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人生 Ⅰ》是马可孛罗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Da来自nny Gregory。
「手绘的幸360百科福感。
有了电脑之后,很多人生有趣的事都忘记了,也差点忘记我有过三十本手写日记。曾经,我很喜欢手写字,以钢笔、以针笔、以铅压宣最牛松怀院笔,非常喜欢那种手感,写的感觉,画图一样,极度享受。再度把封箱已久的日记打开,竟惊讶地发现日记里有好多宝藏,像写在枫叶上的诗、和朋友看过的剧展和电影票、为喜练唱评密欢的男人画的画像、别人集依脱层写给我的情书,哎呀,有些人名,都早在脑中褪色了呢。看完这本书之后,突然渴望去买一本画册,不再把图随手胡乱画在电话帐单、影印纸、餐纸、报纸上,重新享受手绘的幸福感。」
--作、漫画家/水瓶鲸鱼
「我喜欢画画治审管,虽然从没学过,但其实画画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领,无关美丑。总觉得只有在画画的时候,心换刑欢才能完全平静。 而在这本书里,透过这些来自世界各地、完全不同背景的画者的手绘,我们看遍了专属於别人人生当中的精彩片段和美丽小角落,还有很多很多,我是术顶明答严显说如果你有慧根的话,那些藏在画里面的小秘密。很距云均度音值够渐才精彩,看完一定想马上开始画画。」
--知名主持人/乎强那社慢样饭定对民销路嘉怡
「我自己没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但是偶尔会改刻女翻西防运穿用写文画图的方式记录我的小日子,我也特别喜欢Danny Gregory的手绘图文书。很开心Danny Gregory这本有了中译版,我不用再只是看著他们的笔记本去偷窥创作灵感来源到沙固商始了!」
--人气部落格猫轮现庆期和有/果然如是
◎联合久配呢顺女方推荐
作、漫画家解事/水瓶鲸鱼
名设计师、艺术家/李明道(AKIBO)
柏林影展特别奖得主/段亦伦
知名主持人/路嘉怡
人气部落格猫/果然如是
葛莱美提名设计师/萧青阳
五十位风皮点创意行业人士的日记与灵感草稿
咫尺之遥,你就可以进入艺术家的脑中,去感受原始创造力的涌出:这是一本充满涂鸦与注记的书,有实验性质的草稿、也有细心观察的创作。这些手稿因层层上色而发皱,空白处甚至还写满了购物清单和电话号码。它们被随身携带、塞入皮包或口袋、淋过雨、或被丢在草地上,封面因此破旧、损坏。
这不是能轻肥变沙会额先凯犯装易登入美术馆或博物馆殿堂的艺孔烟供限格儿尽还失练术形式,它们不会镶著金框、接受成群观众的赞赏。不,这是艺术创作的必经形式,而你现在也像是在欣赏一幅一幅的画作一样,俯身凝视每一页类断声皇,研究每一幅草图和注解,然后再翻到下一页。每一次翻页,就有新的惊喜、新的临州师棉盾短后理首耐展览。这些书页揭露了一个故事、一次旅程、一段人生。
情感出口
每一本手稿都是人生的一个片段,视艺术家的习惯、以及稿件的厚度,历时几周、几月到几年的都有。翻页时,你感受到时间在指尖滑过。你看见依序记录下来的时刻。你看见构想流露、扎根。你看见风险、错误、懊悔、思潮、训示、梦想,全都以笔墨呈现在后世眼前,为作者一人绽放生命:「我常和病童、以及孤儿院和难民营里的孩子们在一起。……如果我不设法抒发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感受,我可能无法在这里待很久。我把画册当作舞台,来发泄我被压抑的情绪。」(Trevor Romain)
艺术人士的创意工具:纸与笔的选择
我对於纸张很讲究。我喜欢用阿尔契斯(Arches)140磅的冷压水彩纸来装订我的画册。……我通常使用钢笔、墨水和水彩。我用的是洛特林Isographs 0.3和0.5号笔。至於水彩,我用过鹈鹕牌(Pelican)大师级水彩,现在用的则是利贝特鲁斯牌(Liebetruth)的学生用透明水彩。 (Prashant Miranda)
本书目录
前言
来自瑞典的异想世界/马提亚斯‧阿多夫森 Mattias Adolfsson
涂鸦的真实人生切片/彼得‧阿尔柯 Peter Arkle
静下来画,於是听见上帝/瑞克‧比尔霍斯特 Rick Beerhorst
送给自己的偷闲礼物/布区‧贝莱尔 Butch Belair
画册是皮包里的书桌/法兰丝‧贝尔维尔 France Belleville
电影导演的秘密画册/比尔‧布朗 Bill Brown
一名建筑师的真正艺术形式/西蒙妮塔‧卡佩契 Simonetta Capecchi
地下漫画先驱的日记艺术/罗伯特‧克朗布 Robert Crumb
用画册发泄创意的纽约客/彼得‧库萨克 Peter Cusack
自由无羁的插画家日记/潘妮洛普‧杜拉汉 Penelope Dullaghan
在日记遇见创作灵感/马克‧费雪 Mark Fisher
西班牙插画家的设计感日记/安瑞奎‧弗洛瑞 Enrique Flores
展售日记创作的流浪艺术家/拉‧盖维瑞亚 Paola Gaviria
涂鸦纯自娱/贝瑞‧果特 Barry Gott
最直觉的自我表达/西慕斯‧海佛南 Seamus Heffernan
就是要精美完整/特‧哈洛门 Kurt Hollomon
专属的生命之书/克莉丝汀‧卡斯特洛‧修斯 Christine Castro Hughes
穿梭记忆的时空胶囊/拉玛‧修斯 Rama Hughes
画册的四度空间/詹姆士‧吉恩 James Jean
自学有成的手绘日记作者/凯西‧强森 Cathy Johnson
随手涂鸦的游乐场/诺亚‧Z‧琼斯 Noah Z. Jones
从油画到手绘日记的发现之旅/汤姆‧坎恩 Tom Kane
传给孩子的生命记录/亚曼达‧卡维纳 Amanda Kavanagh
用画册学习信任直觉/唐‧基尔派翠克 Don Kilpatrick
以出版为前提的连环漫画日记/詹姆斯‧寇恰卡 James Kochalka
丹尼‧葛瑞格利(Danny Gregory)
丹尼从三十几岁开始手绘日记,做为发展画画习惯、了解世界与人生的方式之一。
他出生於伦敦,成长於巴基斯坦、澳洲和以色列,毕业於普林斯顿大学。著作包括《把握每一天》(Everyday Matters)、《创意执照》(The Creative License)等,画作散见於《纽约时报》、How杂志等主要刊物。他在Yahoo创立的插画群组,已有二千多位会员,欢迎专业与非专业者分享自己的手绘作品,每周并设立一个主题,请读者贴上自己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