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零分门

零分门是发生在云南省的一次跳水比赛中的怪异事件,在2011年8月9日的云南省跳水锦企打月息袁标赛上,裁判员依次打出"零分"让现场一片哗然。此事件引起媒体和网友关类依刑杂尼真选注后,云南省体育局迅速成立调查组介入调查

  • 中文名称 零分门
  • 外文名称 无
  • 性质 一次跳水比赛中的怪异事件
  • 地区 云南省

事件经过

  ​ 2011年8月8来自日,云南省跳水锦标赛在个旧红河州民族体育馆进行,3天的比赛最终却演变为一场闹剧,大面积的"零分"状况,让参赛的运动员、教练员一脸茫然。

零分门

  比赛从一开始就弥漫着一种"奇怪"的味道,裁判员交头接耳,甚甚且整走祖毛令对卷至在工作中睡觉、玩手机,似乎根本不把比赛当回事。8月9日下午,比赛进入第二天,当运动员完成动作后,裁判员依次打出"零分"让现场一片哗然。无论是运动员、教练员还是看台上的家长、观众,都对裁判员的打分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运动员一套完整的动作下来,所有裁判员会不约而同给出零分,所有的双人项目几乎都是零分。

  面对这一切,谩骂声、质疑声充斥现场。而受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参赛的运动员,很多运动员都流下了委屈的眼泪。

原因

  1.裁判不懂跳水规则

零分门

  省级跳水赛大面积出现零分,这样的情况几乎闻所未闻。经过媒体记者的多方采访和调查,逐渐找到了事实的真360百科相原来担任本次比赛的裁判从裁判长到裁判员,竟然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跳水裁判。裁判长是健美操老师,裁判员队伍中竟然还有承办方的律林一名司机。

  担任此次比赛裁判长工作的是云南某高校的一名健美操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裁判长透露,她只是从2层市阶周外操族我009年开始,在跳水比赛中做过超新商一些后台工作。这位裁判长表示,赛前进行过跳水比赛规则的培训。但是,这位裁判长甚至说不出跳水中动作301C是什么意思。作为健美操老师,不知道301C是什么动作很正常,但作为一名跳水比赛的裁判长,连这个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就太荒唐了。

  这位裁判长振振有词地说:"根据国际规则,必须使用中立裁判。我接触跳水的时间短,不会有感情因素,所以就派我来做裁判长。"记者接着问她中立裁判是什么写翻各额伯械线质极意思,该裁判长答道:"与跳水队力强占伟班煤财伍不熟,不能是跳水教练,攻征讲否认超宽销派讲这样不带感情色彩,评判才公平。"

  其中一名男性裁判的话更是让人哭笑不得,这位裁判说:"别问我,我只是一名司机。"经查,这名裁判的田浓确是当地承办单位的一名司机,但他的名字不仅出现在裁判员名单中,而且还堂而皇之坐上裁判员席,为运动员打分。

  一群不懂跳水的人担任换停别沉兴挥标损诗最基跳水裁判,比赛的公正、公阿种父称读至平自然受到质疑。本次比赛之所以出现裁判大面积打零边轮识阻配分的情况,缘于裁判对比赛规则完全不懂。按照赛程规定,本次比赛所有的参赛选手要完成两个规定动作和一个自选动作。其中,规定动作的难度系数不得高于2.0。而裁判们却错误地将其理解为"动作难度系数必须是2.0"。以料具至于在比赛中,只要运动员的动作难度系数不是2.0粉坚九突棉弱雨连态然的,全部打零分。

  2.用人怪异:不用内行偏用等职顺底南云欢外行

  全省规格最高的跳水比赛,却找来一帮完全不懂跳水的人当裁判,难道是云南没有跳水裁判?云南跳水界人士介绍,云南既有国家A级裁判,也有国家B级裁判,还有为数不少的一级以上裁判,他们担任裁判的时间都在10年以上,其中还有国家技术委员会的展民送少能科经委员。之前云南省的跳水比赛,都是由这些专业裁判担任裁判工作。然而至日精分示否新陆今年的比赛,这些裁间带品封富判不仅没有参加评判工作,甚至都不知道比赛的消息。"说白了,云南省体育局有关部门绕开主管领导,绕开专业裁判,私自安排了比赛裁判。"当这些专业的跳水裁判了解了比赛的情况后,表现得极度愤慨,纷纷认为这是对体育事业的不负责,是要毁掉这个项目的。

三大疑问

  此次云南跳水"0分门"事件,从媒体报道的内容来看,主要存在3大疑问,首先是对于裁判长资格的认定是否有问题,一名来自健美操老师在对跳水规则没有完360百科全掌握的情况下,能否出任裁判长;

  其次在裁判员队伍中竟然有一名当地后勤工作沉望洋离干玉可束正人员(州文体局的一名司机),以及在秩序册中出现多名参赛队伍的领队和教练担任裁判的情况,省内比赛裁判员是如何选派以及任用的。

  另外,裁判员集体打出0分的依据是什么?3大疑问,需要相关责任人作出解释。

官方回应

河同生导宪导  云南跳水"0分门"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全国媒体的关注

成立调查组

  云南省体育局已正式成立调查小组,由体育局相关领导出任负责人,对整个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

  事件经媒体曝光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责任人已于16日被召回局里。据体育局人宣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0分门"事件已经引起了局领导良决高度重视,待事情调查清楚以后,体育局将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调查的相关情况。

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标既费  云南并非体育强省,"0分门"事件曝光后,无疑会给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即便是云南体育再差客节对,也绝不容忍有人玷污云南体育题须事业的发展。"在网络上,许多云南的网友表现得极度愤慨。面对这一事件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受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云南竞技体育。当记者就此事采访杨宁局长时,她没有回避,而是当即表示,当她知道此事之后,立即让分管竞技体育的副局长赵建军成立了调查小组,全面彻查此事。"我们群销学倍鱼亲给所阻染将根据调查的结果,如果真是我们在赛事的组织上出现问题,我们不会包庇任何人,一定会严肃处理,给媒体和社会一个交代。"

  关于媒体对云南跳水锦标赛提出的疑问的再说明

  一、关于跳水规程的问题

  各省根据业余某振输河开复信云欢训练中的选才、训练、比赛的实际背应今情况,可制定运动项目的省级赛事的竞赛规程。如本次比赛中,我们针对运动员年龄小的特点,特增加了陆上比赛项目,并将10米跳台跳水改为5米跳台跳水。

  二、关于跳水裁判的问题

  我省现登记在册的跳水项目一级以上裁判员11人,其中3名裁判员近几年已未参加执裁工作。另外8名中,1名作为省统下然变流增黄肉源老片级运动队主带教练,按省体育局有关规定不得承担省级赛事裁判长及裁判员工作; 2名请假不能到场;其他5人中,有3名参加云石了本次比赛的裁判工作。根据以上跳水裁判员少的现状,加强离考手评裁判员队伍的培养,也是本次比赛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一级裁判员中选派裁判长,是我省少部分运动项目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如拳击、射箭、跳水等项目。现我省很多项目仍缺乏高级别裁判员,今后工作中还将加大裁判员的培养力度。

  三、关于打分裁判的问题

  在本次比赛中,双人比赛采用9名裁判进行打分,单服绍马松没掉武样人比赛采用5名裁判打分。

  四、关于网络视频的问题

  在上传网一加自旧磁威染还克络的视频中,有的视频被人进行了编辑剪接处理,加入了中场休息的照片。如:搜狐体育视频中关于"跳水赛众多0分裁判竟有司机 官员称调查爆料人"的视频。

  云南省的竞技体育在全国尚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我们省体育局也在积极打造特色体育,积极推动竞技体育中的重点项目的发展,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全省后备人才培养的力度。在此关键时期,希望媒体和公众对云南体育事业尤其是竞技体育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云南省体育局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跳水0分门教练现身表态:我们很无奈 孩子很受伤

  新华社昆明8月22日体育专电(记者陈鹏)云南跳水锦标赛"0分门事件"仍在延续,一直关注事件进展的一名带队教练日前向记者回顾了当时情形,同时表示,这起不严肃的比赛让身为教练的他很无奈,让比赛的孩子很受伤。

  这位来自三个比赛州市之一的教练表示,本次比赛前,裁判长和相关领导跟大家打了招呼,表示可能要按照2.0难度系数取分,也就是说,孩子必须跳出2.0难度系数的动作才会给分。"当时我就提出意见,我说比赛没这么比的,这和国际泳联的规则不符。这次比赛规程已经在第五条中明确说了,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审定的最新国际跳水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但是,我提了不同意见也没用,上面就要这么干。"

  比赛开始后,他也没料到规定动作的评分果然是按照赛前所说打分的:没跳出2.0难度系数的动作一概给0分。"我当时就愣了,搞不懂啊,我也带队参加过很多比赛了,从来没遇见过这种情况;按理说,无论你跳没跳出2.0,只要没有出现重大失误,都按2.0难度系数给分。为什么没申诉?因为我之前就已经提过了啊,没用。分一亮出来,我心里挺难受……"

  他说,比赛的孩子们在现场也都懵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因还有自选动作,就继续往下比了。赛后,孩子都找到他反映情况,"这些孩子都感到很委屈很伤心,练了一年的动作啊,就这么废了。想不通有什么用?你就得服从。"

  这位教练坦承,赛后他身边很多业内朋友都表示,云南跳水竞技水平本来就不高,这次事件更折射了部分管理者业务素质低下,缺乏足够的责任感,这不仅不利于跳水项目在云南的发展,也会辐射伤害其他项目,挫伤很多投身竞技项目的青少年的积极性。"期望今后的比赛再也不要闹这样的笑话了,"他说。

零分门

  云南跳水"0分门"事件日前以省体育局局长杨宁的积极表态而画上了句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众多一线教练闻讯后纷纷给新华社记者打来电话,表达他们对此事的看法。他们认为杨宁的表态诚恳真切、振奋人心;并且相信,只要对事业充满谦敬与坦诚,云南体育事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期。

  国家柔道队主教练石明、云南中长跑队主教练张国伟表示,他们一直在密切关注"0分门"事件的进展,从中不难看出某些部门和管理者并未履行职责,给云南体育"抹了黑"。"他们一方面说云南体育没人,一方面打击和排挤有成绩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他们不误正业,耍弄权术,是云南省体育事业的害群之马!而新局长杨宁敢于正视问题,寻找对策,显示了我们体育人不畏艰辛,排除万难的气概"。

  原云南体操队总教练张彪表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事件既有众多的历史原因,还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既有机制上的问题,又有人的因素,任何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这点上说,我们理解并支持杨宁,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杜绝'0分门'事件的再次发生,就能迎来云南体育新的发展机遇"。

  原云南网球队总教练谢树明认为,正如杨宁所说,云南体育要想改变带病机制,永远杜绝"0分门",管理和业务人才确实非常重要,"我们这些体育战线的老兵都很赞同杨宁局长大力引进人才的提法,让队伍真正实现年轻化、专业化,这也是我们由来已久的心愿"。

  全运会皮划艇冠军胡冬梅及原云南皮划艇队主教练王芳华表示,"0分门"事件并不是偶然的,旧的机制不厉行改变,这样的闹剧就一定还会发生。"我们相信杨宁局长及新的领导班子有魄力也有能力进行变革,我们由衷期待"。

  原云南跳水队主教练黑丽苍、原云南女子自行车队主教练周淑敏也表态,"杨宁局长并不孤单,因为正气在你一边,所有有良知的体育人站在你一边,所有真正关心体育、支持体育的公众与媒体也都站在你一边"。

  前不久在云南红河州举行的云南省跳水锦标赛双人赛出现了罕见的一幕:规定动作比赛评委一概打"0分",现场一片哗然。对于种种争议,杨宁22日就此向新华社记者作出积极回应,表示"0分门"事件引起的全国关注和话题探讨令人始料不及,从中不难发现云南省体育局某些职能部门和工作方式确有不足之处。今后一定认真梳理竞赛规则,培养裁判队伍,改善人才结构,让"0分门"成为推动云南体育事业发展的契机。

  零分门事件再起波澜

  "置世界公认的跳水规则于不顾,说明这些裁判对跳水比赛的规则很不熟悉。"9月20日,针对云南跳水"0分门"事件,有跳水界人士说,这样的判罚令人"匪夷所思"。 在调查过程中,体育界多位官员、教练员、运动员向记者反映,类似猫腻、乱象在云南省级体育比赛中,绝非偶然,也并非孤例。 "0分门"背后 健美操教师、司机等非专业人士竟出现在裁判名单中 一项以培养后备选手为目的的省级跳水赛事因为"0分门"而为社会广泛关注。在今年8月举行的云南省跳水锦标赛中,双人跳水赛场出现罕见一幕:来自昆明、玉溪、红河三个州市的13岁年龄组选手由于没有按照规定跳出2.0难度的技术动作,全被判0分。 "0分"判罚引发了争议,一些专家认为,这次跳水比赛中的0分判罚明显有悖常识。 云南省体育局在针对"0分门"事件的情况说明中称,按照比赛规则、规程规定,在双人5米跳台比赛中,比赛共有3轮动作,其中2轮为难度系数规定动作(难度系数为2.0)、1轮为无难度系数限制的动作。运动员在前2轮比赛中如未达到规则、规程所规定的难度系数,视为未完成比赛动作,判为"0"分。 原国家跳水队教练、现任马来西亚跳水队主教练杨祝梁认为,这次比赛规程上已注明,动作平均难度系数为2.0。按国际规则,不管运动员跳的难度系数是高还是低,都应按2.0的难度系数来评分。 他说,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完成质量可以有好坏,但都应该按规则打分,不能随意地给0分。此外,从这次跳水比赛的视频中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比赛动作不属于三种0分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0分门"事件背后的原因,似乎可以从比赛的裁判员名单中寻到踪迹。 有知情者告诉记者,这场比赛的裁判名单中出现了健美操教师和司机等多名并不熟悉跳水的非专业人士。对比秩序册和裁判名单可以发现,玉溪队教练员王惠英等多位参赛队的教练、领队也成为这场比赛的裁判员。 非专业人士以及参赛队成员为什么会出现在裁判队伍中?云南省体育局回应说,这是为了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云南省体育局进一步解释,目前云南在很多项目上仍缺乏高级别裁判员,今后将加大裁判员培养力度。 知情者爆料 要金牌、安排金牌已成公开秘密,年龄造假层出不穷 采访过程中,云南体育界多名人士向记者透露,近年来在云南省内的运动会上还存在着其他乱象。 在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皮划艇裁判长王波授意副裁判长杨永盛将男子2000米双人划艇第一名给楚雄队,后又授意杨永盛将女子2000米单人皮艇第一名给玉溪队。根据授意,杨永盛没有按照实际成绩公布比赛结果,而是按照王波的意图篡改了比赛成绩,两个项目都按照篡改后的结果公布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云南省体育局在2010年8月12日的一份关于违反赛风赛纪问题的通报中提到了上述事件。 原云南跳水队主教练黑丽苍坦承,在一次大型运动会上,曾有省体育局一位领导的家属当面表示要他"照顾"一名昭通籍运动员,但"最后还是没有弄成金牌,领导很不高兴"。 "金牌是很神圣的,但是在云南的不少比赛项目中,金牌却成了可以随意给予和取消的东西。"云南省体育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举例说,柔道比赛出现"双金牌",已成为体育界流传广泛的一个笑话。 多名当年的现场目击者证实,云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男子55公斤级柔道比赛中,由于对裁判的判罚存在争议,争夺金银牌的昆明和玉溪两队在决赛过程中罢赛。在调停无果的情况下,竞委会作出了一家给一块金牌的决定。 记者在当年的成绩册上看到,"第一名"一栏的确出现两个并列的名字,分别代表昆明和玉溪。当年带领玉溪队参加此次比赛的柔道教练在向记者确认有此事后,不愿再作过多评论。 "按照国际规则,柔道这样的对抗性项目是不可能有并列金牌存在的。要么由裁判举旗,要么称体重,一定要分出个高下来。怎么能这么随意地一家给一块呢?"国家男子柔道队主教练石明说。 "年龄造假特别厉害,已经成为云南省内运动会上最大的腐败。"云南省体育局的一位官员说。 按规定,参加省运动会的每名运动员,在比赛开始前,都要向社会公示3次。多位知情者向记者证实,在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昭通一名叫赵静的女运动员,由于超龄,不具备比赛资格,3次均未进入公示名单,但最后却出现在了决赛阶段的秩序册上,并最终获得奖牌。 云南省体育局通报显示,经调查,"赵静报名参赛登记出生年月为1993年12月5日,而公安机关原始记录为1988年12月5日,属更改年龄。"她的参赛资格和所获成绩随即被取消。 近年来,年龄造假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透露,去年省运动会决赛前,省体育局下了一个文件,要求各州市自查自纠,结果上报了四五十名造假运动员,其中大理、楚雄都在10人以上。后来,省体育局又查出70多名运动员年龄造假,主要集中在游泳项目上。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云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女子龙舟比赛中,一支代表队甚至派出了男子戴上假发冒充女子参加比赛。 利益驱动 地方保护主义成为了某些运动员公然造假的"保护伞" 不少接受采访的官员、教练员都表示,运动员在比赛中公然造假,就是奔着好的名次,尤其是金牌去的。 "在省运动会上取得金牌,运动员和教练回到州市,能拿到奖金,职称、住房等待遇也可能得到较好解决。运动员退役后回到当地,会有不错的工作安排,如果要升学,还可能减免分。"多名教练对记者表示。 知情者告诉记者,在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游泳比赛中,有的孩子在年龄上造假,虽然通过了3次公示,却在临上场前被举报,19名家长来到赛场抗议。竞委会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同意让这些超龄选手以"测试"的名义参加比赛,成绩不纳入比赛排名,但如果成绩优异,今后升学时可以加分。 在利益驱动下,体育比赛中的锦标主义盛行,诚信缺失。有官员指出,部分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成为运动员公然造假的"保护伞"。为了在省里的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有的州市政府对于当地运动员年龄造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省体育局查办起来难度很大。 监管缺位 不能用造假换取表面光鲜,公平公正才能产生体育的公信力 教练们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育乱象频出,既有历史原因和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有机制上的问题,比如监管的严重缺位。 0分门'事件不可笑,很可悲。"一位从教近50年的老教练对记者说。 多位教练表示,云南竞技体育水平相对落后,对承办各种运动会的州市,从财力、政策上加以倾斜和支持可以理解,但绝不能以造假的方式,换取表面的光鲜。 云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宋笛认为,竞技体育比赛包含着精神文明的内涵,体现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体育比赛一定要讲规则,这样才能产生公信力。体育的公信力靠谁来维护?要靠体育行政部门,要靠正规的体育运动协会,而作为体育运动直接参与者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更应严格自律。 云南省体育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冲击到了体育领域。教练员和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后,给予一定褒奖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走正道,要正确看待成绩。 他说,杜绝体育造假,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力度要加强,相关的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打假的机制也应尽快建立。

  【英国《每日电讯报》9月29日报道】题:中国体育比赛造假曝光

  据体育官员起草的一份报告称,中国人不择手段要赢的愿望导致猖獗的运动员作弊风,甚至有一队男选手带着假发要参加女子龙舟比赛。

  中国运动员素有不择手段赢得比赛的名声,他们有时还受国家体育体制的鼓励。去年,在福建举行的一场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跑入前100名的选手中至少有30名是乘坐公交车或雇人替跑完成赛事的。

  最近这起争议发生在云南省,官员们详细列举了近年来他们发现的一些造假案例。报告称,在2010年云南省年度运动会上,有110名运动员谎报年龄,其中许多是游泳运动员。

  与此同时,在8月份举行的跳水比赛中,不公正的裁决导致一些运动员得分为零,而裁判员中包括对手跳水队的队长和教练。前云南省跳水队主教练黑丽苍坦承,曾有省体育局一位领导的家属当面表示要他"照顾"某一名运动员。他说,当这名运动员没有拿到金牌时,他受到责备。

  然而,最令人啼笑皆非的造假例子莫过于2006年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女子龙舟比赛了,一支代表队甚至派男子戴假发参加比赛。

  在大型省级体育赛事中赢得金牌常意味着运动员和教练会获得丰厚的金钱奖励,其中包括更好的住房和退役后有好的工作。云南省体育局发言人刘翔说:"这份报告表明了我们要制止认为操纵金牌榜的决心。好在戴假发参赛的男子参赛前被我们发现并加以制止。"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人·成语·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