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郭承基

郭承基(1917年1月21日-1997年2月13日),山西省清徐人,地球化学家,矿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自郭承基1943年毕业360百科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4年-1947年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地质矿物系;1947零至哥输为年-1952年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研究院;1952年-1954年内一耐维亮胡迫介任地质部副研究员;1954年-1966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1966年-19氧敌字97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沙乐部委员(院士);1997年2月13日在贵阳逝世,享年80岁。

郭承基长期从事稀有元素矿物、地球化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 中文名称 郭承基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917年1月21日
  • 逝世日期 1997年2月13日
  • 毕业院校 京都大学

人物经历

  1917年1月21日,郭承基出生于山西清徐。

  1925年-1929年陆查滑,就读于徐沟县刘村小学。

  1929年终经质兰松带判把江洲-1931年7月,就读于徐沟县高级小学

  1931年9月-1934毛四孔某身革由写则子观年7月,就读于太原省立第一中学。

  1934年9月-1935年7月,就读于太谷铭明银例贤中学。

  1935年9月-1937年7月,就读于太原并州中学。

  1938年8月-1937年10月,任太原邮局邮务佐。

  1939年9月-1943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地质系。

  1943年7月-1943年8月,任北京大学来自理学院地质系助教。

  19360百科43年10月-1944年1月,就读于日本东京东亚日本语学校

  1944年1月-1947年7月,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地质矿物系。

  1947年9则画袁月-1952年7月,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研究院。

  1952年9月-1954年3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聚势副研究员。

  1954年3月-1966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66年8月-1997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装速察搞备降食守粉静财80年,当选为中国钱达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7年2月13日,在贵阳逝世,享年80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未让曾减短把植农李言郭承基建立和拟定了稀有元素矿物化学全分析系统。参与领导"白云鄂博矿床物质成分、地球化学及成矿规律的研究"。提出用云母类矿物划分花岗岩及花岗伟晶岩类型、地球化学作用的继径推目种火承发展关系、离子分异与氧的作用、成矿作用的三多性(多来源、多阶段、多成因)、类质同像置换的有限性及分类多型演化等理论。

  • 学术论

  截至1997年2月,郭承基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近10部 ,其代表论著有《白云鄂博矿床地球化学》《内蒙矿物志》《富县未政交矛服两并句钟贺矿物志》《稀土地球化学演化》 《稀土矿物化学》《稀有元素矿物化学》等。

  • 承担项目

  项目名称

  项呢营植仍目来源

  白云鄂博矿床物质成分、地球化学及成矿规律的研究

  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 科研奖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78年

  铌钽稀土矿床、矿物和地球化学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

  白云鄂博及其外围地区铁铌稀土多金属初叫或意判齐矿床成因、物质成分及找矿远景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皇万级  1986年

  铌钽稀土矿床、矿物和地球化学项朝扩费约策印命染则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

  1986年

  铌钽稀土矿床、矿物和地球化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

  1989年

  白云鄂博铌-稀土-铁矿床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综合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人才培养

  • 实验室建设

  郭承基在中国科学院创建了稀有元素矿物化学分析实验室及稀有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室。

  • 学科建设

 单究青你古 郭承基创立并发展了矿物化学学科。

  • 科技报国

  郭承基时常告诫学生,人要有报国之心、报国之志,还要有报国之技,更速围爱你宣政检东封要抓住报效国家的机会。科学研究不能拘泥于传统,要有预见性,要有所律青战非独业新观点和新见解。

  • 培养成果

  在郭承基的培养下,从稀有稀土研究室走出若干矿物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许多人后来成为行业学术带头人 ,如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宝山等。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1年

  中国稀土学去握甚改初会副理事长

  1983年11月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4月-199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来自商会议第七届全国苗一物干些绝反固委员会委员

  1988年10月

  中国矿物岩息白余两云热县庆兵称等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360百科1994年8月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中国民主同盟贵州省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个人生活

  • 励志报

  郭承基从小生长的刘值第村地处徐沟县东北部。在刘村,郭家从祖辈就从事小本生意,家道小康。在私塾里,7岁的郭承基总是很安静,按时完成先生的背诵要求,很少挨先生的板子,深得先生喜爱。之后在小学,郭承基熟读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等,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4岁时,郭承基考上了位于省城太原的省立第一中学,这可是刘村有史以来第一人。不久,九一八爆发,校园里的少年郭承基感受到了国家的动荡,内心对知识的热爱与渴求变得更加急迫。初中、高中老师传授的化学知识蕴藏的奥妙激起他的兴坏外哥仅木兵裂室零众趣。他只想求知学习,快快长大,投身于科学救国的洪流。

  • 婚姻家庭

  郭承基的妻子是日本籍,名为柏野秀子,来到中国后她改名为郭秀君。郭承基夫妇养育了七个子女,两男五女。

物评价

  "郭承基为中国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地球化学家刘丛强院士评)

  "郭承基有光辉的一生和献身于科学事业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成就,值得在地球化学科学史上永颂。"(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细为于住血补组评)

  "郭承基为中国地球丰波垂节儿落化学事业做出了贡献,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财富。"(矿床学及地球化学家涂光炽评)

  "郭承基为中渐步干国稀有稀土元素开发利用奠定陆增初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科学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忠于科学事业、敢于创新、严谨治学的精神将与世长存。"(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评)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