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药Q,是指认识药物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自进行科学分析、判断以及使用的能力。药Q的指数越高,就意味着父母对孩子健康状况的掌控能力指数也就越高。
药Q是指认识诉宽称药物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判断以及使用的能力谈脱先液晶知。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夜亮陆调评对台律套品尔,离不开父母的EQ、尽员曾厂IQ,同样离不开父母的"药Q"。来自药Q指数越高,就意味着父母对孩子健康状况的掌控能力指数也就越高。
小测试:你降英江的药Q有多高?(每题10分,损素围强律权线想促台满分100分)
360百科你知道通常情况下孩子发烧到多少摄氏度才需要吃退烧药吗?(答案:38.5样°)
你知道儿童感冒初期为什么不建议服用整固抗菌素吗?(答案:因为60%到80%的儿童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引起助刑密晚江的。)
你知道相对安全的儿童抗菌素有哪些吗?(答案:青霉素类和头孢类)
斗延物频孙力散岩许一 你知道轻微咳嗽,对宝宝身体有益吗?(答案:咳嗽的目的在于把侵入体内的病原较普承体或者异物排出体外,对人体有益;特别在痰多的时候,咳嗽可以有效地排痰,故不宜使用强力镇咳药,见咳止咳。)
你知道应该为宝宝准备哪些儿童常备药吗?(答若制资粒交战照罗贵冲现案:板蓝根、抗病毒口服证蛋来行续娘理七官特液、藿香正气水、儿童退毛外友内肉赵层烧药等)
你知道解发继教妈秋觉我斯科包表类中药与补益类中药煎煮的差别吗?(答案:解表类要先浸泡,武火煮开之后,换小火煎10-15分钟即可。补益类,文火慢熬,可
你知道婴幼儿不能喝凉茶吗异学?(答案:凉茶,对婴儿肝脏的新陈代谢会带亮车氧宪谈层坐来很大的负担,会影响婴儿的胆红素代谢,造成黄疸。)
你知道不能给婴幼儿用滴鼻水和氯霉素眼药水吗?(答兵境相杂案:滴鼻水会引起药物性鼻炎,而氯霉素眼药水可能引起婴幼儿中毒。)
你知道小儿腹痛,不适合吃止痛药吗?(答案:腹痛是其他疾病的反应,吃止痛药会掩盖病情。)
你知道2岁以下的幼儿要慎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吗?(答案:新生儿的肾脏排泄能力仅相当于成人的20%~40%,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会引起蓄积性中毒。)
婴幼儿药物使用的4项原则
父母对药物的使用方法越熟悉,孩子的健康就越有保障。
原则1:用法用量要精准。不论是药品的使用时间、频率,还是次数、用量等,都需要父母严密管控。一旦超出剂量,就容易引发中毒,而剂量过少则不易达到疗效。就1岁以前的婴幼儿来说,最好以药水为主,不但用量精确,宝宝也更易于接受。
原则2:使用方法经医师确认。虽然大部分婴幼儿用药对肠胃的伤害都很小,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但具体的使用方法仍需经过医师确认,才能保证收到最好的疗效,同时将对宝宝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原则3:尽量不混合用药。某些药物与乳制品相结合后会导致药效降低,因此不建议把药物加入牛院采奶中食用,此外,葡萄柚汁会让药物的剂量相对变高,也建议避免并用。
原360百科则4:不自行服用药物。使用药物最忌吃别人的,或是自己以前剩下的。即使是类似的症状,但只要不是专业医师,在判断上也很容易出错,毕竟前后病因可能有很大不同,况且药物也可能出现过期、变质等种种问题,实在不适合继续使用。
除非出现特别紧急的情况,比如宝宝高烧不退,已经影响到神智清醒冷众责变权载食问酸片,否则在送到医院诊断前也不要自行服用药物,以免影响医师的诊断。尤其是退烧药,只能让孩子暂时性退烧,并不会让病痊愈,如果一直使用药物反复退烧,就很容易给孩子的肝肾增加负担和绝,建议不要经常使用,还是由医师先确认病因析强电镇切灯很席陈尔社,然后再对症用药。
(1英)药物种类是否正确。
(2)是否标示有特殊注意事项。
(3)是否仍在保质期。
(4)药量是否正确无误。
职次耐岩独量盐各规笑热(5)大人双手是否清洗干净。
发热
发热(发烧),是小儿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热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很多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不少疾病的早期症状只是发烧选布班训升雷,很多症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不建议38 .5℃以下的发热吃退烧药,多喝水即可。黄清明说,临床发现很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发烧就很不淡定,迫不及待地就医或者给孩子服用退烧药,迫切希望小儿的体温降到正常状态,实际上研究表明,38.5℃以下的发热,可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如果超过了38.声略雷额征项相罗苏均放5℃,可以吃点儿童百突三黑和配府吸存北望例服宁、布洛芬、泰诺林等退办烧药。如果长期发热或者反复发热,则应该看医生。
感冒
黄染王律换否迅给措查清明指出,感冒分预曲专念别门里必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倍三种。根据小儿用药能食疗的不吃药这一原则,建议家长采取以下措施:如果是风寒感冒,可以在评烈息续热粥或热汤中加入葱白5段,生姜3片,红糖30克煮沸10分钟,趁热服乎怀教七绿易妈陆耐下后,盖被发汗即可。不宜多吃寒凉的食物,如柿子、螃蟹、鸡肉、鸭肉、猪肉、香蕉、西瓜等;如果伟写节农技括才是风热感冒,可用金银花20克、菊花20克、薄荷10克、蜂蜜30克煮沸,开锅后10分钟食用。不宜多吃温补气血的食品,如桂圆、大枣、荔枝、羊肉界般在策、海参、甲鱼;暑湿感冒,则建议用白扁豆20克、香薷15克加水煎20分钟,一天3次口服。也可以用西瓜汁天章极裂后斯再味和番茄汁合并饮用。不能吃姜、葱、红糖之类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腻等不好消化的食物。如果食疗没有帮助或者家长对于孩子的感冒类型不甚清楚,那么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感冒药。比如说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藿香正气水等。在感冒药的具体选择上,要根据孩子的体质来决定,对于阳热体质而言板蓝根不太合适,而抗病毒口服液对于寒凉体质者而言也不太合适。
咳嗽
咳嗽是儿童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些家长对咳嗽很抗拒,一有咳嗽马上使用强有力的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可待因"等止咳。而应当选用化痰止咳的药物,只有当患儿因剧烈咳嗽而严重影响生活时,才应适当地加用镇咳药或镇静药物,最好配合一些祛痰药物同时使用。
腹泻
俗称"拉肚子",是小孩多发病。很多家长一发现小儿腹泻,立即给其服用抗菌素,确实对于感染了细菌引起的腹泻,疗效很好。但很多情况下,婴幼儿腹泻为单纯性腹泻,多为消化不良、一过性肠功能紊乱所致,并非由于感染。这种情况下使用抗菌素,不但不能医治腹泻,还会导致菌群失调。所以当小孩发生腹泻的时候,父母更应该仔细寻找可能导致腹泻的原因,如脾胃受凉、饮食不节、生活料理不当或者乳母的饮食失调等,再根据这些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往往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给婴儿喂药时,要让孩子坐着或半躺着,喂药与喂奶的时间间隔最好在三十分钟以上,同时,在服药之后,应给婴儿喂一定量的温水,保证将孩子口腔以及食管里的药物送进胃中。以下三种传统的常见喂药方式,很不可取。
首先,捏住孩子鼻子喂药的方法要不得。黄清明指出,捏住孩子鼻子之时,孩子因为呼吸不畅不得不用嘴巴呼吸,如果此时将药灌入孩子嘴里,很容易造成药物呛入孩子气管,引起气管损伤甚至是吸入性肺炎。此外,捏鼻子喂药还很容易破坏亲情,强化孩子对外界甚至亲人的不信任感,有可能会诱发心理障碍。
其次,婴幼儿躺着为其喂药也不可取。黄清明说,婴儿躺着吃药,不利于药片、药液直接进入胃里,容易滞留在食管中,这样一来,不仅会降低药物的疗效,还会贻误病情。还有,躺着喂药,很容易让婴幼儿被呛到,造成窒息。同时,躺着吃药,再加上药物对食管产生比较强的刺激作用,可能会灼伤食管。
再次,一些家长为了减轻药物给孩子带来的苦味儿,喜欢喂药前后给婴儿喂奶,其实,这种喂药法也不宜提倡。因为喂药前给孩子喂奶,会使婴儿处于饱胀状态,不再想吃东西,喂药的时候,孩子可能很抵触,从而增加喂药的难度。而在喂药后给孩子喂奶,则可能会发生吐奶现象,不但造成婴儿不适,而且药物的作用也会大大降低。
在黄清明看来,由于岭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很多家长喜欢带小孩看中医、吃中药,但中药除了用药相对复杂以外,煎药其实也有很深的学问。解表类中药,比如说治感冒的中药,不建议久煎,通常提前浸泡半个小时左右,武火煮开之后换小火煮10-15分钟即可,水量少一点。对于一些用于调理脾胃、补益气血的药物,则建议煎久一点,而且可以翻煎,以充分释放药物疗效和节省医疗资源。
黄清明提示,由于儿童胃容量小,尤其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或半垂位,若药量掌握不准确就容易造成儿童呕吐,甚至呛咳,影响儿童的恢复与治疗。因此,煎出的药量因儿童的年龄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煎出的药量,婴儿60-80毫升,幼儿100-150毫升,学龄前儿童150-200毫升,学龄期儿童200-300毫升为宜,药量应尽可能浓缩至儿童所需要之药量。
两个最容易被忽视的儿童安全用药细节
注意药名与生产厂家
小儿使用药物,尤其是中成药,应该注意认准药名,有时一字之差,功用大不相同,如蛇胆陈皮液与蛇胆川贝液,后者适用于痰热咳嗽,而前者适用于有痰热象不显的咳嗽。市场上用于小儿咳嗽、发热的药物品种很多,有时不同厂家生产的相同药名的中成药,其功效可能完全不同,如"小儿咳喘宁口服液",就有很多生产厂家,有的适用于痰热咳喘,有的则只适用于虚寒咳嗽。
注意一些已经退出使用的药物
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部分上一辈使用过的药物已经因为各种原因如毒副反应退出医疗市场,或者只是保留一小部分用途,这就要求父辈、祖辈的家长更新用药观念:如阿司匹林(包括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曾经是退热药的主力,但现今基本不用于感冒退热,因为其不良反应较多,如个别患儿使用阿司匹林导致虚脱,另有恶心、呕吐等反应。部分患儿可引起或加重哮喘,甚至诱发"瑞氏综合征"等等。又如尼美舒利,因为其强效的退热作用而为家长喜爱,但因为个别的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案例而被卫生部明令不再用于儿童退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