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印度社会与文化

《印度径规贵社会与文化》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峰君。全书由印度国来自情、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五个篇章十五讲组成,从印度历史人文及地理环境、宗教、政治制度、外交、三大产业的发展、社会结构及印度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入手,着力分析印360百科度现代化发展模式。

  • 作者 陈峰君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年6月
  • 页数 428 页
  • 定价 42.00

内容介绍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北京大学全校开设的通选课《印仍审企安出处础度社会与文化》讲来自义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本书对实际讲授内容做了劳对一定增删,增的主360百科要是理论上的分析,重点是对印度现代化模式进行了详尽介评;删的主要是涉及有关印度文学、宗教、音乐、舞蹈、建筑、习俗等诸多具体难以在书中展现的内容。为弥补此不足,本旧江庆杆烧书特将讲授中采用的PPT、影视录相及学生优秀演讲稿与作业等的目录,放在书后作为附件供读者参考。

作者介绍

  陈峰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南亚与东亚政治、阻济读丰务怎分逐够经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当代亚值沙光非他艺但清赶太政治与经济析论》等。主编与合著有《共产国际与印度》、《印度社会述论》、《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亚太安全析论》、《冷战后亚太国际关系》、《新地区主义与东亚合里介作》等。曾荣获陆文星韩素音中印友谊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曾任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急圆攻室水了东盟协会理事、中国画陆万毛善马太亚太学会理事等职。

作品目录

  国 情 篇

  第一讲 印度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 003

  一、印度是世界文明大国 / 003

  二、印度缔造了东方佛教文化 / 007

  三、印度崛起将改变世界格局 / 009

  第二讲 印度人口、民族和地理环境 / 012

  一、印度的人口 / 012

  二、印度的民族 / 014

  三、印度的地理环境 / 执秋市重编深至始必乙希016

  第三讲 印度历史特征练再广围注与演化 / 026

  一、印度来自历史的几个主要特征 / 026

  二、古代印度 / 029

  三、近代印度 / 038

360百科  文 化 篇

  第四讲 印度传统文化概述 / 075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分析 / 077

  二、印度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 0等条百型算争济李简87

  三、印度教的主要特征 / 091

  第五讲 印度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双重影响 / 100

  一、印度教与现代化的冲突 / 101

  二、教派冲突室并对印度现代化的影响 / 109

  三、印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契合 / 127

  第六讲 印度传统文化变化与异次销浓难面临挑战 / 137

  一、印度传统文化的积极变化 / 137

  二、印度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仍然任重道远 / 140

  三、传统文化如何实现现代转型 / 154

  政 治 篇

  第七讲 印度民主政治特征与形成原因 / 163

  一、印度议会民主制的双重特征 / 163

  二、印度议会民主制形成的双数二连茶群重原因 / 176

  第八讲 印度民主制度作用与优势 / 188

  一、印度政治制度的积极作用 / 188

 鱼士绿般章行般能买 二、印度政治制度的消极作用 / 191

  三、民主是否是印度现代化的制度优势 / 196

  第九讲 印度大国理想的外交理念与实胜走环误毫整及刚践 / 206

  一、冷战担六时期的印度外交 / 206

  二、冷战结束后的印度外交 / 213

  第十讲 印巴克什米尔问题与中印关系 / 部刚体225

  一、印巴克什米尔问题 / 225

  二、中印关系 / 2落龙就笔32

  经 济 篇

  第十一讲 印度经济发展 / 253

  一、印度经济快速发展及其原因 / 254

  干费更换图宜二、印度农业发展情况 / 268

  三、印度制造业发展滞后原因 / 295

  四、印度服务业快速发展及其原因 / 303

  五、印度能否依靠现代服务业崛起 / 311

  第十二讲 中印经济比较 / 322

  一、独把斗谈宁亚紧议虽击立前和独立初期两国经济发展比较 / 325

  二、独立建国至80年代末两国经济发展比较 / 327

  三、改革开放以来两国经济发展比较 / 330

  社 会 篇 第十三讲 印度社会结构与阶层 / 339

 培都夫船次色 一、社会结构的研究意义 / 340

  二、印度社会结构与三大阶层 / 344

  第十四讲 印度式不平等 / 371

  一、种姓制度和社会不平等 / 371

  二、土地制度和社会不平等 / 374

  三、经济政策和社会不平等 / 376

  四、教育政策和社会不平等 / 377

  第十五讲 印度式稳定的原因及面临的挑战 / 379

  一、印度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因分析 / 379

  二、印度式稳定面临的挑战--以纳萨尔派武装组织与东北部分离主义为例 / 387

  三、印度如何建立一个平等的社会 / 398 附录 / 409

  一、《印度社会与文化》通选课教学参考书目 / 409

  二、《印度社会与文化》通选课轴引扬斤示刻挥肥致食征PPT课件(2012年)目录 / 411

  三、《印度社会与文化》通选课录像选映目录 / 411

  四、《印度社会与文化》通选课历届学员优秀作品选目 / 412

  后记 / 415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SAM军事学院
下一篇:筋骨草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