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曾智华

曾智华(英文名:Douglas Zhihua Zeng),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 世界银行"知识与发船没笑贵规展"项目创始人之一,是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和空间经济、创新、竞争力及知识经济方面的资深国际专家。他在特区和园区方面的贡献尤为国际上所知。1998年加盟世行,有20多年的全球工作经验, 并长期致力于中国罗音术拿标概动赵己及世界经济的研究,以及世行贷款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 中文名称 曾智华
  • 外文名称 Douglas Zhihua Zeng
  • 职业 经济学家
  • 代表作品 《解读中国奇迹: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成功与挑战》

人物生平

  曾智华,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项目创始人之一,是宏观经来自济政策、产业和空间经济、创新、竞争力及知识经济方面的资深国际专家。他在特区和园区方面的贡献尤为国际上所知。1998年加盟世行,有20多年的全球工作经验, 并长期致力于中国及世界经济的研究,以及世行贷款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曾先生最早把中国的特区和开发区作为"中茶准挥音世国方案"的核心经验推广到国际舞台,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他于2010年领衔编著出版的《解读中国奇迹: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成功与挑战》一书由时任360百科世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作序并主持发布。2014年,美国著益据名经济学家、2018年指般穿际会讨践乱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罗默教授也曾邀请曾智华去纽约大学做中国特区的报告。

  2018年,曾先生的《中国军可调由吗象还基于生态园区的绿色转型准守背》一文获德国发展研究院和德国发展署联合颁发的"最佳政策线论文奖"。2019年,他被邀参与了世界银行旗舰报告《2020世界发右景输深米把局巴展报告–全球价值链继质乱略述团最乎怎》的写作。曾先生的其握甚味他主要专著和论文(含合著)包括:《经济特区的全球经验:聚焦中国和非形激互洲》《促进亚洲动态型和创新型的增长》《通过创新和开放打造一个国际化的新城-苏州工业园区的案例》《中国: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创新与发展及政府的作用》《知识,准刚是也川角沙队限察告技术和非洲产业集群的发双代足肥宪城死候去境呀展》《终身学习与中兴间度留冲国竞争力》及《中国与知识经济:机遇和挑战》等。

  曾先生经常被邀参加各种国际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并发表响破主旨演讲。在加入世行之前,他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经济师和斯坦福冷态置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成就

  专著(含合著)

  1.促进亚洲动态型和创新型的增长:经济特区和商业枢纽的成功经验(2017),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院官四边剂帮杨华(英文版)

  2.埃塞俄比亚在电子和通讯制造业的潜力评估(2016),世界银行(英文版)

  3.解读中国奇迹: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成功与挑战(2011),世界银行/中信出版社(中,英文版)

  4.中国: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2008),世界银行/中信出版社(中,英文版)

  5.创新与发展及政府的作用(2008),世界银行/财政科学出版社(中,英文版)

  6.知识,技术和非洲产业集群的发展(2008),世界银行(英文版)

  7.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2007),世界银行/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英文版)

  8.构建知识经济:高级发展战略(2007),世界银行(英文版)

  9.智利与新经济(2004),世界银行(英文版)

  10.埃及与知识经济:抓住机遇(政策报告, 2004),世界银行(英文版)

  11.阿根廷:超越危机–从旧经济到新经济(政策报告, 2003),世界银行(英文版)

  12.泰国与知识经济:释放潜能(政策报告, 2003),世界银行(英文版)

  13.中国与知识经济:抓住21世纪(2001,核心研究人员),世界银行(中,英文版)

  14.韩国与知识经济:实现超越(2001,核心研究人员),世界银行(英文版)

  15.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印度.巴西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 (1991), 天津

  论文/报告(含合著)

  1.亚洲和非洲价值链的对接(与世界银行非洲区首席经济学家合作的旗舰报告),世界银行,2019年5月。

  2.非洲的经济特区与全球价值链的融入(《世界发展报告2020 –全球价值链》背景报告),世界银行,2019年3月。

  3.中国基于生态园区的绿色转型 (获2018年6月在波恩举办的"绿色转型与竞争优势"国际会议"最佳政策论文奖"),并将在Journal of World Development杂志的特刊号上发表。

  4.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中国创新系统的有效性,《国际创新研究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tudies),Vol.1(1), 2017。

  5.产权和规模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西交利物浦大学工作论文,2017年6月。

  6.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案例:通过开放与创新打造一个国际化的新城,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World Scientific)杂志2019年5月号。

  7.自由贸易港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之启示,《中国远洋海运》,2019年03期。

  8. 从全球视野看经济特区的经验和教训,PEDL,英国国际发展署,2016年。

  9. 经济特区的全球经验:聚焦中国和非洲,世界银行工作论文7240号, 2015;被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 Economics and Policy杂志发表,Vol.7, No.3, 2016。中文版在中国社科院《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5期发表。

  10.发展中国家的集群、创新体系和生物技术,载于《农业、生物技术与发展》一书;Edward Elgar出版公司, 2014

  11.制度变革与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book review), <中国研究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 Vol. 219 (2014), P872-873;剑桥大学出版社

  12.中国的经济特区与产业集群:增长的引擎, <国际商业、经济和政策>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 Economics and Policy)第3卷第3期,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公司, 2012

  13.中国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及对非洲的启示,北京大学《中国非洲研究年度评论》, 2012

  14.农业产业集群,世界银行《农业创新体系》一书章节, 2012

  15.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是如何引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世界银行工作论文5583号, 2011

  16.促进中国中小企业的创新<国际研究评论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y Review), 2008年10月号

  17.中国与知识经济–机遇与挑战(2007),世界银行工作论文4223 (被<ICFAI知识管理杂志>(ICFAI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发表, 2008年3月第6卷第2期)

  18.终身学习中的核心技能(上海终身学习研讨会论文集, 2007)

  19.终身学习的融资(发表在"公共财政与中国-建立和谐社会",世界银行, 2007)

  20.加入世贸对伊朗就业影响的估测(2007),世界银行

  21.知识和技术如何驱动两大巨人-中国和印度的增长? <国际研究评论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y Review), 2006年4月第7卷第1期)

  22.中国加入世贸之后的就业挑战与对策(2005),世界银行工作论文3522

  23.中国的知识革命(文章),世行<转型>期刊2005年

  24.中国走向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2004),世界银行政策报告

  25.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对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世界经济>杂志, 1995年第10期,北京

  26.世界经济形势及企业如何走向国际市场的演讲<世界经济>杂志, 1993年第2期,北京

  27.论当代发展理论的危机<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 1993年第7期,北京(被<中国经济年鉴1993>收录, <中国经济年鉴>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出版物之一)

  28.对现代化发展理论内涵的界定<上海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3期,上海

  29.颇具特色的新加坡市场经济,《东南亚研究》,1993年。

  30. "东亚四小龙"及它们的跨国经营<全球市场>杂志, 1992年第1期,北京

  电视及平面媒体专访、电视脱口秀及博文

  1. 经济增速健康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2.全球经济增长未来呈三大趋势

  3. 专访:期待经济特区再创辉煌--访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

  4.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应以市场为主导

  5. 粤港澳大湾区力成"一带一路"建设引擎

  6. 专访:自由贸易港建设将有力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访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

  7. 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将向世界释放更大红利

  8. 曾智华(世界银行):经济特区的全球经验

  9. 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10.专访曾智华:破解"中等收入陷阱"难题之中国策

  11.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前景光明

  12.中国建设经济特区经验惠及"一带一路"国家

  13.园区的影响力:中国的经济模式在非洲

  14.曾智华:海外投资,有钱别太任性-《解码财商》

  15.中国能否成为全球创新大国?

  16.世行经济学家曾智华:中国经济没那么糟-《解码财商》

  17.最新数据解读中国经济:到底是好还是坏?

  18.中国城镇化须注重包容性发展

  19.中国地方政府如何破产?

  20.地方政府破产对中国积极意义有四

  21."一带一路"和开发区建设

  22.如何使非洲的特区更加成功?

  23.为何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抱"工业园区?

  24."一带一路"需应对国际化人才瓶颈

  25.为何中国要加入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

  26.中国经济模式转向是必然

  27.世行警告中国房地产严重过热,高增长必将下降

  28.改变官员考核机制,防止城镇化变异

  29.中国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成功与挑战

  国际会议/论坛

  从2011年至2019年,曾智华先生被邀请出席许多重要国际会议和论坛并做主题报告。主要包括:

  1)"如何打造有竞争力的城市群经济带? ",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2019年6月26日。

  2) "2019湾区经济发展国际论坛"(第八届中国 (广州) 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 广州市政府, 2019年6月22日。

  3)"Knowledge, Skill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China-Africa Engagements" ("中非知识、技能和技术转移"研讨会),SAIS-CARI 5th Annual Conference, China-Africa Research Initiativ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Washington, DC, 2019年4月15-16

  4)"Special Economic Zone Experts Seminar" ("经济特区专家国际研讨会") (specially held for the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20), UNCTAD (联合国贸发署), Geneva, Switzerland, 2019年4月11-12日

  5)"2018亚洲产业与资本峰会",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2018年12月25日

  6)"2019首科新年论坛",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北京市政府,北京,2018年12月8日

  7)"新型全球城市国际研讨会暨南京城市国际化发展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南京市政府,南京,2018年10月29-30日

  8)"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主题论坛",广东省政府、香港总商会等,广州,2018年10月29-30日

  9)"澳大利亚领导人退休会"(包括商务部长Steven Ciobo),Golden Coast,澳大利亚,2018年6月23-25日

  10)联合国工发组织"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亚国家园区论坛", 上海,2018年4月18日

  11)"济州岛论坛"(韩国最高级别年度论坛),韩国济州岛,2017年5月30日-6月2日

  12)"世界港口大会",世界港口协会,巴厘岛,2017年5月11-12日

  13) "北京论坛",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大学,北京,2017年11月4-5日

  14)"全球城市竞争力论坛",联合国人居署和中国社科院,广州,2017年10月31日

  15)"亚洲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新加坡总理府研究基金会,哈佛大学竞争力研究所,世界银行联合主办,

  新加坡, 2016年6月6日

  16) "中国经济:当前挑战和未来路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明德论坛",2016年3月29日

  17)"从全球价值链看中国的创新能力",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2016年3月23日

  18)"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峰会暨2016中国与亚洲纺织国际论坛",上海, 2016年3月14-15日

  19)"中国轻工企业走出去50人论坛",轻工商会与国务院参事室合办,北京, 2015年11月28日

  20)第6届"全球贸易和经济特区峰会",迪拜,2015年10月27-29日

  21)纽约金融论坛"(哥伦比亚大学),纽约,2015年9月27日

  22)世界银行研讨会"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机会,挑战与未来",华盛顿,2015年9月3日

  23)清华大学"中国和非洲经济特区(自贸区)的比较"(管理学院暑期班),北京,2015年8月10日

  24)"地域政策的政治经济学:聚焦经济特区"(波兰社会与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华沙,2015年4月23-24日

  25)"KZN产业园区投资论坛",南非,2015年2月26-27日

  26)"解读经济特区(自贸区)"(纽约大学商学院,受邀于著名经济学家Paul Romer),2014年12月4日

  27)"新经济力量论坛"(广东政府和南方报业集团主办),2014年11月22日

  28)"世界特区(自贸区)发展论坛"(深圳大学),深圳,2014年11月21-23日

  29)"UN-CCER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来自中国的经验"研讨会(联合国与北大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2014年10月27-30

  30)"澳大利亚领导人退休会"(包括商务部长Andrew Robb),Hayman Island,澳大利亚,2014年8月15-17日

  31)"澳大利亚北方发展峰会"(澳大利亚达沃斯论坛ADC主办),澳大利亚,2014年6月26-28日

  32)联合国工发组织"包容性的和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论坛,维也纳,奥地利,2014年6月23-24日

  33)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和非洲的结构变革"国际会议和暑期班(国家发展学院主办),北京,2014年6月16-22日

  34)第5界"全球贸易和经济特区峰会",迪拜,2014年10月27-29日

  35)"津巴布韦经济特区研讨会"(世界银行与津巴布韦政府主办,10位部长出席),2014年2月20日

  36)"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变革:学习全球经验"国际会议,新德里,印度,2014年2月19-21日

  37)联合国工发组织第15界年会"产业发展论坛",利马,秘鲁,2013年12月2-6日

  38)中国人民大学"城市发展的国际经验"特邀讲座(经管学院),北京,2013年4月24日

  39)"东亚与非洲的产业集群比较研究",中央财大,北京,2013年4月9日

  40)"自由经济区国际会议"(韩国知识经济部和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院主办),首尔,韩国,2012年6月12日

  41)"全球特区峰会",吉隆坡,马来西亚,2012年3月19-20日

  42)"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论坛(深圳大学),深圳,2011年11月4-6日

  43)"全球可持续性经济区领导人论坛",吉隆坡,马来西亚,2011年10月17-18日

  44)"中国与全球利益相关者论坛",柏林,德国,2011年9月15-18日

  45)北京大学林肯中心"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讨会,北京,2011年7月16-17日

  46)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解读'中国奇迹':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成功与挑战"特邀讲座,北京,2011年5月20日

  47)世界银行研讨会及新书发布会:"中国特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非洲能够学到什么?"(曾智华为主讲,发布《解读中国奇迹: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成功与挑战》一书,由时任世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主持),华盛顿,2011年4月7日

  48)世界银行研讨会及新书发布会:"非洲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曾智华为主讲,发布《知识,技术和非洲产业集群的发展》一书,华盛顿,2008年9月23日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滠口派出所
下一篇:一世花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