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西大门区

西大门区(韩国语:서대문구)是韩国首都首尔特别市来自的一个区,得名于当时汉城府需优离投振侵西面的门敦义门。 面积:17.6川属派试活官曾景0㎢ (市总面积的2.9%) ,人口349,020人。

西360百科大门一代在石器时代就形成了村落。到了围绕汉江流域争夺领土的三国时代初期,属于百济的势力范围。A防香指.D475年,归属于高句丽,A.D553年又成为新罗的领土。

  • 中文名称 西大门区
  • 外文名称 Seodaemoon District
  • 行政区类别 区
  • 所属地区 韩国首尔特别市
  • 面积 17.6 km²

历史沿绿福长树包装

  到了统一新罗时期,西大门地区为汉阳郡。进入高丽时期,改称杨州,为12牧之一。1396年,朝鲜初期,首尔四大门之一的敦义门,即西大门建成,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建立朝鲜后,太祖确立起了5部52坊的行政体系,改称汉阳为汉城部,西大门区位于西部,作为磐松坊、磐石坊、常平坊、延禧坊、迎恩坊的一部分地区,是与中国来往的通道。

  1910年韩日合邦时,本区被分成两半,分别归入汉城部和京畿道高阳郡,1943年,推行区制以来,京城部下设西大门区役所。1945年10月6日,西大门区役所正是改称为西大门区,一直至今。

来自  1949年8月13日,随着首尔特别市临做命的扩张,京畿道高阳郡恩平面划归西大门区,设置恩平出张所。1962年12月28日,新设了大新洞。1964年 6月1日,随着行政区域的调整,西大门区的老姑山洞和 大岘洞的部分地区划归麻浦区,麻浦区的阿岘洞的部分地区归属西大门区。1360百科973年,京畿道高阳郡神 道面的旧把拔里、津宽内里、津宽外里划入西大养异兴财轴乱石振门区,合为津宽洞;麻浦区的东桥商义果门河客记谈宗段洞、西桥洞的一部分地区也归入西大门区。而西大门区的城山洞、延禧洞的部分地区划归麻浦区。

  19厚济根75年,各区的管辖区域又进行了重大调整,西大门区的管辖范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大门区辖内的平昌洞、旧基洞、付岩洞、弘智洞、新营洞就玉点味例、杏村洞、松月洞、红把洞、平洞、桥南洞、桥川排语举证界北洞、岘底洞和忠正路 1街等地划归钟路区,西小门洞、贞洞、巡和洞、义州路 2街、中林洞、义州路1街、蛤洞 、忠正路3街,以及万里洞 1,2街的部分地区划归中区。此外,上岩洞、城山洞、水色洞本尔则频草排加现子晚、中洞、南加佐洞 、延禧洞等部分地区划给麻浦区,万里洞1,2街的部分地区划给龙山区。而麻浦区东桥洞的部损起陈策如修元还分地区归西大门区管辖。

  1979年10月1日首尔日物算工甚策原说图唱市新设了恩平区,恩平出张所辖内的碌磻洞、佛光洞 、葛岘洞、龟山洞、大枣洞、鹰岩销预善洞、驿村洞、新寺洞、甑山洞、津宽内洞、津宽外洞、色作旧把拔洞、水色洞江演设证运共13个洞脱离西大门区的管辖,恩平出张所被废除。

  1980年,弘恩4洞 被废除。1983年,弘济1洞的一部分归入弘济2洞。1989年,大岘同谓击洞的部分地区划归北阿岘3洞,北阿岘3洞的部分地区划入忠正路3街。1998年10月,岘底洞被并入天然洞,行政规划延续至今。

象征

区徽

  取西大门的第一个韩文字母"ㅅ "和汉字的"人"字,象征以人为本的区政理念和建设充满幸福微笑的区民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象征色

  西大门区的象征色是绿色,象征着绿草如茵,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

区花蔷薇

  区花蔷薇遍布于公寓和学校的围墙栏杆,繁殖能力强,象征着爱情。它守护着全区市民和家庭幸福和和睦。

区鸟喜鹊

  在野地和野山轻易看到的喜鹊经常出现在民画和寓言,它是平易近人的鸟类,将给西大门区民带来幸运和安宁。

  行政区划

  行政洞名

  说明

  法定洞名

  说明

  忠岘洞 (충현동)

  于2008年合并自原来的忠正路洞和北阿岘3洞,有人口约2.3万人。警局所在。

  忠正路2街(충정로2가)

  设立于1943年6月,当时叫作竹添町(죽첨정),属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忠正路(충정로)。

  忠正路3街 (충정로3가)




  蛤洞(합동诗层握)

  设立于1943年6月,当时叫作蛤町(합정),属西大门区。1料连听销排儿序946年10月1日光复后很临没威改称蛤洞。



  渼芹洞(미근동)

  设立于1943年6月,当时叫作渼芹町(미具那认冲黄析근정),属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渼芹洞



  北阿岘洞(북아현동)

  1936年从高阳郡延禧面北阿岘里升格为北阿岘町,并改为归京城府管辖,1943年6月改为归属于新设立的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北阿岘洞。



  北忠岘洞 (북아현동)

  合并自原来的北忠岘1洞和北阿岘2洞,有人口约2万人。

  〃


  天然洞 (천연동)

  1978年,灵泉洞 (行政洞)被废置,1998年与岘底洞 (行政洞)合并成为天然洞。现时人口约1.9万人。

  冷泉洞 (냉천동)

  设立于1943年6月,当时叫作冷泉町(냉천정),属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冷泉洞

  天然洞 (천연동)

  设立于1943年6月,当时叫作天然町(천연정),属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天然洞



  玉川洞 (옥천동)

  设立于1943年6月,当时叫作玉川町(옥천정),属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玉川洞



  灵泉洞 (영천동)

  设立于1943年6月,当时叫作馆町(관정),属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灵泉洞



  岘底洞 (현저동)

  设立于1943年6月,当时叫作岘底町(현저정),属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岘底洞



  大新洞 (신촌동)

  于2008年合并自原来的大新洞和沧川洞,有人口约2万人。洞内有四个大学,还有很多学生遛连的新村学生街。

  大新洞 (대신동)

  1936年从高阳郡延禧面大新里升格为大新町,并改为归京城府管辖,1943年6月改为归属于新设立的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大新洞。

  大岘洞 (대현동)

  1936年从高阳郡延禧面大岘里升格为大岘町,并改为归京城府管辖,1943年6月改为归属于新设立的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大岘洞。



  新村洞 (신촌동)

  1936年从高阳郡延禧面新村里升格为新村町,并改为归京城府管辖,1940年7月改归为京城府北部出张所管辖,1943年6月改为归属于新设立的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新村洞。



  奉元洞 (봉원동)

  1936年从高阳郡延禧面奉元里升格为奉元町,并改为归京城府管辖,1943年6月改为归属于新设立的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奉元洞。



  沧川洞 (창천동)

  1936年从高阳郡延禧面沧川里升格为沧川町,并改为归京城府管辖,1943年6月改为归属于新设立的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沧川洞。



  延禧洞 (연희동)

  于2008年合并自原来的延禧1洞、延禧2洞和延禧3洞,有人口约4.2万人。

  延禧洞 (연희동)

  1936年从高阳郡延禧面延禧里及南加佐里的弘济院川(홍제원천)左岸地域成立延禧町,并改为归京城府管辖,1943年6月改为归属于新设立的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延禧洞。

  弘济1洞(홍제1동)

  2008年,原弘济2洞被合并入弘济1洞。现时人口约2.9万人。

  弘济洞(홍제동)

  1914年属于京畿道恩平面的弘济内里(홍제내리)。1936年被编入京城府,改名为弘济町(홍제정)。1943年6月改为归属于新设立的西大门区,1946年10月1日光复后改称弘济洞。

  弘济2洞(홍제2동)

  2008年,原弘济3洞改名为弘济2洞。现时人口约2.1万人。



  弘济3洞(홍제3동)

  2008年,原弘济4洞改名为弘济3洞。现时人口约1.7万人。



  弘恩1洞(홍은1동)

  1980年,原弘恩4洞(홍은4동)被并入弘恩2洞;到2008年,合并后的弘恩2洞又被并入弘恩1洞。现时人口约3.1万人。

  弘恩洞(홍은동)

  1949年8月13日,原京畿道高阳郡恩平面的弘济外里(홍제외리)被编入西大门区的恩平出张所。

  弘恩2洞(홍은2동)

  原弘恩3洞(홍은3동),2008年改称为弘恩2洞。现时人口约2.9万人。



  南加佐1洞 (남가좌1동)

  现时人口约1.6万人

  南加佐洞 (남가좌동)

  1949年8月13日从京畿道延禧面编入西大门区的恩平出张所。

  南加佐2洞 (남가좌2동)

  现时人口约3.3万人



  北加佐1洞 (북가좌1동)

  现时人口约1.9万人。

  北加佐洞(북가좌동)

  北加佐洞邻接恩平区,只有东侧的南加佐洞属于西大门区,其余北侧的鹰岩洞(응암동)、南侧的中洞及在西侧有佛光川流经的缯山洞都属于恩平区。根据2001年统计,北加佐洞的面积有1.37㎢。

  北加佐2洞 (북가좌2동)

  1977年时原是北加佐洞的本洞,现时有人口约3.3万人。



友好城市

  日本东京都墨田区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