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掉孔重岩若儿系统地论述物联网的本质、内容、技术、安全、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等,主要包括感知自然界的各种技术: RFID射频技术、传感器与传感网、PC感知、3G手机、数字电视等;现实社会中的信息网络系统与技战交婷系占术: 互联网、通信网和无线技术等;面向用户的物联网的智能实现: 数据库、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队轴另最后列举了物联威胡非磁秋指告好网在几个典型领域中的应用以增强读者对物联网实现的理解。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技术实用,既突出了作为教科书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作为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物联网学习、研究和生产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系统地把握物联网。
《物联网概述》系统地论述物联网的本质、内容、技术、安全、损压操易京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等,主要包括感知自然界的各种技术: rfid射读两鲁束照业业企频技术、传感器与传感网、pc感知、3g手机、数字电视等;现实社会中的信息网络系统与技术: 互联网、通信网和称超唱气片甚决吗取渐无线技术等;面向用户的物联网的智能实现: 来自数据库、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最后列举了物联网在几个典型领域中的应用以增强读者对物联网实现的山理解。
《物联网概述》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技术实用,既突出了作为教科书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作为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物联网学习、研究和生产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系统地把握物联网。
《物联网概述》
第1章 物联网概述
1.1 物联网概念1
1.1.1 什么是物联网1
1.1.2 与互联网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3
1.2 物联网概念的产生和发展5
1.2.1 物联网概念的产生5
1.2.2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6
1.3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7
1.3.1 感360百科知层8
1.3.2 网络层9
留黑民笑倍讲 1.3.3 应用层10
1.4 物联网的发展现状11
1.4.1 国外物联网的发展现状11
1.4.2 国内物联网的发展现状13
1.5 物联网应用14
1.5.1 物联网应用现状15
1.5.2 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16
1杂英望轴抗步.6 本章小结18
习题19
第2章 射频识别技术
2.1 rfid简介20
2.1.1 rf合二死无杂酸id概述20
2.1.2 rfid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1
2.1.3 r念功百fid技术的应用领域防费祖致执内坚脚关模列23
2.2 rf历脱么id的特性25
2.3 rfi停酸川助配d的工作原理27
2.3.1 rfid基本工作原理概述27
2.3.2 相刑植妒原钢情升华日光关的电磁场基本理论28
2.3.3 电感耦合rfid系统29
2.3.4 电适衡能思封婷有磁反向散射rfid系统30
2.3.5 声表面波标签的识别原理32
2.4 rfid的技术分类34
2.4.1 根据标签的供电形式分类34
2.4.2 根据标签的工作频率分类35
2.4.3 根据标签的可读性分类36
2.4.4 根据标签的工作方式分类37
2.4.5 根据标签的工作距离分类38
径手府影余感王送色内 2.5 本章小结39
其家民国拿结田适 习题39
第3章 传感器
3.1 传感器概述40
3.1.1 传感器的定义40
3.1.2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40
3.1.3 传感器的基本应用45
3.2 传感器分类46
3.2.1 传感器根据工作原理分类46
3.2.2 传感器按照用途分类47
3.2.3 传感器按照其输研牛金出信号为标准分类51
3.2.4 传感器按照其材料为标准分类52
3.2.5 传感器按照其制造工艺分类52
3.2.6 传感器根据测量目的不同分类53
3.3 物联网中的传感器53
3.3.1 传感器和物联网53
3.3.2 物联网对传感器的特性要求54
3.3.3 传感器技术发展阶段及智能传肥吗金离读沙按育帮温艺感器演变过程54
航器金殖分根打频块 3.3.4 传感器产业特点55
3.3.5 传感器行业国内外状况56
3.3.6 传感技术发展趋势57
3.4 传感网58
3.4.1 传感网的结构58
3.4.2 传感器节点结构59
3.4.3 无线传感网络协议结构模型60
3.5 传感网的技术61
3.5.1 网络拓扑控制61
3.5.2 网络协议62
3.5.3 网络安全63
3.5.4 时间同步64
3.5.5 定位技术64
3.5.6 数据融合65
3.5.7 数据管理65
3.5.8 无线通信技术66
3.5.9 嵌入式操作系统66
3.5.10 应用层技术67
3.5.11 qos保证67
3.5.12 相关的硬件技术67
3.6 传感网的应用68
3.6.1 军事应用68
3.6.2 环境科学69
3.6.3 医疗健康69
3.6.4 智能家居71
3.6.5 建筑物状态监控72
3.6.6 智能交通72
3.6.7 智能电网73
3.6.8 空间探索74
3.6.9 其他商业应用74
3.7 物联网中传感网75
3.8 本章小结76
习题76
第4章 其他感知方式78
4.1 个人计算机78
4.1.1 pc感知方式78
4.1.2 发展前景79
4.2 3g手机80
4.2.1 3g标准80
4.2.2 发展历程81
4.2.3 3g感知应用82
4.2.4 手机二维码83
4.3 pda84
4.3.1 pda简介84
4.3.2 pda与外界的连接84
4.3.3 pda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85
4.4 摄像头87
4.4.1 摄像头简介87
4.4.2 摄像头与网络的连接87
4.4.3 摄像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88
4.5 数字电视89
4.5.1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原理简介89
4.5.2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原理简介90
4.5.3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原理简介91
4.5.4 数字电视技术优点92
4.5.5 下一代数字电视的技术发展方向93
4.6 本章小结94
习题94
第5章 互联网95
5.1 互联网概述95
5.2 互联网的osi七层协议95
5.3 互联网中的主要技术99
5.3.1 接入技术99
5.3.2 网络应用技术104
5.4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联系111
5.4.1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辨识112
5.4.2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概念与内涵113
5.4.3 物联网与互联网基本特性比较114
5.4.4 物联网与互联网产业115
5.4.5 物联网产业成功的关键要素116
5.5 本章小结117
习题117
第6章 通信网118
6.1 通信网概述118
6.1.1 通信网的定义118
6.1.2 通信网的构成要素119
6.1.3 通信网的组成及其功能120
6.2 固定通信网122
6.2.1 固定电话通信网概述122
6.2.2 固定通信网的拓扑结构123
6.2.3 固定通信网交换技术123
6.2.4 固定通信网的服务质量126
6.3 移动通信网126
6.3.1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127
6.3.2 移动通信的发展128
6.3.3 gsm系统130
6.3.4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32
6.4 第四代移动通信133
6.4.1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133
6.4.2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133
6.4.3 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133
6.5 物联网中的通信网134
6.5.1 物联网的内涵134
6.5.2 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融合发展134
6.5.3 移动通信在物联网中的应用135
6.5.4 物联网依托于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136
6.5.5 物联网业务对移动通信网络的需求137
6.5.6 物联网业务对通信网络的影响140
6.5.7 移动通信在物联网中应用的现状与展望141
6.6 本章小结142
习题142
第7章 无线网技术143
7.1 无线网络概述143
7.1.1 无线网络分类143
7.1.2 无线城域网143
7.1.3 无线局域网144
7.1.4 无线个域网144
7.1.5 无线网络标准145
7.2 wifi146
7.2.1 wifi的物理层实现146
7.2.2 wifi物理层的构成及其实现的功能147
7.2.3 wifi技术的优点和不足149
7.3 wimax149
7.3.1 wimax技术概述149
7.3.2 wimax的协议标准802.16协议简介150
7.3.3 wimax系统的关键技术151
7.3.4 wimax的技术特点152
7.3.5 与wimax系统结合的新技术153
7.3.6 wimax的应用的方式154
7.3.7 wimax发展中尚未解决的问题154
7.3.8 wimax的市场进展情况155
7.4 蓝牙155
7.4.1 蓝牙的由来156
7.4.2 什么是蓝牙技术156
7.4.3 蓝牙主要技术概述156
7.4.4 蓝牙系统的组成157
7.4.5 蓝牙系统基本参数及指标158
7.4.6 蓝牙技术的特点158
7.4.7 蓝牙技术的前景159
7.5 红外技术160
7.5.1 红外技术简介160
7.5.2 红外技术的发展161
7.5.3 红外技术及其应用161
7.5.4 红外接口及接口特点165
7.6 zigbee技术166
7.6.1 zigbee技术简介166
7.6.2 zigbee技术的起源166
7.6.3 zigbee的技术特点166
7.6.4 zigbee联盟167
7.6.5 zigbee技术的应用前景168
7.7 本章小结168
习题168
第8章 数据库系统169
8.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169
8.1.1 数据库的起源与发展169
8.1.2 数据库技术的特点170
8.1.3 数据库管理系统171
8.1.4 数据库应用系统173
8.2 关系数据库175
8.2.1 关系数据结构176
8.2.2 关系的完整性178
8.3 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179
8.3.1 数据库的运行179
8.3.2 数据库的维护183
8.4 物联网中的数据库的应用184
8.4.1 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体系结构185
8.4.2 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成186
8.4.3 结束语187
8.5 本章小结187
习题187
第9章 物联网的信息安全188
9.1 信息安全概述188
9.1.1 网络的信息安全188
9.1.2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189
9.1.3 信息安全策略189
9.2 感知层的安全190
9.2.1 感知层面临的安全问题190
9.2.2 感知层信息安全保护机制191
9.2.3 rfid射频识别技术及安全问题192
9.2.4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其安全问题194
9.3 网络层的安全195
9.3.1 网络层面临的安全问题195
9.3.2 网络层对安全的需求196
9.3.3 网络层的安全架构197
9.4 应用层的安全197
9.4.1 应用层面临的安全问题198
9.4.2 应用层安全机制199
9.4.3 应用层安全现状201
9.5 物联网信息安全与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不同202
9.5.1 物联网与安全相关的特征202
9.5.2 物联网的安全问题203
9.5.3 物联网安全与传统网络安全的区别204
9.5.4 物联网安全的薄弱环节204
9.6 物联网信息安全体系框架205
9.6.1 物联网信息安全需求205
9.6.2 物联网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新特点206
9.6.3 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架构207
9.7 本章小结210
习题210
第10章 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211
10.1 人工智能211
10.1.1 知识的表示方法212
10.1.2 确定性推理方法216
10.1.3 不确定性推理方法219
10.2 物联网中的人工智能221
10.2.1 物联网中的人工智能概述和应用222
10.2.2 物联网的智能化模型223
10.3 神经网络224
10.3.1 神经网络概述224
10.3.2 神经网络发展历程225
10.3.3 神经网络的研究内容226
10.3.4 神经网络的结构227
10.3.5 神经网络的重要模型230
10.3.6 神经网络的优点233
10.4 物联网中的神经网络234
10.4.1 物联网中的路由选择235
10.4.2 物联网中的神经计算机237
10.5 本章小结240
习题240
第11章 物联网工程应用241
11.1 物流业241
11.1.1 概述241
11.1.2 rfid在企业物流中的应用243
11.1.3 电子商务物流247
11.2 城市市政管理250
11.2.1 概述250
11.2.2 应用案例251
11.2.3 物联网与城市信息化255
11.3 交通方面259
11.3.1 概述259
11.3.2 智能交通子系统262
11.3.3 停车场管理263
11.4 工业方面267
11.4.1 概述267
11.4.2 汽车工业268
11.5 智能电网方面273
11.5.1 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需求274
11.5.2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基本架构275
11.5.3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模型276
11.6 智能家居方面279
11.6.1 智能家居行业概述279
11.6.2 智能家居的概念279
11.6.3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应用中的基本架构280
11.6.4 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工作原理和功能280
11.6.5 物联网相关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281
11.6.6 小结285
11.7 其他方面285
11.7.1 医疗业286
11.7.2 物联网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289
11.7.3 物联网在防灾救灾领域中的应用290
11.7.4 其他实例293
11.8 本章小结294
习题295
参考文献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