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实验及探索研究性实验

《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实验及探索研究性实验》是2013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向定汉、刘贵仲、邹勇进、陈国华、戴培邦。

本书为高等学校实验用教材,来自主要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力学性将龙镇染能、金属热处理、金属腐蚀、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材料制备技术等为基础,使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移星维自掌预销、专业课后,在实验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训练。 本书主要内容360百科包括材料的熔炼、制备,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加乙势跟双能,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表征的基础实验,元别就以及一定数量置少的探索研究性实验。本书绝大部分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全还庆殖菜件卷大理验设备及材料、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步骤、实验报告孔扬乐而创要求等,旨在为学生和指导教师提供尽可能系统的实验指导。其中部分实验还列举了与该实验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 书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实验及探索研究性实验
  • 作者 向定汉、刘贵仲、邹勇进、陈国华、戴培邦
  • ISBN 9787302313373
  • 定价 22元
  • 出版时间 2013-7-9

图书简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眼直虽精刚思混料着与控制、机械制造等专业的长落周维洋连停本科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实验手册,还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培来自训教材.

前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的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以后正确研发材料、制造生产材料和合理应用材料打好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妒这终复类序课程实验课是高等学校360百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它在材料的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材料科学与工实减整收形吃微跟张管程理论研究的发展、生产工艺的改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品种的开发,都与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实验息息相关。因此,实验教学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为满足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需要,同时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宽广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知识能力的材料伤破表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我们编写了这本《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实验及探索研希六喜衡粒送量析你究性实验》教材,以适应教学要求。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者查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注意吸收国内外本学科专业的最新成果和国内有关的新标准、新规范的内容,听取了有关教师的建研防岩裂线开设性意见,使之更能适合宽口径专业的教学需要。在内容的选择上,以课程实验、实高企苏爱控事画进小县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为主,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为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开展创新实验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对材料的科学研究工作有较完整和系统的认识。本书愿下当课队良知识面广,能够满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专业凯更兴实验技能和实验课的教学要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和将来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办学宗况流怀林安展群旨。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性质及其典型性能的测量原理和实验方法,还介绍了现代材料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实验。

  本书知识量大,专业面广,充分反映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该学科领域中的特色、专长和优势,适用于大专院校的本科生、专科生的实验教学,对研究生和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工作的技术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参考了许多兄弟院校的实验教材和有关著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加编写的有向定汉(实验16~21、29、31~33、36~40),刘贵仲(实验1~7),邹勇进(实验13~15、23、24、26、30、34、41~43),陈国华(实验8~12),戴培邦(实验22、25、27、28、35)。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纰漏、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订正和修改。

  编者

  朝引创表继草鲜够缺2013年1月

目录

  第1为化配皇逐章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实验1

  实验1金相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及使用1

  实验2金相试样的制备6

  实验3二元合金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13

  实验4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16

  实验5三元合金组织观察与分析24

  实验6结晶过程的观察27

  实验7冷变形强化及再结晶29

  第2章金属热处理与金属腐蚀实验33

  2.1金属热处理实验33

  实验8钢的奥氏体晶粒度的测定33

  实验9钢的淬透性测定40

  实验10钢的伟烧族宜才限该呀全道律渗碳工艺与渗层组织观察43

  实验11碳钢的热处理及非平衡组织观察46

  实验12合金来自钢、铸铁、有色合金的显微组织观察49

  2.2金属腐蚀实验52

  实验13线性极化法测定金属的腐蚀速度52

  实验14重量法测定危有略苗新主介用刚冷金属的腐蚀速度54

  实验15极化曲线的测定与分析57

  第3章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60

  实验16金属常温下拉伸性能的测定60

  实验17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实验6迫硫丝参待棉校世破5

  实验18硬度实验67

  实验19弯曲冲击实验及韧脆转变温度测定76

  实验20断裂韧度KIC测定实验78

  实验21摩擦、磨损实验82

  第4章近代材料研究方法86

  实验22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及衍射方法86

  实验23X射线能量色散谱92

  实验24扫描电镜的结构及样品制备93

  实验25电子探针显微分析360百科原理及方法96

  实验26透射电镜设备及样品分析99

  实验27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和应用102

  实验28热分析实验105第5章材料综合性实验108

  实验29铸造铝合金的熔炼与铸造108

  实验30储氢贵你干断镇础杆突群合金的制备及性能分析1夜小子望斗买凯喜轴副11

  实验31不锈钢晶间腐蚀实验与分析113

  实验32工具钢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11目木属6

  实验33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综合实验119

  实验34相变温度和热焓的测定122

  实验35X射线粉末衍射法物相定性分析124

  第6章探索研究性实验130

  实验3645钢的蒸汽氧化处理130

  实验37制定20钢表面处理实验研究方案,要求航移获息将耐蚀性提高1倍以上131

  双话实验38制定20钢表面处理实验研究方案,要求将耐磨性提高1倍以上132

  实验39制定PTFE复合增强实验研究方案,要求将耐磨性引便还提高50倍以上133

船逐例  实验40制定PP复合材料阻燃实验研究方案,要求将氧指数提高30以上134

  实验41制定在钢材表面光亮化学镀镍实验方案,要求镀层表面达到镜面光亮136

  实验42制定不锈钢钝化处理工艺实验方案,要求明显提高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137

  实验43制定环保型盐酸体系不锈钢缓蚀剂实验方案,要求明显降低不锈钢腐蚀速率138

  参考文献140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女性爵士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