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郭生

《郭生》是清代小说家蒲松创作的文言短篇小来自说。

  • 作品名称 郭生
  • 作者 蒲松龄
  • 创作年代 清代
  • 作品出处 《聊斋志异》
  • 作品体裁 小说

出处

  篇目:郭生

  出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原文

  郭生,邑之东山人[1]。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 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色记日药示物示香观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被 狐涂鸦[2];甚者,狼藉不辨行墨[3]。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 首。心甚恚愤而秋沙机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4],待质名流[5]。晨起,见翻 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6]。恨甚。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 访。见污本,问之。郭具来自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7],其所涂留, 似有春秋[8];又复视涴卷[9],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 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 以觇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10]。"是岁, 果入邑庠[11]。郭以是德狐[12],恒置鸡黍[13],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14],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15],入闱中副车[16]。 360百科时叶、缪诸公稿[17]每固待题买之财齐压家,风雅艳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 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18],自煤坚际觉快意,悉浪涂之[19]: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 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20],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 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 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试终六对陈打德雨马验给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查防军试则卷面涂四 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 四等[21],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 益[角二市乱原电该失22],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23]聚渐置派混开补费已杨, 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注释

  [1]邑之东山:淄川东山。邑,指淄川。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2]涂鸦:涂抹、胡乱涂写。卢仝《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 诗书如老鸦。"

  [3]行(háng 杭)墨:行格字迹。

  [4]窗课:谓塾中习作的文章。课,课业。

  [5来自]质:就正。

  [6]泚(cǐ此):以笔蘸墨,此指为墨汁涂染、污渍。

  [7]谛(dì缔)玩,仔细玩味。

  [8]春秋:谓褒贬之道。相传孔子据鲁史作《春秋》,起自鲁隐公元年, 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这部书叙事简括,但字里行间"寓褒 贬,别美恶",世360百科称春秋笔法。

  [9]涴(wò卧)卷:被涂抹的析由映上虽文卷。涴,沾污。

  [10]佳幅:佳作。可售:指可考中。韩愈《祭虞部张员外文》:"司我 明试,时维邦彦,各以文售,幸皆少年。"

  [11]入邑庠:指考中秀才。明清时代称县学为坏格渐般居邑庠。

  [12]德:感恩、感德。

  [13]鸡黍:《论语·微子》:"(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后·因称鸡黍为招待客人的饭菜。

  [14]市:买。房书名稿:进士考试的优秀闱墨。顾炎武《日知录·十八 房》:"房稿,则十八房进士之作。"明清时书贾常刊印房稿,供应考者学 习。

  [15]两试:明清科举制,诸生每三年参加两次考试,一为岁试,一为科 试。参加岁考,成绩改逐委查迫因养得优异者可补廪膳生员(即廪生)。科试成绩优异者可录送乡试。

  [16〕入闱:指参加乡试。副车:副贡。乡试名额已满,额外录取,贡入 太学,称副榜贡生,简称副贡。清初副贡仍需参加岁试,故下文有"一次四 等,两次五等"之说。

  [17]叶、缪诸公:待考。

  [18]构作:制作、写作

  [19]浪涂:任意涂抹。

  [20]前茅:原指行军时的先头部队。古代行军时,前哨以茅为旌,遇敌 情或变故,然跑则举茅以示警告。《左传·宜公十二年》:"前茅虑无。"后称 考试成绩优秀,榜示名次在前为"名列前茅"。

  [21]四等:岁航征宪脚族考时,考生试卷分为六等:文理平通音为第一等,文理亦 通者为第二等,文理略通者为第三等,文理有疵者为第四等,文理荒缪者为 第五等,文理不通者为第六等。

  [22]"满招损"二句,语出《尚书·大禹谟》。意为:自满则招受损害, 谦虚则得到补益。

  [23〕狃(niǔ纽):习以为常。

译文

  郭生,是淄川东山人。从小就喜欢读书,但山村中没有可以求教指正的人,二十多岁了,写的字笔画错讹还很多。原先,家中曾经闹过斗苏毫提呼因投上诗狐狸。衣服、食品和其它器物身照神,总是丢失,深受其害。

  一天夜晚郭生读书,将书放在书桌上,被狐狸涂抹得一塌糊涂;厉害的地方,乱七八糟的连行数都看不烟径强希清楚了。只好选择那些稍微干净点的来读,只有六七十首。郭生心里非常恼怒愤恨,但又无可奈何。郭生又把平日练习写作的文章收集起二十多篇来,准备让有学问的人指正。第二天早晨起来后,看见文章都翻腾开摊在桌子上,几乎全被浓的淡的墨汁涂抹尽了。郭生恨得要命。正好一位姓王的书生,因事来到山村中。王生平常跟郭生关系很好,顺便登门拜访。看到了被涂污的书治术答片扩队集,就问郭生是怎么回事。郭生把自己遇到的苦恼事情详细告诉了王生,并且拿出残留的稿子给王生看。王生反复审看,兰代发现没有涂抹留下的文章,好像还有些好的语句。又看那些被涂抹掉的文字,都是冗杂繁期矛省甚协抗乡琐可以删掉的。王生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是有意这样做的,不但不能以此为患,还应赶快拜它为师呀。"过了几个月,郭生回过头来看自己原来写质全背转日既的文章,顿时觉得涂改得很正确。于是改写了两篇文章,放在书桌上,以观察它们的变化。等到天亮,又涂改了。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改了,只用浓墨汁洒大黑点,淋漓满纸。郭生感到很奇怪,拿着去告久起编都别配血间诉王。王生看了以后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文章写得很好,可以去参加考试了。"这一年,郭生果然考中了秀才。郭生因此很感激狐狸,总是准备下鸡和米饭,供狐狸吃喝。每次买八股文的选本,不自己选择,而是由狐狸来决断。因此两次府道考试,都名列前茅,考中副榜贡生。

  当时叶、缪等先生的文章,风雅艳丽,家喻户晓。郭改政对明培区生有一手抄本,爱惜备至。忽厚低酸兴亮教考吸带诉判然有一天,被狐狸倒了一碗浓墨汁在上面,沾污湿洇得几乎无一个字留下。郭生便又拟题,构思创作,自己觉得很惬意,谁知又全部被狐狸涂抹了。运表察特转于是,郭生渐渐不信服狐狸了。没多久,叶公因纠正文体而被收押入狱,郭生又稍稍服气狐狸的先见之明位慢犯哥更。然而以后郭生每做一篇文章,都煞费苦心,却总被狐狸涂污了。郭生自以为前几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心中盛气很高,就更加怀疑狐狸是妄改了。于是就誊录了以前被狐狸洒了许多墨点的文章试验它,狐狸又全涂抹了。郭生便笑着说:"你真是荒唐,为什么以前说好的,现在又说不好?"于是就不给狐狸设饭菜了,把所读的书本,锁到箱柜之中。早晨起来,看见封得很严实,丝毫未动。但打开一看,只见封皮上涂砸了四道墨汁,比手指还要粗。在第一章上画了五道,第二章上也画了五道,再往后就没有了。从此以后,狐狸竟消声匿迹了。后来郭生考试,有一次考了四等,二次五等,这才知道,其先兆已经寓于狐狸画的道道中了。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梁咏欣
下一篇:张謇全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