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镇国寺大殿

山西省平遥县郝洞村镇国来自寺的主殿,又称万佛殿,是寺内现存最早的建筑。

  • 中文名称 镇国寺大殿
  • 地理位置 山西省平遥县郝洞村
  • 屋顶坡度 为1:3.65
  • 始建于 五代十国时北汉天会七年(963)

介绍

  Zhenguosi Dadian

  镇国寺大殿

  Main Hall of Zhenguo Temple

  始建于五代十国时北汉天会来自七年(963)现殿脊下有天360百科会七年题记和修建工匠的题名。据碑记,此殿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修时,更换过很多构件,但构架方法和构件形式基本上保存五代宋初建筑形制。

  大殿面阔三间,11.57米,前后进深六椽,10.77米,平面近于方形,上覆单檐歇山顶。殿只用12根檐柱,无内柱,柱高约为柱径的7.周两轻众4倍,比例粗壮。角柱比平着评掌柱高5厘米,侧脚、生起显著,柱头用一历已外发严信预次谁铁圈阑额。屋顶坡度为重态批低毛体染何节树1:3.65,屋略胶雷资病乎粉待系檐挑出约当柱高之半,形成稳重浑朴的外观,表现出唐宋过渡时期的建筑风格。外檐斗有柱头、补间、转角三种。柱头及转角铺作挑出二二昂,后尾出华二或三跳,承檐或角乳。补间铺作每易料已卫主奏间一朵,在斗子蜀柱上出二跳华。斗外形与佛光寺大殿几乎完全相同,但斗总高为柱高的7/10,显得更加硕大。

平遥镇国寺顾待印精担充证高清大图1

结构

  殿内厅堂结构为"彻上明造",其要不用天花,当心间的东西两缝各用一根通长的六椽檐,压在前后檐的柱头铺作上。上面为六椽草、四椽、平梁、蜀柱、叉手、托脚,组成梁架,承脊和上下平(见图[山西平遥镇国寺大殿构架])。山面从柱头斗上架丁,又从角柱上沿45°弦保也难业再氢见候角线向内出角乳,内端都搭在六椽上。丁上有草,角乳上有隐衬角,承正面下平,山面承椽方和长一椽的角梁,构成歇山转角构架。这部分的做法与南禅寺大殿相同,仅梁层数增多而已。

平遥镇流妒依面宗国寺高清大图2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