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天下道源

老子故里 天下道源 中国涡阳 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腹地,地处亳州市中心,有" 老子故里 天下道源 "的美称。 涡阳县地理坐标为北纬33°27′至33°47′,东经115°53来自′至116°360百科33′之间。S202、S307省道、青阜铁星收介路、济祁高速、五级航道穿境而过。总面积2107平方公重含绍生里,市区面积94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21个镇、1个工业园区。人队劳吃往准棉干留口170.79式温响阳河能皇万人。涡阳境内有 道教祖庭天静宫、道源湿地公园、东岳庙、东太清宫、尹喜墓、陈抟卧迹等文物古迹。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市、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安徽省直管县、安徽省经济十强县。道教鼻祖老子的出生地、有"梁宋陈楚之冲,齐互素用左卷段联入新鲁汴洛之道"之称,为商贾往来之所,兵家必争之道些满充收铁地 。

  • 中文名称 老子
  • 别名 李耳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前570年
  • 外文名称 LAOZI

老子

  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来自,字伯阳,有人说又360百科称老聃。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伯鲁植着打源增列磁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这饭买危落人王阜撰《老子圣好屋间向记客四训情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洋就女百研政粮啊端期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杀增地继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接内模尔击充督响搞包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报体诉系机危阻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染少曾冲陆杀既示热好比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文化

  今年是道家鼻伟浓祖老子诞生2582年,3月19日上午,由安徽省道教协会主办,涡阳天静宫承办的中国涡阳辛卯年纪念道祖老子诞辰朝圣大典在涡阳县天静宫举行。朝圣布十酸黑大典活动包括九龙井取"圣水"、迎圣浴德、五供养、祈福法会等,来自海内外的600多名各界人士参加了朝圣典礼。

  3月19日是农历二月十五,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诞辰纪念日,世界道教徒将这天作为道教节。这次庆典活动的宗旨是团结全世界的道教徒于二月东飞脸握十五"道教节"共同欢庆老子圣诞。

  这次活动由涡阳天静宫与新加坡道教协会、印度三宝垄泽海庙、马来西亚沙巴道教联合总会共同举办,庆典活动的闭幕式将在马来西亚沙巴州兵南邦威圣宫举行。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作为老子出生地的涡阳县围绕"唱响老子品牌,建设和谐涡阳"的部署,积极开展老子文化研究和宣传。

老子庙会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十至十五,老子故里 天下道源 中国 涡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老子庙会。庙会期间商贾云集、游人如潮,祈福法会、祈愿、撞钟等一系列宗教活动和舞龙、高跷、旱船、太极扇等民俗文化表演异彩纷呈,庙会还为广大农民信息交流和农产品贸易提供了平台,深受各界欢迎

天下道源在涡阳

 控盟 如果说是马炳文激活了老子故里之争,那么马炳文和马杰同样把学术考证引向更来自深层次。两人不光以实地走访为360百科主,而且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地下款亮毛随置核,他们的发现逐渐引起涡阳文物部门的重视。从1990年以来,涡阳县聘请中国社科院、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等部门的数十名专家对太清宫一带写报良督置利进行了考察、发掘。考古证明,天静宫最迟在宋代已称"宫",不是一般的露李座段更因出图价完道观,而是"敕建"之道教圣宫。在唐代文化堆积中,有莲花瓣圆瓦当、板瓦和黄釉粗瓷碗,证明这里唐代就有建筑且处于天静宫遗址中心。考古发现了汉然答确如做丰础游至六朝时期建筑遗物,如乳丁纹投四限刘皇视干如元适、几何形纹及"大吉祥"阳模文字砖,特别还出土了两截汉砖砌体,且在老君殿发掘区内,证明这里极可能是汉代老子庙遗址。出处多压陈率七敌土的残石碑上有"混元降□"的字样,即老子(混元)降生地之意。

 二肉挥找约改 1992年6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观民、邵望平,对涡阳太清宫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在考古小结中指出:天静宫遗址范围包括郑店村在内约200万平方米,地面散见自史前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及东周、汉至宋、元诸时期的遗物。将此处官在聚设夫各实坏视为老子故里建祠奉祀已延续近两千年,足以使该遗址成为一处历史文化胜迹红兵光害盾良,"从继承、弘扬中国古代著名哲人老子思想精华的角度来看,今日重修老子纪念性建筑是有积手材就怕世罪仍却候投极意义的"。

  1997年和2000年,河南省文物准杀正划这决里阳州员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也曾对鹿邑县太清宫进行两次考古发掘,揭露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发现唐宋时期祭祀老子的建筑基址和大量文物。孙以楷对此曾提出,鹿邑太清宫考古没有发现汉代建筑遗址,难以说明其建于汉延熹年间。关于这一点,马杰曾赴鹿邑太热迅航司承清宫遗址寻找汉代文物的踪迹,但一无所获。

  考古不断丰富着老子故里在涡阳的证据,马炳文最终舍弃鹿邑,决定选择涡阳重修老子故里中太清宫,遂联合香港富豪谭兆道长及台湾、东南亚等地重道之士,成立"重修老子故里中太清宫(天静宫)筹备委员会"。1992年,国家文物局在一份《同意涡阳县接受在切官大陆以外地区捐资的批复》文件中,"同意涡阳县接受台胞马炳文先生为首组织'大陆以外地区重修老子中太清宫筹委会'对该县老子故里中太清宫等古建筑维修和修复的饭配第行呀但搞捐资"。

  1993年,涡阳天离接烧鲜主介百息静宫一期工程老君殿开建,1995年竣工时马炳文还亲自主持了落成典礼。此后天静宫二期工程上马,目前该工程已全面竣工,即将在老子文化节期间开光。可惜的是,马炳文、谭兆两位功臣均已仙逝,不能亲赴涡阳一睹盛况。标志性景观可佐证

  据史料记载,老子故里有两大独特景观,一是流星园,一是九龙井。正因为这两大景观为它处所没有,故称之为标志性景观。九龙井是历史的见证,它环列于流星园中,这两大与老子生地密切相关的景观,皆在涡阳太清宫被发现,为老子出生于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关于流星园,许多志书上都有记载,即"有星突流于园,老子因而降诞"等。不管有无此事,后人将老子诞生处称之为"流星园",却是载入史册的事实。涡阳县不仅勘查出流星园旧址,且出土"古流星园"石匾额一块,还有"老子□□"残额半块,所缺部分显然是"故里"二字,这些都是鹿邑太清宫所没有的。

  九龙井的来历亦与一个神话传说有关。《正统道藏·犹龙传》云:老子降生时"万鹤翔空,九龙吐水,以浴圣姿,龙出之处,因成九井。"省文物考古所专家汪本初等三人的考古小结说:在原流星园址,共发现九口古井,已清理其中一口,"初步定为春秋时代的井",其他8口井中有3口经汉代修整过,其余5口在宋代曾重新修筑。

  在天静宫正东两公里处,还发现了一座汉墓,当地人流传说是尹喜墓,又叫尹子孤堆。说它是汉墓,主要根据是两扇巨大的有汉代铺首石刻的石墓门以及许多汉代墓砖来断定的。据分析,汉代盛行移葬风,此墓有可能是关尹后人将关尹遗骨移葬于此,也可能是关尹衣冠冢,表达关尹后人对老子的恋慕之情。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涡阳天静宫是老子生地。

  "涡河改道"没有依据

  历史上,涡阳、鹿邑两地都曾属亳州,若没有行政区划的变更,两地可能今天也不会为老子故里而争。专家认为,随着历史的变迁,老子故里的归属有所不同,属正常现象,但归属虽然可变,其地理方位绝对不可变,否则就不是老子故里了。

  对于老子故里的位置,边韶《老子铭》云:"在濑乡之东,涡水处其阳",确指在涡河以北。曹魏黄初三年(222年)《魏修老子庙诏》则直接称"涡水北有老子庙"。郦道元的《水经注》不仅指明老子故里在涡水之北,而且还在谷水(今武家河)入涡处附近。早于边韶的谯(今亳州)令王阜在《李母冢碑》中说:"老子生于曲涡间"。"曲涡"就是指亳州之东涡河北岸的曹操故里一带。

  涡阳天静宫的地理方位,与上述史料记载完全一致。与此相对应,鹿邑太清宫则位于涡河以南,亳州以西,且无两水(涡水与谷水)交汇。近年来,一些持老子故里鹿邑说的学者提出涡河改道的说法,指出涡河河床在元代曾经改道,造成今鹿邑、太清宫镇均处于涡河之南。那么,涡河是否曾经改道,老子故里会不会由涡北变迁到涡南?据涡阳县文化局原副局长胡智介绍,他们曾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涡河从未改过道。最具有说服力的资料,来自郦学研究专家、杭州大学教授陈桥驿的《记载的淮河--兼议谷水就是武家河》。

  "天静九井皆得之,道统源头豁然知。涡水长流道长在,老子故里就在此。"1998年5月,76高龄的陈桥驿教授携夫人胡德芬女士来到涡阳,这是他在涡河流域进行了为期一周野外考察后的题词。后来,陈桥驿在考察小结中说,"从人文方面讲,九龙井和《水经注》记载相符"、"从自然方面看,涡河从地形、地貌、地望、土层结构上看从未改过道";对照《水经注》"谷水"左右所摇摆,但摆动很小,这条河不可能跑到鹿邑去,"谷水"就是现在涡阳境内的武家河。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柒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