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理想国家

201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海明。

  • 书名 理想国家
  • 别名 The idealstate
  • 作者 王海明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4年4月3日

本书作者构思

  本书系作者积四十年思索和研究而写成,它所构建的理想国家科学体系的轴心是国家制度好坏价值推导公式:前提1:国家事实如何(价修还口手挥微站值实体)

  前提2:国家目的如来自何(价值标准)

  前提3:国家应该如何(价值)

  结论1:国家制度之好坏(制度是否与价值相符)

 各客境电何我左 结论2:理想国家(亦即好国家)制度如何实现之条件

  理想国板染远笔法还厚家科学体系属于研究国家制度好坏的价值科学,沉世叫演居因而全部对象都是从这些关析互氢温盟个国家制度好坏价值推导公式推演出来的。

简介

  上卷为《本性论》就是对"前提1:国家事实如何"的研究,主要研究国家概念、国家起源、国家类型360百科以及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性定律。

  中卷为《价安扩跟值论》就是对"前提2:国家目的如何"和"前提3:国家应该如何" 以及"结论1:国家制度之好坏"的研究,亦即运用国家制度价值标准,衡量各种类型国家之价值,主要通过商品价值与价格以及劳动价值与价格的研究季特讨希怎力仍香鲁宪,说明资本主义劳动市场必定是买方垄断,从而必定导致工资低于劳动的不等价交:不等价交换是垄断价格规律。因此,唯有共产主义因消除生产资料或经济权力垄断而消除了剥削,从而是好的理想的国家制度。

  下卷为《实现论》就是对"结论神汽满补2:理想国家制度如何实现之条件"的研究,主要考察共产主义实现的客观条件和买推上致亮肥主观条件。国家制度好坏价值推导公式及其所由以构成的五个命题,能够推导出理想国家科学体系全部对象,因而可以称之为"理想国家体系公理"。这样一来,不但科学地解析了自柏拉图理想国和孔夫子大同社会以降,一直争论不休而至今未决的一调法界跳等丰明科危系列重大难题;而且使屡受重创江河日下的共产主义理论,一跃而成为一种如同物理学一适项备依系确以样客观必然、严密精确和能够操作的公理化体系。

目录

上 册

 来自 绪论………………………………360百科……………………………… 1

  绪论提要……………………………………………………… 1

  一、理想国家概念…………………………………………… 1

  二、理想国家推导公式……………………………………… 5

  三、理想国家科学体系之对象…………………………… 13

  四、理想国家科学体系之性质…………………………… 15

  上卷 本性论:国家事实如何…………………………………… 19

  第一章 国家界说…………………………………………… 21

  一、国家界说……………………………………………… 21

 第配左 1.国家与社会:构成要素之比较…………………………… 22

  2.国家:最大最高的社会…………………………击革………… 29

  南它冲抗胶3.国家:拥有主权或独立自主的社会………………………… 31

  二、国家界说理论………………………………………… 33

  1.现代西方主流定义……………………………………… 33

  2.马克思主义定义………………………………………… 35

  第二章 国家起源…………………………………………… 40

  一、国家终极起源………………………………………… 41

  1.国家从来就有:从国家的科学的定义来看………………… 41

  2.国家并非从来就有:从低防呼城耐国家的现代主流定义来看………… 杆变盟余43

  3.永恒性与绝对性:率止国家的存在本性………………………… 50

  4.国家终极根源:国家最终源于社会的统一和最大化需要…… 53

  二、国家直接根源:国家直接源于最高权力之契约……… 59

  1.契约概念………………………………………………… 59

  2.最高权打阿阻听局渐受委力契约:国家直接且必然验编曲亚现别象换离皇龙起源……………………… 71

  3.何种最高权力契约:国家直接且偶然起源………………… 79

  三、国家起源理论:社会契约论…………………………… 87

  1.神源说、武力起源说、阶级斗争起源说与自然起源说或

  进化说………………………………………………… 87

  2.社会契约论:自然状态…………………………………… 89

  3.社会契约论:"明示"或"默示"的最高权力契约…………… 92

  4.社会契约论:真理与迷误………………………………… 95

  第三章 国家类型…………………………………………… 100

  一、国家六类型:五种社会形态说的诘难与辩护……… 100

  五种社会形态:马克思的发现…………………………… 1002

  五种社会形态:诘难与辩护……………………………… 105

  二工别续终华呼、原始国家……………头劳啊王金速四际………………………………… 109

  游群国家……………………………………………… 1092

  部落国家……………………………………………… 112

  酋邦国家……………………………………………… 115

  三、奴隶制与封建制国家:两种封建概念……………… 119

  1.奴隶制………………………………………………… 119

  2.笔后达送补济封建制:封建概念的原初含义与后来含义………………… 120

  3.两种封建概念的矛盾:取舍原则………………………… 125

  四、资本主义国家………………………………………… 130

  1.资本和财富:概念分析…………………路慢石半……………… 131

  2.资本主义……………………………………………… 135

  3.私有制落固要半装务国家: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 139

  第四章 国家本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性定律…… 143

  一、经济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劳短径应快假衡染……………………………… 144

  1.生产关系高低与生产力高低正比例定律………………… 144

  2.生产关系高低与生产力高低微观正比例定律…………… 148

  二、政体制度的偶然任意性……………………………… 152

  1.政体制度偶然任意性之事实…………………………… 152

  2.政体制度偶然任意性之原因…………………………… 159

  三、人性…………………………………………………… 165

  1.爱:原因与结果………………………………………… 166

  2.爱有差等:最深刻的人性定律…………………………… 172

  中卷 价值论:国家制度应该如何…………………………… 177

  导论 国家制度价值评估的科学方法……………………… 179

  一、导论…………………………………………………… 179

  1.国家制度价值评估的科学方法………………………… 179

  2.国家制度价值标准体系………………………………… 187

  3.国家制度价值标准发生冲突的取舍原则………………… 193

  4.资本主义价值:考究六种国家价值之核心和关键………… 204

  第五章 商品价值…………………………………………… 208

  一、商品价值界说:效用价值论定义与劳动价值论定义…… 209

  1.商品:进行买卖的事物………………………………… 209

  2.商品价值:商品对人的需要的效用……………………… 214

  3.商品价值的误解:商品中凝结的人类劳动………………… 216

  二、商品价值分类: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223

  1.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商品的两种效用………………… 223

  2.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关系:斯密的"价值反论"…………… 230

  三、价值规律……………………………………………… 233

  1.使用价值规律:需要与欲望递减定律…………………… 233

  2.使用价值规律:边际效用递减定律……………………… 238

  3.交换价值规律:商品价值递减定律……………………… 244

  四、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 248

  1.劳动、土地与资本:使用价值的源泉和实体……………… 248

  2.劳动、资本和土地:交换价值的终极的源泉和实体………… 255

  3.分配之谜:劳动、资本和土地各自创造多少价值………… 257

  第六章 商品价格…………………………………………… 261

  一、价格概念……………………………………………… 262

  1.价格界说……………………………………………… 262

  2.价格的契约本性:商品价格区别于商品价值的根本特征…… 266

  3.两种价格契约:自由价格与公平价格…………………… 270

  4.等价交换:价格的规范与规律…………………………… 274

  二、公平价格:与边际成本相等………………………… 278

  1.成本界说:成本概念与经济学的成本范畴………………… 278

  2.成本定律:成本与产品价值相等………………………… 281

  3.成本定律:公平价格的三重含义………………………… 287

  三、自由竞争:自由价格与公平价格之实现…………… 289

  1.竞争与垄断:商品经济形态分类………………………… 289

  2.完全竞争价格:自由价格与公平价格…………………… 293

  3.垄断竞争价格:仍属自由价格与公平价格范畴…………… 295

  4.垄断价格:强制价格和不公平价格……………………… 298

  第七章 劳动的价值与价格………………………………… 304

  一、劳动与劳动力之概念………………………………… 305

  1.劳动与劳动力:概念界说………………………………… 305

  2.劳动与劳动力:两种商品………………………………… 308

  二、劳动与劳动力之价值和价格………………………… 312

  1.劳动与劳动力价值: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312

  2.劳动与劳动力价格: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和工资……… 318

  三、资本主义剥削之秘密………………………………… 326

  1.工资与劳动:必定不等价交换…………………………… 326

  2.马克思的剥削证明理论:工资与劳动力等价交换………… 331

  第八章 商品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论……… 344

  一、劳动价值论…………………………………………… 345

  1.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公有制之真理与私有制之谬论…… 345

  2.劳动价值论的主要根据:生产资料转移价值论…………… 351

  3.马克思的根据:实在论的劳动价值论…………………… 361

  4.劳动价值论与平均利润率规律: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理论…… 371

  5.价值反论和剥削现象: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根源与阶级根源…… 379

  二、边际效用论…………………………………………… 390

  1.边际效用论:真理还是谬论……………………………… 390

  2.边际效用论:主观论还是客观论………………………… 395

  3.边际效用论:破解价值反论的科学理论………………… 405

下 册

  第九章 理想国家:共产主义……………………………… 417

  导论 共产主义假设……………………………………… 418

  1.共产主义科学假设的三个前提………………………… 418

  2.共产主义科学假设的标准:国家制度价值标准…………… 420

  3.共产主义科学假设的依据:人性与社会发展规律………… 423

  4.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假设:一种仍然计较

  个人得失的社会………………………………………… 427

  一、按劳分配……………………………………………… 431

  1.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不公正的分配原则……………… 431

  2.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社会公正的分配原则………………… 436

  3.驳论:按劳分配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法权………………… 442

  二、市场经济……………………………………………… 448

  1.商品经济:共产主义经济形态…………………………… 448

  2.没有政府管制的市场经济:唯一符合国家制度价值标准的

  经济制度……………………………………………… 455

  3.政府管制的市场经济:寻租现象之因果………………… 467

  4.没有政府管制的公有制市场经济:共产主义经济制度…… 490

  三、共产主义国家………………………………………… 493

  1.共产主义国家消亡论: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国家………… 493

  2.全球国家和世界政府:共产主义国家的显著特征………… 497

  3.遵循国家制度价值标准的民主:共产主义国家政体……… 507

  四、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 513

  1.社会主义:理想的社会制度……………………………… 513

  2.社会主义:不完全而求完全的共产主义………………… 515

  3.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居于支配地位的国家……………… 520

  第十章 阶级与剥削:基于经济形态不同的六种国家

  制度之价值………………………………………… 523

  导言………………………………………………………… 524

  一、阶级与剥削概念……………………………………… 526

  1.剥削…………………………………………………… 526

  2.阶级与阶层…………………………………………… 532

  3.阶级剥削与非阶级剥削………………………………… 547

  二、阶级与剥削的起源及发展…………………………… 553

  1.阶级起源……………………………………………… 553

  2.剥削起源……………………………………………… 558

  3.阶级与剥削的发展……………………………………… 565

  三、阶级与剥削的消灭…………………………………… 579

  1.阶级与剥削是恶:存在阶级和剥削的各种国家的价值之比较…………………………………………………… 579

  2.阶级和剥削是必要恶:消灭阶级和剥削的条件…………… 593

  四、历史必然性与非普世价值:六种国家制度外在适用

  价值之本性…………………………………………… 607

  1.跨越卡夫丁峡谷: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历史必然性…… 607

  2.跨越奴隶制或封建制:奴隶制与封建制国家的不完全的历史

  必然性………………………………………………… 614

  3.生产力决定经济形态:六种国家历史必然性之原因……… 621

  4.非普世价值:六种国家制度的外在适用价值……………… 627

下卷

  实现论:理想国家如何实现之条件…………………… 631

  第十一章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客观条件………… 633

  一、实现社会主义的直接必要条件……………………… 634

  1.生产力高度发达:实现社会主义的直接必要条件………… 634

  2.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637

  3.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模式…… 645

  4.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阶级与剥削之消除………… 647

  二、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必要条件……………………… 650

  1.民主: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必要条件…………………… 650

  2.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必要条件………………… 659

  3.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标志: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 663

  第十二章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主观条件………… 673

  一、阶级与阶层的类型:实现社会主义力量的阶级分析… 674

  1.阶级分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以及中间阶级…………… 675

  2.阶层分类:官吏阶层与知识阶层………………………… 687

  3.支持与反对:各阶级与阶层在实现社会主义中的作用…… 692

  二、夺取政权和实现社会主义途径……………………… 704

  1.夺取政权和实现社会主义途径:议会道路与暴力革命的价值分析……………………………………………… 704

  2.暴力革命还是议会道路:恩格斯的政治遗言……………… 711

  3.议会道路:社会民主党夺取政权和推行公有制的实践…… 717

  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奋斗纲领………… 723

  1.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政党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社会主义客观条件不具备情况下…………………… 724

  2.福利国家与经济民主:限制剥削和最大限度接近公正的主要手段……………………………………… 727

  3.福利国家与经济民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党的身份特征…………………………………………………… 742

  4.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政党必经的两次转型---转型党的性质与目标以及指导原则与指导思想…………………… 746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条件的理论………… 755

  导言 社会主义理论流派分类:暴力社会主义与和平社会主义…………………………………………… 756

  一、科学社会主义………………………………………… 761

  1.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一种历史必然性的知识体系… 761

  2.实现社会主义条件: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 765

  3.国家政权的本性和实现社会主义途径:暴力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 769

  二、民主社会主义………………………………………… 775

  1.民主社会主义:概念分析………………………………… 775

  2.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片面化之修正… 780

  3.民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暴力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之修正………………………………………… 786

  4.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之修正…… 793

  三、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真理与谬误……… 802

  1.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与应然性: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和指导原则……………………………………… 802

  2.国家政权的本性:阶级专政的机器还是为全民服务的工具…… 812

  3.实现社会主义途径:暴力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还是普选制民主………………………………… 825

  4.经济纲领:改良与革命………………………………… 833

  5.总结…………………………………………………… 842

  索引…………………………………………………………… 84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白喙刺子莞组
下一篇:伊朗教师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