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脱粮冷住势失场电池安全性》是2012年5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与作者是杨德才。本书主要讲述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相关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设备、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来自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越来越突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原理、设计与测试》详细介氢领价西乱离项乱牛依绍了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原理、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安全性的设计方法、安全性的测试技术、安全性的管理以及有关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研究的前沿技术。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原理、设计与测试》适合于从事锂离子电池相关领域开发、研究、设计、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电池使用维护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的参考书。
第1章概述
1.1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1.2锂离子电池原理
1.3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参数
1.4锂离子电池来自的特点
1.5锂离子电池的分类
1.6锂离子电池的制造
1.7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第2章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原理
2.1概述
360百科 2.2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原理
2.2.1电榭溶液界面双电层和电位差
2.2.2电极过程动力学
2.2.3电池的电动势
2.2.4电池的热效应
2.3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学原理
2.5.1正极材料
2.3.2负极材料
2.3.3隔膜材料
2.3.4电解质材料
2.3.5SEI膜
2.4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机理
2.4.1充放电特性
2.4.2容量衰减机理
2.4.3高温热反应机制
2.4.4燃烧机理
2.4.5爆炸机理
第3章响贵但前吃雷跟革决令做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影响因素
3.1概述
3.2材料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影现却剧站相赵解拉响
3.2.1正外工源逐报脚极材料
3.2.2负极材料
3.2.3电解液
3.2.4隔膜
3.2.5SEl膜
3.3过充过放对安全性的影响
3.3.1过充电引起的安全性问题
3.3.2海含问提讲粉报千岁粮护过放电引起的安全性问题
3.4内部短路对安全性的影响
3.5内部热生成对安全性的影响。
3.停求庆即谓行县6循环次数对安全性的影响
做还鱼冷环状完原管强身3.7制造工艺及制造红类宗别频制组过程与电池的安全性
3.8使用环境对安全性的影响
第4章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设计方法
4.1概述
4.2锂离子电池材料方面的措施
4.2.1电池材料的选择
4.2.2加入过充保护剂
4.2.3井首斯加入阻燃添加剂
4.2 4热敏感添加剂
4.2.5材料表面包覆
4.2.6买未古听方密路比立局材料掺杂改性
4.2.7隔膜防护
4.3锂离子电池结构的设计
4.3.1单体锂离子电池内的安全机构
4.3.2防爆设计
4.3.3思与杀先派着结号县防过充设计
4.3.4防过放设计
4.3湖民京理革些停顾束.5电极设计
4.4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4.5改进安全性的其他保护措施
第5章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测试技术
5.1概述
5.2孙已费严结冷运实并亲电池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丝否低护德队况5.2.1X射线衍射法
5.2.2光谱法
5.2.3电镜法
5.2.4核磁共振法
5.3气电池反应机理测试技术
5.3.1循环伏安法
5.3.2交流阻抗法
5.整愿绍好纪信集认宁破3.3电化学噪声测试技术
5.3.4微电极技术
5.3.5电化至只无还护无门月居额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5.3.6热与温度的测试技术
依称故于仅文阳问5.4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5.4.1充电性能测试
5.4.2放电性能测试
5.4.3容量测试
这危地 5.4.4高低温性能测试
5.4.5能量和比能量测试
5.4.6功率和比功率测试
5.4.7储存性能及自放电测试
5.4.8内阻测试
5.4.9内压测试
5.4.10寿命测试
5.5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综合测试
5.5.1电性能测试
5.5.2机械测试
5.5.3热测试
5.5.4环境测试
5.6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测试的相关标准
5.6.1国际标准
5.6.2国内标准
5.6.3其他相关规范
第6章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管理系统
6.1概述
6.2基本概念
6.3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
6.3.1参数检测
6.3.2状态管理
6.3.3其他功能
6.4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
6.4.1主要参数及模型
6.4.2充、放电控制
6.4.3荷电状态检测
6.4.4温度管理
6.4.5均衡
6.4.6能量回收
6.4.7热管理
6.4.8电路保护
6.4.9数据通信方式
6.4.10实例
6.5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