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扬雄美学思想研究

《扬雄美学思想研究》是2008年11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死必争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万志全。

  • 书名 扬雄美学思想研究
  • 作者 万志全
  • ISBN 9787500472315
  • 定价 26.00 元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扬雄美学思想研究》主要探来自讨扬雄美学思想的来龙360百科去脉、主体内容、地位影响等诸多低仍源印读吃方面,它分为八个有机组成部分:绪论,第一章部越易够缩影蛋扬雄美学思想的历史基础和理论前提,第二章扬雄美学思想来源及其哲学基础,第三章扬雄美学思想的审美范畴,第四章扬雄具体门类的美学观,第五章扬雄作品的美效拉西收确如酒探虽可学特色,第六章扬雄美学思唱色过字格限从食想的特点,第七章扬雄美学思想的性质、地位、影响和评价。其中,绪论部分是整练责影个研究的铺垫,第一、二章是必要的"前奏",第三、四、五、六章是主体核心部分,是轮审写菜住把急本论著的精华所在。第七章是高潮和尾声,是从更高境界、更广视野进行俯瞰置务临烧病李油讲永执的思想结晶,是本论著的"闪光点"。

编辑推荐

  《扬雄美学思想研究》作者从扬雄深顺绝奥难懂的哲学思想入手,确定其美学观的基础,然后就相关美学范畴、美学命题、具体艺术门类的美学观、作品的美学特色等展开详细论述,从而提出了一系列与众不同的理论创见,比如关棉雨许风针于扬雄美学思想以"玄"为哲学基们担从革文触受独约吗爱础的儒家"理智型"本质,关于扬雄美学思想的审美留底较连营充范畴的系统构成及其分类,关于扬雄美学思想总体特征的归纳与分析等等,都能给别人一些有益的启示,因此,这也是一部颇有创获的著作。 汉代美学是先秦美学和魏晋六朝美学之间的一个重要时期,汉代的美学思想其实是非常丰富的,而且这一时期是诸子百家思想融汇贯通的时期。扬雄的美学思想就比较复杂,他既有儒考翻南家美学思想的根基,又有道家美学思想的师承,同时他足航湖住律又吸取了阴阳五行家和法家等思想的精华,自铸了一套特殊的文艺与美学理论。

作者简

  万志全,1970田尼尼却货从班沙年9月28日生,江西省东乡县人,文学博士。1990~1992年就读于江西省人民武装学校(现为南昌大学人民武装学院),19取祖活措条极布92~2000年在江西省东乡县占圩镇人民政府工作,2000~2003年在云南师范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2006年在山东师范大学攻读文艺学专业话树送使片假确行富红博士学位,2006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

  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看早必烟蒸脸版社出版专著《艺术化语言》(儿杀水虽安走音装那英2007年)、《扬来自雄美学思想研究》(2008年),主编教材《大学英语令助优的部朝》(第一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大学语文》(第二副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在中文重点核心期刊《人民音乐》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山东文学》杂志上发表诗歌十余首,在《自考·职教·成教》杂志上发表散文《自考可以改变命运》,在《赣州房地产》杂志发表《魅力西城》、《赣州,一座值得托付一生的城市》、《偶然的我选择了可爱的你》等散文。

  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文艺学专业博士植着评案位径次帮弱构身后,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学专业教研室主任,《赣州八抗绍学么判风己系房地产杂志》副主编。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扬雄其人其事

  (一)蔚为壮360百科观的创作成就

  (二)特立独行的思想性格

  (三)令人惊叹的突出地位

  二、目前研究扬雄的概况

  (一)研究扬雄美学思想的主要著述

 决级棉格层信常 (二)研究扬雄其他思想的主要著述及学位论文

  三、完丰料顺直研究扬雄美学思想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扬雄美学思想的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方万响呢友修效

  第一章扬雄美学思想的历史基础和理论前提

  一、扬雄美学思想的历史基础:西汉的政治、经济、思想、天文学、辞赋概况

  二、扬雄美学思想的理论前提

  (一)先秦及西汉哲人思考的关于美的几个演重走轴随希吃茶袁语面问题

  (二)先秦对"美"这个词的实际应用(即"美"究竟指代哪些意思)

  (三)西汉美学思想概况

  第二章扬雄美学思想来源及其端里哲学基础

  一、扬雄美学思想来源

  (一)儒家美学思想之于扬雄

  (二)老子道家美学思想之于扬雄:"玄"、"自然慢例当孩列某汽口李划无为"、"大美"、"辩证法"

  (三)阴阳五行美学思想之于扬雄

  二、扬雄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玄

  (一)扬雄对"玄"的使用

  (二)扬雄作为哲学范畴的"玄"

  (三)"玄"精密的"三分"体系

  (四)玄的物质组成

  (五)玄的性质

  (六)"玄"是扬雄的美学基础

  第试苗处志治城三章扬雄美学思想的审美范畴

  一、主要适用于艺术领告径优素已守完域的审美范畴:丽、文质、自然

  (一)审美范畴"丽"

  (二)审美范畴"文质"

  (三)审美范畴"自然"

  二、主要适用于主观精神领域的审美范畴:正、重、经、内外、光、绝、大

  (一)审美范畴"正"

  (二)审美范畴"重"

  (三)审美范畴"经"

  (四)审美范畴"内外"(即扬雄所谓的"表里"、"中外"等对立性范畴的总称)

  (五)审美范畴"光"

  (六)审美范畴"绝"

  (七)审美范畴"大"

  三、主要适用于自然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审美范畴:和、中和

  (一)审美范畴"和"

  (二)审美范畴"中和"

  第四章扬雄具体门类的美学观

  一、文学美学观

  (一)文学的审美原则:原道、征圣、宗经

  (二)文学作品的美来源于"心"

  (三)文学创作的四个要素

  (四)普通大众对文学作品的美的误读

  (五)文学批评实践所表露的美学观(即以"丽以则"为批评标准)

  二、书法美学观

  (一)书写是一种图画(即"书,[心]画也")

  (二)书法是内心的形象性表达(即"书'J心画也")

  (三)书法让人们投入很大的创作激情(即"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四)从书法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即"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三、音乐美学观

  (一)追求"比耳"的形式美

  (二)以"悲"为美

  (三)追求"雅正"

  (四)追求音乐之"和"

  (五)论音乐的社会功用

  第五章扬雄作品的美学特色:千姿百态、美善相乐

  一、大赋的美学特色:雄壮精妙

  (一)"高度"的美,其美学特色是"高峻"

  (二)"范围"的美,其美学特色主要是"广大"

  (三)"丰富"的美,其美学特色是"繁多"

  (四)"速度"的美,其美学特色是"快而有力"

  (五)"声(歌舞)、色(色彩)的美",其美学特色是"缤纷多彩、充满和谐"

  (六)"虚构"的美,其美学特色是"极尽夸张、浪漫生动、人神相合"

  (七)"顺序"的美,其美学特色是"统筹安排、有条不紊"

  二、抒情赋的美学特色:情感真挚、幽默讽刺

  (一)以大胆宣泄为美

  (二)仙境里的美是最高的美

  (三)用"拟人"等积极想象塑造美

  (四)以戏谑为美

  三、箴的美学特色:语重心长、文质彬彬

  四、颂、诔文的美学特色:虚言夸饰、天人感应

  五、论说文的美学特色:思路缜密、说理透辟、气势充沛

  六、书信的美学特色:傲气轩昂

  七、哲学著述的美学特色:博大、简易、不乏想象

  第六章扬雄美学思想的特点

  一、"内容丰富性"与"思想统一性"

  (一)内容丰富性

  (二)思想统一性

  二、"变化发展性"与"主线稳定性"

  (一)变化发展性

  (二)主线稳定性

  三、"辩证性"与"矛盾性"

  (一)辩证性

  (二)矛盾性

  第七章扬雄美学思想的性质、地位、影响及评价

  一、扬雄美学思想的性质:多元混合的儒家"理智派"

  (一)对儒家和道家美学思想的融合

  (二)对阴阳五行思想的美学改造

  (三)其美学性质的"理智性"

  二、扬雄美学思想的地位

  (一)扬雄与《淮南子》美学思想比较

  (二)扬雄与董仲舒美学思想比较

  (三)扬雄与司马迁美学思想比较

  三、扬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一)对后人构建美学思想体系的启发

  (二)引发了一些美学争论

  (三)对后世人格美学思想的影响

  (四)文学美学思想对后人的理论和创作的影响

  四、对扬雄美学思想的评价

  (一)前人对扬雄美学思想的评价

  (二)对扬雄美学思想的辩证评价

  (三)对当代美学的参考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