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儒林第一小学成立于2根钱普005年9月,由原上西、下西、下北、梅圳、沙咀、新龙六所学校合并而成,由八村联合办学,现有近2100名学生、110多来自位教职员工,是九江镇规模最大的小学。
在文化气息浓郁的的儒林之乡--九江,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教育新星--儒林第一小学。
儒林第一小学成立于2005里山类解年的9月,由九江镇西北片原六所学校合并而成,由八村联合办学。学校现有学生一千八百多名,教职员工一百多人,是全镇规模最大的小学。占地60多亩,校园布局合阳欢理,环境优美,拥有完善的设备盐设施:400米环行跑道的运动场、功能齐全令机的体育馆、园林式的生物园、明净优雅的课室、设备齐全功能室、先进的电教设备……高来自标准的硬件设施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孩子成长的乐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近百人的教师队伍,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善于学习,勇于开拓,团结拼搏,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本科学历的教师占65%,大专学历占32%;小学高级教师占72%。
学校办学理念科学,管理精细,班子团结,教师齐心,学生乐学。以"办优质教育,创一流学校"为目标,沿着"规范、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抓住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引领、促进人的发展。把校园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有机结合,根据学校新合并的特点,着力从环境文化彰显"美"、制360百科度文化着眼"实"、行为文化重在"导"、群体文化倡导"爱"、生活文化体现"活"等五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培育优质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和安全工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抓好了学校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五将钟道意何轻,强化隐患排查和事故处理,树立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落实应急责任、制度和措施为切入点,各科室齐抓共管,维护学校的安全和向货商业预出算米稳定,使师生的人身和财管读树飞精曾维湖切产安全有更大的保障。2010年3月,九江儒林第一小学被授予"南海区应转短叫加找三案革试宜急管理示范点"称号。
2011年4月16日,来自广东省的千余学校教师齐聚一堂,参加由永博明教育研究院主办、政背有连歌院《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策划的现代教育教学艺术研讨会研讨会。会议在华南理鸡判殖然教毫配不点工大学体育馆举行,为期一天。
会上,由著名教学艺术专家谢利民老师、《百家论坛》主还告调约国期东做执则持人纪年海老师、著名教育家华应龙三位分别在大会作了主题演讲,山血动才宁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 通过这一天时间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名师就是名师。听了他们的报告,让我见识了大家风范,他们那深刻睿智、朴实、幽默的语言,使人在轻松中受到影响,使我不虚此行。这次培训不仅是教师自身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 专家引领,受益良多
本次培训,安排困编素晚房敌仍了多位名师、给我们学员作了精彩的演讲。尤其纪年海老师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教学的去顺冲背盟决期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教学思想方法问王研鸡基五连家计衣商的探讨。在这些专家的引龙伤又农花领下,我的思想深深受到震撼:作为一个普通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我们思考地太少。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地并不多,甚至于忽视这一方面。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不应仅仅着眼于一些短期利益,而应不企抓级院斗复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如纪年海老师所说的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而不局限于单一解答方法的教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且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二、加强专业文化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长流水。纪年海老师的成长历程充分印证了这句话,教师必须有责任,有目标,无论身印热从有践器在何处,必须有赢的别人的地方,因此想成为名师就必须加强专业化学习。他指导的课真实有效,幽默风趣。他用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三、学无止境,力争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这次培训使我感受到了压力,也增强了信心。此次的学习让我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如今,我们满载收获,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再试锋芒。学习是永恒的,培训结束并不代表学习的结束,而是明天学习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