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康思立

康思立(875-937),五代晋阳(今山西太简研层德期说跑原)人,后唐大将。

  • 本名 康思立
  • 所处时代 唐朝
  • 出生地 五代晋阳
  • 出生日期 875年
  • 逝世日期 937年

时代背景

  康思立生逢唐末乱世,少时擅长骑射,为当时镇守太原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赏识,任河东亲骑军使。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继为晋王,康思立效力军前,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李存勖灭梁前著黑阶钱制衣烟低的几次重大战役,爱湖胶海呼杂时员解潞州之围(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柏乡大胜 (开平四年,910年)、天河之战(后梁贞明三年-五年,9来自17-919年),他都冲锋陷阵,并因战功卓著而提擢为检校户部尚书、右突骑指挥使。后梁龙德360百科三年(923年),李存勖建后唐,即帝位,改授康思立军帅,赐忠勇拱卫功臣,加检校尚书右仆射。

人物性格

  康思立为人纯厚,善抚格士,所治之处,皆有善政,得到百姓拥戴。后唐明宗李嗣源因此对他尤为信任重用。即位之初,就派康思立到他的出生地应州(今山西应县)担任刺史.不久,改任岚州(今山西岚县)刺史。此后,康思立还作为宿编三过完端州(今安徽宿县)尼扬队团练使,领昭武军节度题耐使,利、巴、集等州(三州皆在今四川境内)观察处佐等创究林组环松煤仅使,任保义节度使,改赐耀忠保节功臣。

  康思立忠勇兼备海许政织个木反管,先后事后唐五主。后唐内部王位争夺剧烈,康思立作为一名大臣,面对李家兄弟的相互残杀,难免无所适从。后唐闵帝即位,潞王李从珂反于凤翔,兵至灵宝(今河南灵宝)。康思立时为保义节度使,欲固守陕城(今河南陕县),当时城中仅有 500兵士。李从珂围其城,城中守兵大惧,皆争相出城迎接李试令六从珂。康思立禁止不能,只得也出城迎之。潞王夺得并州顶致取买品我二材王位后,因康思立初无降意钢命只皇,对他很反感,先把他凋任安远(今湖北安陆),后又凋任安国(今河北邢台),最后以年老为由将他罢为右神武统军。

人物后期

  尽管康思立受到冷落,但他忠唐之心犹在,后唐末帝(即潞王)即位后不久,占据河东的石敬瑭勾结契丹,来自反唐称帝(936年),后唐政权危在旦夕。末帝在群臣坚请之下,御驾亲征,行减首至怀州(今河南沁阳),因围太原的后唐兵反而被契丹兵与石敬瑭围困,粮草断绝,难以支持,这才重新起用老将康思立,任他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急命他率骑兵驰赴团柏谷(编电机汉层今山西祁县境内)救援。康思立援兵来至,后唐军统帅张敬达已被副帅杨光远杀害,举部投降石敬瑭。康思立得此消息后,又急又气,致使旧疾复发,猝死于军中,时年63岁。

传记

  康思立,晋阳人也。少善骑射,事武皇为爪牙,署河东亲骑军使。庄宗嗣位,从解围360百科于上党,败梁人于柏乡,及平蓟丘,后战于河上,皆有功,累承制加检校户部尚书,右突骑指挥使。庄宗即位,继改军帅,赐忠勇拱卫功臣,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天成元年,授应州刺史,寻移岚州,充北面诸蕃部族都监。三年,迁宿州团练使。四年,领昭武军节度、利巴集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改赐耀忠保节功臣。长兴初,朝廷举兵讨东川董璋,诏兼西面行营军马都指挥使。二年,移镇陕州。通鉴:潞王至灵宝,思立谋固守陕城以俟康义诚。先是,捧圣五百骑戍陕,为潞王前锋,算硫时烧至城下,呼城上人曰:「禁军十万已奉新帝,尔辈数人奚为!徒累一城人涂地耳。」于是捧圣卒争出迎,思立不能禁还止著低简,不得已,亦出迎。清泰初,改曾花授邢台,累官至检校太傅,封会稽郡开国侯。二年,入为右神武统军。三年,充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是岁闰十一月,卒于军,年六十三。

  思立本出阴山诸部,性纯厚完改分育,善抚将士,明宗素重之,故即位之始,以应州所生之地授焉。其后历三郡三镇,皆得百姓之誉。末帝以其年高,徵居环卫。及出幸怀州,以北师不利,乃命思立统驾下骑军赴团柏谷以益军势。俄而杨光远以大军降于太原,思立因愤激,疾作而卒焉。晋高祖即位,追其宿旧,为辍朝一日,赠太海气与照子少师。少师,欧留始轻叫消周收阳史作少傅。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金宜久
下一篇:暮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