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现代中国民法的知识转型

《现代中国民法的知识转型》是2012年出版的图书,作能虽吧者是徐涤宇。

  • 作者 徐涤宇
  • 出版时间 2012年8月
  • 页数 226 页
  • 定价 32 元
  • ISBN 9787566702425

内容介绍

  《现代中国民法的知识转型》选择民法领域中某些知识产品(如民法论文)、立法事件与文本、司法裁判以及具体的学术争来自议为考察对象,对《现代中国民法的知识转型》进行"深描",或技术性的量化分析,以探知隐藏在这些事360百科件背后的真相,了解法律人(如民法学者、民事法官)的民法特第换双油下磁色知识谱系,并通过饭缩展食观察立法者、司法者、学者乃至政府和普通民众(如农地立法中的农民)在中国民法知识结构中的互动或博弈,促成对中国民事候续养攻立法、司法和学术领域已移氧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以及将要发生的知识转型的认知。

图书目录

  第1章绪论

超字突雷刘  §1问题的提出2

  §2研究范围的界定和本书的主体内容4

  2 1研究范围的界定4

  2 2本书的主体内容5

  §3研究方法呀输长望教振10

  第2章法律人的民法知识谱系

  §1判决书对民事司法解释的引证12

  1 1民事司法解释的引证次数13

  1 2民事司法解释的引证规范化15

  1 3判决书与民事司法解释的衔接18

  1 4最高人民法院公信力的提升方向22

  §2域外文献的引证与中国民法学的知识来源25

  2 1关于材料、对象和方法25

  2 2域外文献引证偏英道派古这蒸免研好的形成:基于作品年代、学者年龄段的

  考察27

  2 3域外文献的引证偏好与我国民法学研究的路径依赖33

  2 4结语39

  §3民事法工松所飞婷故出条衣官与民法学者的知识系统:疏离与沟通41

  3 1两相分离成为民法知识在两个领域的常态41

  3 2民法知识之生硬疏离的成因探讨46

  3 3借由法教义学而达成互动的可能51

  3 4结语56

  第3章民事立法、司法和学说的知识转型

  §1新世纪民事立法与司法的转向58

  1 1新世纪的民事立法:十年高歌法典梦58

  岁在便甲油面书套协击层1 2法律文化视野下中国民法实证研究的展开62

  §2合同的概念与我国债法总则的存废--兼论我国民法典的

  体系67

  2 1合同与债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67

  2 2现有合同概念下债法总则的存废72

  2 3债法总则的废弃与我示得三培受松构信国民法典的体系76

  §3地得包方性共识与农地承包的法律实践79

  3 1农地承包的政策、法律及其实践79

  3 2地方性共识与地方性规范:土地调整的村庄原因82

  3 3地方性规范的性队短质与基层政府的角色87

  3 4农地承包实践的时代变迁:"放法"、"迎法"与法律下乡92

  §4私法规范中劳动群众集体概念的符号分析96

  4 1导言96

  4 2概念分析的叙述符号方法101

  4 3《民法通则》中有关劳动群众集体的叙述结构114

  4 4《物权法》中有关劳动群众集体的叙述结构133

  4 5其他私法类父卫是想二素振规范中有关劳动群众集体演切个守约求的叙述结构144

  4 6结语148

  第4章民法知识转型的个案透视

  §1法律行为变更权的期间限制--兼论解释论对法院行动策略

  的矫正152

  1 1问题的产生及其说明153

  1 2诉讼时效还是除斥期冲象认低无觉升歌南参间:在历史文本中寻找端绪155

  1 3我国民法中变更诉权的性质:法教义学上的先决问题159

  1 4变更诉权是否适用除斥期间的规定:解释论上的终局结论164

  1 5结语166

  §2论间接代理制度对仲裁条款的形方举适用--法律论证之个案展开168

  2 1问题的提出168

  2 2《合同法》第402条对仲裁条款的适用余地:法解释学的

  视角170

  2 3仲裁条款与《合同法》第403条:法律适用中的司法拟制176

  2 4问题之延伸:中国民法知识转型的向度183

  §3弹性的法学移植--以侵权行为法学中"法益"学说之发展

  为个案的考察186

  3 1问题之提出186

  3 2"法益"概念之学说继受188

  3 3从法学移植到法律移植--司法解释对"法益说"的继受197

  3 4法学移植的弹性与形式理性199

  3 5结语202

  §4农民地权诉求的表达结构204

  4 1扩大地权:城郊农民VS大田农民204

  4 2稳定地权:上访农民VS普通农民207

  4 3变现地权:强势群体VS弱势群体210

  4 4农民地权:诉求表达与实践213

  §5农村宅基地限制交易的正当性217

  5 1"宅基地使用权"问题的争论焦点217

  5 2宅基地自由交易的宏观社会后果219

  5 3宅基地自由交易的微观社会后果221

  5 4结语224

  后记225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王常福
下一篇:笑着做教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