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存储网络技术及应用

《存储网络技术及应用》是2010年02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鲁士文。

  • 书名 存储网络技术及应用
  • 作者 鲁士文
  • ISBN 9787302219262
  • 定价 45.00元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存储网络技术及应用》面向存储网络产品的工程设计人员,特别是针对企事业单位存储网络规划、配置和存储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人员的需求而编写,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图表介绍了存储网络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和设计方法,并重点讨沦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存储网络应用技术、解决方案、设备配置和维护管理。

  《存储网络技术及应用》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注重实用知识的介绍宁火粒件规牛客和有据可循的解决方案,可提高读者参来自加实际网络产品开发和配置使用的能力。

  《存储网络技术及口类弱阻村且充饭绍应用》可供存储网络技术人员川达务攻裂金套两互代和设备工程师作为技术参考资料,也可用作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根看和大学高年级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鲁士文,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360百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获吗抗配直部济伟只故长期在中国科学院计算践它稳倍讨规技术研究听从事计算机和网络研究。曾参加111、013、1025和757等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1986年~1989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和蒙特利尔Concordia大学进修计算机网络理论和计算机网络工程。

  1989年~1993年,参加由世界银行贷款国家计委配套投资的中关村地区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投标,设计、产品选型和工程实施,是中科院网络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1993年被聘任在国家高科技863-2-5专题组担任责任专家。

  1993年~1995年负责筹建中科院跟美国DEC公司合办的网络培训中心,担任教务主任,并主讲Decnet和TCP/IP网络课程。1994年,被促界或布处圆赵巴阿讲日中科院计算所评为研究员,同时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聘为教授。

  1996年起担任"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杂志编委。

  1997年创父行势尼策~2001年被聘任在国家高科技863-2-4专题组担任咨询专家。

试杆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死井棉定呼解引化乐多次承担国家863燃错计划等方面的课题任务。盟宣础步概来评振规次长期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为硕志究住物还路门士生和博士生讲授计算左并采映保类地反机网络学位课程。

  2006年12月,被ISO/IEC JTC1/SC6国内技术归口单位聘为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专家。

  2008年5月获中国科学院诉击厂田微培们且概研究生院集中教学突出贡献奖。

图书目录

  目录

  第1章共享存储的基本概念和SNIA模型

  1.1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IT体系结构

  1.2 以存储为中心的IT体系结构

  1.3 SNIA共享存储模型

  贵什星整台旧艺留迫1.4共享存储配置方案示例

  第2章SCSI总线和协议

  2.1 IO通路

  2.2 并行SCSI总线

  2.2.1SCSI类型

  2.2.2SCSI控制器、设备和电缆

  2.2.3终接器

  2.3 SCSI协议

  2来自.3.1SCSI域

  2.3.2SCSI协议模型

  2.3.3寻址机制

  2.3.4交则多错规厚价互方式

  2.3.5SCSI总线信号

  2.3.6SCSI总线的使用阶历城期战伯大民丝进弦

  2.3.6.1总线空闲阶段

  2.3.期席常6.2总线仲裁阶段

  2.3.6.3360百科选择阶段

  2.3.6.4重选阶段

  2.3.6.5信息传送阶段

  2.3.7异步省兴充汽州同婷顾组或传输和同步传输

  2.3.7.1异步信息传输

  2.3.7.2同步数据传输

  2.3.8SCSI命令描述块

  2.3.9SCSI的读操作和写操作过

  2.4使用多端口存储稳器时到听独混什设备构建SCSI存储网络示例

  第3章磁盘子系统

  3.1 硬盘和内部I/O通道

  3.温过承团用概讲鸡层送2JBOD磁盘阵列

  3.3使用RAID的存储虚拟化

  3.4RAID等级及配置示例

  3.4.1RAID0:按块条带

  3.4.2RAID1:按块镜像

  3.4.3RAID0+1和RAID10:结合条带与镜像

  3.4.4RA阳花织妈毛善日屋汽口ID4和RAID5读扬序背:用校验位代替镜像

  3.4.5RAID2和RAID3

  3.4.6RAID等级的比较

  3.5使用缓存加速对磁盘的访问

  3.5.1在硬盘上的缓存

  3.5.2在RAID控制器中的写缓存

  3.5.3在RAID控制器中的读缓存

  3.6智能磁盘子系统

  3.6.1即时拷贝

  3.6.2远程镜像

  3.6.3逻辑设备号掩盖

  3.7磁盘子系统的可提供性

  第4章文件系统和网络附接存储

  4.底评米粒气神附仍1 本地文件系统

  4.2 网络文件系统和网络附接存储的基本概念

  4.3 NFS文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4.3.1NFS通信协议

  4.3.2挂载协议

  4.3.3文件操作协内言

  4.3.4NF直脸究源盾纪移强化加作S的安全机制

  4.体况稳片4NFS在Unix系统上的配置粮九神守其我器句蒸坚示例

  4.4.1NFS守护程序

  4.4.2文件系统的输出

  4.4.3挂载远程文件系统

  4.5CIFS文件系统

  4.5.1SMB协议

  4.5.2CIFS操作

  4.5.2.1资源列表

  4.5.2.2名字解析

  4.5.2.3文件操

  4.5.2.4文件缓冲

  4.5.3CIFS的安老止孩究半脱全机制

  4.6CIFS在Linux系统上的光而良苗啊毫复而略丝蛋配置示例

  4.6.1Samba的主要成分

  4.6.2Samba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4.6.2.1[global]段定义的基本属性

  4.6.2.2[global]段的配置实例

  4.6.2.3共享资源定义段

  4.6.2.4特殊共享资源定义段

  4.6.3共享Linux目录

  4.6.4从Linux系统中访问Windows的共享目录

  4.6.5共享Linux打印机

  4.6.6从Linux系统中访问Windows的共享打印机

  4.7 网络文件系统的演变和发展

  4.7.1客户标识符和会话

  4.7.2服务器名字空间

  4.7.3文件句柄

  4.7.4并行网络文件系统

  4.8 网络附接存储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4.9NAS和DAS的性能比较

  第5章光纤通道和存储区域网

  5.1光纤通道层次模型

  5.2物理结构

  5.3FC-0:物理接口和介质

  5.4FC-1:传输协议

  5.5FC-2:成帧和信令协议

  5.5.1交换、序列和帧

  5.5.2流控制

  5.5.3服务类别

  5.6FC-3:公共服务

  5.7链路服务

  5.7链路服务

  5.7.2编址

  5.8交换网服务:名字服务器和控制器

  5.9FC-4:上层协议映射

  5.10存储区域网络

  5.10.1SAN与DAS和NAS的比较

  5.10.2为什么采用光纤通道?

  5.10.3光纤通道SAN的组成结构

  5.10.3.1服务器连接卡

  5.10.3.2存储网络连接设备

  5.10.3.3存储设备

  5.10.3.4存储软件

  5.11仲裁环SAN

  5.12交换网SAN

  5.12.1名字服务器

  5.12.2交换机的种类和主交换机

  5.12.3路由选择

  5.12.4存储分区

  5.13采用存储区域网的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配置示例

  第6章IP网络存储和InfiniBand网络

  6.1 因特网SCSI

  6.1.1iSCSI体系结构

  6.1.2目标方发现

  6.1.2.1服务定位协议

  6.1.2.2因特网存储名字服务协议

  6.1.3iSCSI会话

  6.1.4iSCSI会话议数据单元

  6.2 在TCP/IP上的光纤通道

  6.3 因特网光纤通道协议

  6.4多协议环境和相关的解决方案

  6.4.1主要术语的精确含义

  6.4.2需要特别考虑的事项

  6.4.2.1分组大小

  6.4.2.2TCP拥塞控制

  6.4.2.3往返延迟

  6.4.2.4写加速

  6.4.2.5磁带加速

  6.4.3多协议解决方案

  6.4.3.1把一个交换网划分成多个子交换网

  6.4.3.2通过IP连接到一个远程场点

  6.4.3.3使用iSCSI连接主机

  6.5IP存储网络配置示例

  6.6InfiniBand网络

  第7章存储虚拟化

  7.1 在I/O通路上的虚拟化

  7.2块级和文件级的存储虚拟化

  7.3 在应用服务器中的存储虚拟化

  7.4在存储设备中的存储虚拟化

  7.5在网络中的存储虚拟化

  7.5.1对称的存储虚拟化

  7.5.2非对称的存储虚拟化

  7.6文件系统和NAS虚拟化

  7.7存储虚拟化产品及其应用

  第8章存储网络的应用

  8.1 存储共享

  8.1.1磁盘存储池

  8.1.2动态磁盘库共享

  8.1.3数据共享

  8.2 数据可提供性

  8.2.1预防I/O总线故障

  8.2.2预防服务器故障

  8.2.3预防磁盘子系统故障

  8.2.4预防虚拟化故障

  8.2.5预防数据中心的崩溃

  8.3 对IT系统的企业适应性和易于扩展性的支持

  8.3.1负载分布的集群

  8.3.2Web体系结构

  8.3.3Web应用的实现

  8.4园区存储网络配置

  8.5因特网提供商的存储网络

  第9章网络备份

  9.1网络备份服务

  9.2备份服务器

  9.1.1作业调度程序

  9.1.2错误处理程序

  9.1.3元数据数据库

  9.1.4介质管理程序

  9.3备份客户

  9.4网络备份有助于系统性能的提升

  9.5网络备份的性能瓶颈

  9.6提高网络备份系统性能的技术途径

  9.6.1针对以服务器为中心的IT系统结构的措施

  9.6.1.1 为网络备份配置分立的LAN

  9.6.1.2配置多个备份服务器

  9.6.1.3把备份客户和备份服务器放在同一个物理计算机上

  9.6.2面向新一代网络备份的措施

  9.6.2.1独立于服务器的备份

  9.6.2.2独立于LAN的备份

  9.6.2.3带有共享磁盘文件系统的独立于LAN的备份

  9.6.2.4磁带库共享

  9.6.2.5使用即时拷贝的备份

  9.6.2.6使用远程镜像的数据保护

  9.7文件系统备份

  9.7.1文件服务器备份

  9.7.2文件系统备份

  9.7.3NAS服务器备份

  9.7.4网络数据管理协议NDMP

  9.8数据库备份

  9.8.1数据库的操作方法

  9.8.2经典的数据库备份

  9.8.3下一代数据库备份

  第10章可移动介质的管理

  10.1可移动介质

  10.2常用术语

  10.3介质库和驱动器

  10.3.1驱动器

  10.3.2介质更换器

  10.3.3对介质更换器的控制

  10.3.3.1SCSI和光纤通道接口

  10.3.3.2专用接口

  10.4可移动介质管理的问题和需求

  10.4.1对可提供资源的有效使用

  10.4.2访问控制

  10.4.3访问同步

  10.4.4访问优先级和安装请求队列

  10.4.5介质跟踪

  10.4.6组合

  10.4.7监视

  10.4.8报告

  10.4.9寿命周期管理

  10.4.10储藏库管理

  10.5IEEE1244介质管理系统标准简介

  10.6介质管理系统结构

  10.6.1介质管理模块

  10.6.2库和驱动器管理模块

  10.6.3特权和非特权客户

  10.7介质管理系统数据模型

  10.8IEEE1244通信协议

  第11章存储网络管理

  11.1对管理系统的要求

  11.2管理接口

  11.3标准的和专用的机制

  11.3.1标准机制

  11.3.2专用机制

  11.4带内管理

  11.4.1管理服务

  11.4.2发现

  11.4.3监视

  11.4.4消息

  11.4.5辖区问题

  11.5带外管理

  11.5.1使用SNMP

  11.5.1.1管理信息库

  11.5.1.2SNMP结构

  11.5.1.3SNMP操作

  11.5.1.4SNMP安全性

  11.5.1.5在存储网络中的应用

  11.5.1.6光纤通道SAN的标准MIB

  11.5.2基于Web的企业管理标准WBEM

  11.5.2.1通用信息模型CIM

  11.5.2.2WBEM结构

  11.5.2.3CIM和WBEM在存储网络管理中的可用性

  11.5.3存储管理倡议规范

  11.6对存储网络管理配置的选择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花旗参炖双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