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院学礼研究》来自是2013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生云龙。本书主要介绍了古代书院学礼的变迁、书院学礼中的学仪、书院学礼扬权背岁他活承载的学理等。
中国古代书院学礼研究
作者:生云龙
定价:3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43615
兵 出版日期:2014.01.01
印刷日期:2013来自.12.13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为什么要研究书院学礼
一、 育劳批垂属末信对刘格花有助于增进对学礼和360百科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 有助于增进对礼仪实现道德教育的认识
兴功反的上凯老宣准长击第二节书院学礼研究现状
一、 对学礼的研究
二、 对书院的研究
三、 对书院学礼的造多研究
四、 书院学礼研究评析
第三节概念界定
一、 对"学礼"的概念界定
二、 处处扩困准燃立并某几种重要的学礼
第四节研究方法
跑 一、 借鉴教育史学方法对书院学礼进行历史梳理和特点分析
离式上字根例展裂款 二、 借鉴德育社会学方法对书院学礼的教育意义等问题进行探究
第二检周伯记侵由苗章古代书院学礼的变迁
第一节唐、五代、北宋书院的学礼
一、 书院的初期发展
二、 书院学礼的滥觞
第二节南宋或孩料信治普端程当书院的学礼
一、 书院发展概况
二、 祭孔礼
三、 祭贤礼
假训 四、 其他学礼
第三节元代书院的学礼
一、 书院发展概况
二、 祭孔礼
三、 祭贤礼
四、 其他学礼
第四节明代书院的学礼
一、 书院发展概况
二、 祭孔礼
三、 祭贤礼
分初滑士存苦些喜川 四、 会讲与会文礼仪
五、 其他学礼
第五节清代书院的学礼
一出二列发双变期粮我今雨、 书院发展概况
二、 祭孔礼
三、 祭味宣好环乱关贤礼
四、 讲学与会讲礼仪
五、 其他学礼
第六节书院学礼发展变迁中规超地氢的特点
一、 书院学礼在学术自觉与降治象心器练叫政治渗透的张力中生存
二、 书从乐政斤院学礼在对其他信仰的学习与抗争的张力中变迁
三、 书院学礼在自由精神与制度约束的张力中发展
第七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书院学礼中的学仪
第一节书院祭礼中的学仪
一、 祭祀时间
二、 祭祀场所
三、 祭祀像设
四、 祭祀器物
五、 祭祀服济良体找十注景事曾酸饰与仪容
六、 相关人员
七、 仪式过程
第二节书院会讲礼仪中的学仪
一、 会期
二、 会讲地点
三、 使用器物
四、 会讲服饰与仪容
五、 相关人员
六、 会讲内容
七、 仪式过程
第三节书院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学仪
一、 日常服饰与仪容
二、 日常学习与生活礼仪
第四节书院学礼中学仪的特点
一、 教育性
二、 符号性
三、 神圣性
四、 社会性
五、 文化性
六、 政治性
第五节书院学习与生活的仪式化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书院学礼承载的学理
第一节书院学礼承载的教育宗旨--成圣教育
第二节道统与成圣教育
一、 书院学礼与道统传承
二、 书院中的从祀与专祀
第三节学统与成圣教育
一、 书院学礼与学统传承
二、 书院学礼与尊师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书院学礼的教育意义及其实现方式
第一节书院学礼的教育意义
一、 书院学礼是对儒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
二、 书院学礼是对民众进行社会教化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书院学礼实现教育意义的主要方式
一、 礼仪教育与身体规训
二、 书院学礼与"潜在课程"
三、 书院学礼与诚敬态度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古代书院学礼的遗产
第一节古代书院学礼在近代的衰微
第二节古代书院学礼在道德教育方面的遗产
第三节古代书院学礼的延续与转型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
第一节研究结论
第二节对古代书院学礼研究的反思
附录
一、 南宋部分书院祭孔礼仪表
二、 南宋部分书院祭祀先贤情况表(不含配享从祀孔子者)
三、 元代部分书院祭孔礼仪表
四、 明代部分书院祭孔礼仪表
五、 清代部分书院祭孔礼仪表
六、 历代部分书院祭孔祭贤场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