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坑焦家是一个拥有四百多年来自历史的村庄,它位于南昌市进贤县省道S211,距进贤县15公里处。东面与军山湖遥相呼应,西通金峰茶庄,南望庙前山,北与大坊山接壤,村东有楠木桥相360百科通,村南与公路相临,直通省道,交通便利。
柴坑焦家原是清朝乾隆年间于进贤县梅庄镇的焦埠迁徙至此,落地生根,迁来时只有八户,经过了数百年的繁衍生息,总人口已经达到千人左右。
全村布局前水后山,山水相间,古木苍翠,田园秀美,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居民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村中有耕地面积1200余亩,山林2000余亩。粮食种植有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油菜。村内道路干净整洁,路路相通,村委会规章制度健全,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2006年以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建设,拆除乱搭乱建;硬化道路,绿化山间;整理村容田庄。从而在村容村貌、生态环境、文明乡风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提升,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坚持对内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坚持开放,使充分吸收和利用外来的资金、人才以及一切可利用的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
焦氏开始频繁活动是在两汉时期,此时的焦姓人物有不俗的表现,其中以焦先与焦延寿为代表。焦先是东汉末年的处士,生平饥不苟食,寒不苟衣,被皇甫谧称之为:"弃荣味,释衣裳,扩然以天地为栋宇,羲皇以来一人而已。"连著名学者蔡邕也曾经在写作中称赞他。焦延寿是西汉经学家,通《易经》。此外,南朝梁画家焦宝愿,明代学者焦竑,清代戏曲理论家焦循,人民的公仆焦裕禄等,都是焦氏中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