河南人数量并不多。尤其是在当地镇[有关部门]推荐下,前往距镇上10多公里远、口音带"湖北腔"的大刘村,但沿着乡道经葛家边、桥头村继续深入,仍是河南人和安徽其他地方,如无为等地的人为主,操官话口音,并没有找到聚居的湖北人家。另从镇[有关部门]了解到,大刘村将来要修建水库,这里的住户会被迁至柏垫其他地方。但鉴于柏垫下属各村口音差异不大,布局调整不会对方言造成很大影响。
柏垫镇的情况较为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与此前从广德县档案局、柏垫镇[有关部门]提供的建议以及鲍士杰的《太平天国战争后的广德县移民》、葛庆华的《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两湖移民》文献所指有一定出入。据此推测,湖北移民的分布相较于7、8年前的文献记录(鲍士杰的论文在2004年发表,葛庆华在2005年发表)有往宁国方向收缩的趋势,河南移民在整个广德,包括其南部山区的分布更为广泛了。
柏垫的情况在我们来之前的文献检索中,得知这里的人通常说的是湖北话。根据《广德州志》所述,太平天国运动和瘟疫灾难后移民主要来自于河南和湖北,其次为安徽江北。而河南移民一开始并不是最多,湖北移民人数与其相当甚至超过,之后河南移民比例继续上升,并分布在广德的东部和北部,而湖北移民主要集中在南部与宁国接壤的山区。最为典型的就是广德南端的几处,月湾、杨滩镇和柏垫镇。其中柏垫镇也有一些河南和湖北人混杂的情况,不过以湖北人居多,这一带讲湖北话。但是我们实际调研得出的结论却与原有的文献记载相左--我们走访的情况是,这里相较于广德及其以北湖北人的分布增多,但是河南移民的数量依旧占据多数,哪怕下到小村子里同样如此。大家交流以广德普通话、江北话盛行,而非湖北话。
(2)邱村镇
在邱村镇聚集着河南的移民,这里的移民情况相较于广德而言比较单一。在广德,河南人占差不多43%,但在邱村,河南人的比例高达94.3%,因而在邱村,河南的方言在当地形成了一种强势的方言。这一强势的形成不仅仅是因为河南人数众多,还在于他们在邱村实现了聚居。这一聚居并非有意识的,而是人多自然而然形成的。左邻右舍都是河南人的情况下,人们说话的时候使用的都是河南话。在邱村,也有少数的其他移民和老广德人,但是他们的口音也逐渐被河南话同化了。周围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口音,也在改变着他们的偏好和选择。在语言的认同上,这里的人几乎无一例外,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说的是河南话,即使他们的老家不是河南(有老广德人和湖北人)。这种对与河南话较强的认同感是十分坚固的。
(3)东亭乡
在东亭乡,在我们的样本中,有75.3%的人是安庆人,其他的人有河南的和江北巢湖的,人数十分稀少。当地的情况和邱村相似,形成了自己的方言区。安庆人说安庆话,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地方的移民使用安庆方言。安庆人在东亭也是采用聚居的方式,与邱村镇的河南人一样,安庆人的聚居也不是刻意抱团而成,而是因为人数众多自然而然形成的。由于邻里使用的语言是安庆话,安庆话连结着左邻右舍的沟通,这一语言网的形成使得安庆方言在当地非常牢固。在这里生活的其他移民,作为这一语言网络中的一分子,逐渐受到安庆话的影响。在语言的认同上,在我们收集的样本中有82.1%的人认为自己说的是安庆话。这一比例超过了安庆人的人数比例,说明其他地方的移民也对安庆话产生了一定程度了认同。这是东亭乡安庆话强势的又一佐证。
(4)卢村乡
卢村乡甘溪沟和广德一样,都有人口杂多的特点,但是这里主要聚集着老广德人,人口达到48.2%。是老广德人人数最多的地方。在这里,老广德人沟口和沟底都有分布,他们使用的的语言是广德土语中的甘溪方言。但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沟底调查到的所有的样本中,有97.6%的人认为自己使用的方言是老广德方言,这意味这老广德话对其他地方的移民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同化。许多外地人,由于祖辈前来甘溪沟的年代久远,在使用的方言上逐渐趋于甘溪沟的老广德话。河南人、江西人、柏垫人、浙江人坚持自己原来方言的人数非常少,有高达95.3%的人被老广德口音同化。而在沟口的情况并不相同,由于与外界的交流相对于沟口与外界的交流频率来说是比较高的,在方言的使用上,沟口的老广德人对于老广德话不再想沟底的老广德人那样坚守,在我们的访谈中发现,一些老广德人已经不知道老广德话怎么讲了,不想沟底的老广德人,会清楚地知道老广德话的口音。虽然沟口和沟底的情况迥异,但这不妨碍甘溪方言称为广德土语。
1、方言岛林立:
广德,移民杂多,"广普"一统:
根据调查小组的进入当地的调查,可以知道在广德、邱村、东亭、甘溪沟确实分布着不同的方言。在广德地区,外来人口所占的比例达到了96%,在外来人口中,有96.2%认为自己所说的语言不是自己原本的家乡话,而是"广德普通话"(也即新广德话)。这些移民有来自河南的,安庆的,湖北的,虽然他们说话会带着河南口音、安庆口音或湖北口音,但和自己家乡人讲话的口音是不一样的,这让他们更加认同自己所言即"广德普通话"。这一认同的产生不仅仅是与讲着家乡话的祖辈相距的年代久远,逐渐淡化家乡的口音,还因为他们在广德的居住方式--散居。用河南人来举例子,河南人口在广德多大43%,已经近乎一半,但是这么多的河南人并没有团结起来形成自己的河南方言区,并一直沿用下去,而是散居四方,逐渐收到其他方言影响,改变了原来的河南口音,以至于和其他人数较少的方言(比如湖北话、安庆话)一样,逐渐向一种叫"广德普通话"的方言妥协。
2、现状:
虽然在广德形成了不同的方言区,但在具体的区域内,方言的生存情况又是不一样的。总体来说,老方言的生存面临着威胁,而新的方言散发着活力,
广德话是河南话、广德土语、吴语等语言的结合,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也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积极地、系统地倡导与开发。当然作为方言,广德话里有许多粗鲁和不文明的词语,在提倡广德话的同时要去芜存菁、摒弃不文明土语,才能使广德话焕发活力。"广德话"微信公众号在宣传、推广、发掘广德地方语言方面,以喜闻乐道的形式做出了贡献。
小孩[ɕiɔ ɦɛ]
毛腊子:婴儿
你[n̩]
搞么事:干什么
掰子:瘸子
勺:呆子
八抬的:慢慢地
过劲:厉害
渣了:事情办坏了
鬼里八几的:精明
费死了:调皮
湿湿弄弄的:慢
答到了:跌倒了
弄几:不讲卫生
老门攒自(很久)
气睡阔睡(去睡觉)
妹敌:(没有)
劣哈,那哈(轻声):这里 ,那里
劣哈(第四声)是滴:这全是的
吃饭[tɕʰiəʔ vɛ]
街上[kɛ zaŋ]
泡(一声):吹牛
摸:办事拖拉
棍气:讲义气
小气扒拉:小气
绝子嘛头子:脚趾
精马子:滑头
磕基包子:膝盖
十三点:呆痴,由"痴"十三笔而来
猪头三:骂人语头脑简单
翘:故意摆架子
没吊用:不中用
神智无知:没有知识没有礼貌不懂规矩
血乎拉几:血流得很多
黑(音hī)漆(轻声)麻屋的(黑漆漆的)
古里八怪:希奇古怪
/kjì/:非常节俭,会省钱
亲嘻鬼叫 :大声喧哗
曲模悍浅:?
跟朝(音zao,轻声):今天
闲死鬼人的:非常难为情,多用于给对方财物而对方不接受时
十字街([kɛ]):十字街
肥气:回去
搞某事:干什么
老么多的:许多,非常多
你好好的:既可以表示让长辈保重,也可以表示让对方认真做事(带有祈使语气)
你八呔(tǎi)的:你慢慢地吃饭(或做事,强调不要着急)
拨拨弄弄的:表示对方脑子不好用
攮子:小刀,匕首
一不晓嘀盖机哈人!:不知道有多吓人
薛话:说话
手道拐子:肘
麻登骨子 :一般指拳头大小的石头
黑漆抹乌:很黑
孩子:鞋子
扁嘴子:鸭子
丝方批: 一种淡水小鱼,头小,背腹宽
1、哎哟/fāi/哟----受到外界刺激出现疼痛时发出的叫声。
2、好商矣----表示某人为人或本领不行。
3、去球----算了或不干了的意思。
4、乡宜----便宜。
5、我日得----对么一事情或事物感到吃惊的一种惊诧的表述。
6、拐(guǎi)----坏。
7、马磷鼓子----鹅卵石。
8、嬢嬢(niāng)----姑姑。
9、栗果子----四指弯曲并拢时的外关节处。
10、哈(音hà)----全部(如:人哈来了)。
11、坂倒了----摔倒了。
12、泥巴坨子----泥块。
13、洋碱----肥皂。
14、铅(音kán)郭子----硬币。
15、粉粉亮----黎明时分。
16、打麻子影----傍晚时分。
17、旮旮旯旯----偏僻死角之处。
18、噘(音jué)人----骂人。
19、没迭了----没有了。
20、鬼娃子----小孩(多带有玩笑之意)
21、小把戏----小孩。
22、哪哈----什么地方。
23、搞么事----干什么。
24、列哈,那哈(轻声)----这里 ,那里。
25、是地----是的。
26、街([kɛ])上----街上。
27、炮、炮虎----吹牛、做事不稳沉。
28、磨叽----办事拖拉。
29、脚指麻头子----脚趾。
30、精马子----滑头;做事灵光、反应快。
31、克几包子----膝盖。
32、十三点----呆痴由"痴"十三笔而来,反应慢、不灵光。
33、不不弄弄的----反应慢、不灵光,素质低下。
34、猪头瘟----头脑简单,语言少。
35、翘----故意摆架子。
36、翘了----被得罪了而不做声。
37、没吊用----不中用。
38、神智无知----没有知识没有礼貌不懂规矩
39、躯黑麻乌----皮肤黑或天气黑。
40、黑躯躯的----表示皮肤、物件、天气很黑。
41、古儿八怪----希奇古怪。
42、克----小气、会省钱。
43、禽嘻鬼叫----大声喧哗。
44、勺----呆子。
45、笤瓜---呆子
46、驳弄子----呆子。
47、今朝(音zāo)---今天。
48、嫌死人----(1)两人之间的客套话,多用于给对方财物而对方不接受时;(2)丢脸。
49、十字街(念[kɛ])---十字街。
50、八抬的----慢慢的。
51、小囊子----小刀。
52、到处拐子----肘。
53、小娃子----小孩子。
54、扁嘴子----鸭子。
55、擘(bai)子----瘸子。
56、脚片子----脚掌。
57、姩(nia)子----小姑娘。
58、过劲----厉害;有本领;
59、脓几包----胆小、本领不大的人。
60、屁眼子爬蛇----形容人很懒
61、不晓得----不知道。
62、小娃子----小孩。
63、对窑子----过去农村舂米和打糍粑的、用石头琢出来的石具。
64、刺不笼子----刺架。
65、尻死----坏了。
66、搞么吊----干什么。
67、这人真晕----晕,不爱讲话,不善交流。
68、好骼(ge)----身体接触冰冷物体感觉时所发出的声音。
69、跩(zhuai)----蹬。身体蹬下来。
70、笤不笤,瓜不瓜----素质低下,不灵光,
72、呱淡----谈心,聊天。
73、隔隆----对一种性格难摸透、做事忽左忽右人的评价。
74、夹犟----性格倔强,做事不爽快。
75、干铲子----与别人一起聚会需摊钱时而不愿意出钱却又享受的人。76、就这个摊----对自己或别人就餐时简单食谱的评价。
77、长的客气----长的漂亮。
78、长的排常----长的漂亮。
78、乌夹八工的----衣服、物体、皮肤很脏,带有较黑的意思。
79、鬼了----完了。
80、吊了----完了。
81、算却了----算了。
82、划水----游泳。
83、滚大单----在一起共事。
84、尖头末子----为人吝啬、不大方。
85、假义头----虚伪、吝啬。
86、亥子----鞋子。
87、硇(nao)人----有毒物质毒死人(硇死人)
88、阴虏(LU)眼----下水道排水涵管。
89、桶了----装水、油等物品的器皿倒了,东西洒(流)了出来。
89、菜窖子----菜园中每一垄地的叫法。
91、吃饭的多种表述----吃、克、呷、唗、嘞、噻、干、咽
广德话一段对话
甲:不服气?那好,现在就让大伙做评委,咱俩比一比谁知道的广德话多。
乙:比就比,我还怕嗯啊。(广德话)
甲:嘿嘿,还真穴上了勒。那好,你先问我。
乙:我问你"嗯搞么事塞"是么是意思?
甲:就这还考我(对观众),这是你干什么的意思。
乙:那个人小气八拉的,连他屋门口地一个麻弄古子都不让我拿。
甲:那个人很小气,连他家门前的一块石头都不让你拿。我说你到别人家拿什么石头啊,这不是没事找事干嘛,我穴嗯列个人啊,真是鬼了八西地。
乙:不错嘛,全翻译出来了。我千万不能输给他(对观众)。我再考你一个,"的罢罢的"是什么意思?
甲:嗐!这么耳熟的我能不知道吗?"的罢罢的"就是故意的意思。
乙:好了,好了。你再考我吧,我也就能想出这么几句。
甲:还挺谦虚的嘛,我考考你,广德话"八抬"是么是意思?
乙:这我知道,"八抬",他"八抬"是什么意思呢?"八抬",哦!我知道了,这就是说你家有八张台子!
甲:我家开饭店的啊!"八抬"就是"慢慢的"的意思!我再考考你,"活斜"是什么意思?
乙:这你就难不倒我了,"活斜"就是说…就是说是残疾人,他的身体总是斜着的!
甲:(指着乙)就这还想当主编呢!搞么事也不照塞!
乙:你身体会发光啊,你当么事能照?你能用身体把这本书照亮?
甲:那我可不行,但你刚才连我说的几句广德话都不知道事什么意思,还把它给说歪了,还想当主编?(对着乙)
乙:我不服,你再说一句,我就不信我翻译不出来。
甲:好,我看看你有多大能耐!考考你,广德话"飞天蜈蚣费死了"是什么意思?
乙:这还不简单啊,你考三岁小孩啊。"飞天蜈蚣费死了"就是说再天上的蜈蚣飞累了,死了。我也没见过这种蜈蚣啊。
甲:就你这还不死心眼,你见过这种蜈蚣的啊。告诉你吧,"飞天蜈蚣费死了"就是说孩子调皮,好动!
乙:好!好!好!我承认我当不了主编,但观众朋友们不服气啊,你刚才说的几句话大伙都能听的明白,也都知道,大伙,我说的对不?
甲:你服了就行,大伙们不服我再说几句难的,保证你们想不出来!
乙:别卖关子了,说吧!
甲:那我可说了啊,你可听好了啊!"上个礼拜三的,我们弯地有个塘干了,不少人去逮鱼,我跟小老表两个七暗了,大鱼没碟了,就逮了几个麻故楞子,两个腰三子,和四个烧故老!哦,对了,嗯晓碟七星老跟丝方皮不?"
乙:好!(大叫)说的挺不错的,看来你对广德的方言文化还了解的挺深的嘛!
甲:那可不!不过列哈是独山中学,表在列哈清西鬼叫的!告诉你吧,广德方言大全请我当主编也另有原因!
乙:还有什么原因?
甲:我还知道许多广德话闹笑话的例子。
乙:给大伙说一个?
甲:好,我和你一起表演给大伙看吧,我以前给你说过的,反正我就给你说过这一个广德话闹笑话的例子。
乙:哦,这个例子我知道!
甲:(当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普通话,在这堂课上不许有一句广德话出现!
乙:(当学生)报告老师!(广德话)
甲:叫你说普通话你不说普通话!嗯要再不穴普通话嗯招付我一昨历子昨死嗯!
乙:这老师还说不允许说广德话呢,自己都说上了,闹笑话了不是?
甲:是啊。我穴广德话穴的好吧?!
乙:太有意思了!
甲:列广德话好玩吧?!
乙:太好玩了!
甲:列广德话有意思吧?!
乙:太有意思了!
甲:列主编我当吧?!
乙:太能让你当了!(捂嘴)
甲乙:(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