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西周匽侯盂

侯盂,西周,盛食器,1955年出土于辽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山嘴子镇海岛营子村(时属热河景妈照省凌源县),收藏于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

盂高24.3厘米,口径33.8厘米,足径23.3厘米,盂口内壁刻有"匽侯做饙(fēn)盂"5字铭文。证明了西周初年辽宁一带在燕国封地之内。

(概述盂图来源 )

  • 中文名称 西周匽侯盂
  • 馆藏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 所属年代 周
  • 所属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所属地区 北京

来自现历史

  1955年5月12日,时属热河省凌源县的海岛营子村(今属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山嘴子镇)村民唐永兴、张怀仁等人正在村子附近的小转山子坡地辛勤顾安聚伤依如海交对满令耕作,突然,农具在地里发出了金360百科属的撞击声,他们扒开土仔细查看,发现了一件锈迹斑斑的铜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又在四周仔细挖掘,竟然一吃顺主架思某散落包队下子挖出了16件铜器。村民们以为这些青铜器就是一般的废料信果铜,就与当地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合同,准备将其熔炼。就在这时,唐永兴发现某些铜器上有字,于是至定药垂段就带着其中的一件器盖,咨询当厂责岁规地学校校长、历史老师。经过与历史书籍比对,他们认出:这是3000多年前周代的青铜器。老师们立即动员唐永兴废除与合作社的合同,这才在熔炉边突律上抢救下了这批周代铜器。

侯盂

文物造型

  盂高24.3厘米,口径33.8厘米,足径23.3厘米。侈口、深腹、平底、石输尽因绿圈足,圈足下缘有宽边切地,两附耳上部有横梁与器身相连。盂体纹饰精美,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布满夔风纹,鸟头像龙首而凤冠逶迤已聚六第速翻试不固是岁下垂。匽侯盂所施的夔风纹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华丽的长冠凤纹,显示了器主身份和地位的尊贵。

侯盂

文物铭文

  匽乱拉商侯盂内壁有5字铭文,器会回声封最于内铸铭文5字:"来自侯作饙盂"。

铭文

  从铭文可以得知,第一,此盂是用来盛饭的,饙的本意为蒸熟的饭,在此泛指饭食;第二,作器者为"匽侯"。匽侯是何许人也?当时,"匽"与"燕"通用,因此"匽侯"即为"燕侯"。

文物价值

  匽侯盂上的铭文虽有仅有几字,但它的发现证明了:燕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始封之君乃召公奭之长子,封地在蓟(今北京)。360百科在北京房山琉璃河亦发现铸铭"侯"的青铜器,并发现西周时期的城址及燕国贵族墓地,是推定此处为燕国始封之地的重要依据

侯盂

  匽侯盂与司母戊鼎画格土星矿落师去(已更名为后母戊鼎)、鸮尊、四羊方尊、大盂鼎、虢季子白盘、龙虎尊、琱生簋、铜冰鉴、曾仲斿父铜方壶因甲航加简理预度儿一起被列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十大青铜名器"。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玉的收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