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四子王旗查干哈萨图岩画

位于四子王旗卫境苏木西北约50公里处的查干哈萨图,距中蒙边境15公里。以岩画所在地为中心,东面是较平坦的丘陵草原,约15公里处有通往边境额尔登的公路;南面约10公里有一座无名的敖包,西面为一条狭长的丘陵,北面约3公里是旗束响锰矿所在地。

  • 中文名称 四子王旗查干哈萨图岩画
  • 地理位置 四子王旗卫境苏木西北约50公里处的查干哈萨图
  • 发现时间 1988年
  • 发现者 盖山林

简介

  198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位于一个台地面侧的斜来自坡上。这里距中蒙边境15公里。在这个斜坡面上有一些同坡面的倾斜度基本一致的岩石盘,散落在其间,岩石高出地面0.2-1米,岩石呈灰白色、粗略但平面光滑。创作岩画的岩石盘约40-50块,每块岩画幅数也不尽相同,少则2-3幅,多则10多幅,岩画多表现奇蹄印,当360百科地牧民称之为"马蹄子"。据专家考证:岩画内容是与猎手和游牧民族经济生延石香副阶活密切相关的。因为野生动物和家畜是游牧社会生存的物质基础,希望猎获的野兽和家畜的成长,是决定游牧民族的思维方法。在山岩上凿刻蹄形印的目的可能是标志着动物存在和常走的方向,并和"拟巫术"的思想相连、相结合。这处岩画根据中国著名岩画专家盖山林先生考证年代上限大致为新石器时期,下限为青铜器时期。

意义

  这些岩画看上去极像马蹄压印的痕迹。但仔细观察,由于这些蹄迹有大有小,划沟也有深统学星研杂位矛良极急原有浅,特别是岩画中剑划出的种种标记图案,与真的蹄子印迹本身毫无共同降独你低缺识地你责水之处,显然这种标记在古代人创作的图形中具有特定的意义。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IT风云人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