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码和38码的鞋在尺码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尺码,对应的鞋子的长度和宽度都不相同,因此两者也不可能存在具体的“小多少厘米”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普通的男女童鞋,每个尺码差距大约为0.5-1厘米,而成人鞋每个尺码差距一般为0.5-1.5厘米。
因此,如果只是简单地比较两种不同尺码的鞋子大小,应该直接查看尺码对照表,而不应该按照“小多少厘米”的方式进行比较。
不同品牌的鞋子,甚至是同一个品牌不同生产厂家生产出来的鞋子,也有可能存在大小差异。有些品牌会根据顾客的反馈调整生产尺码,有些品牌则会保持自己的标准,因此同样是35码和38码,不同品牌,不同生产厂家的鞋子很可能大小并不完全一致。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一些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尺码标准相对比较统一,不会存在太大的差异,购买时应该注意品牌和生产厂家,并找到相应的尺码对照表进行比较。
鞋子的款式和设计也会对大小产生影响。例如同样是35码的平底鞋和高跟鞋,因为高跟鞋带有跟部分设计,鞋子整体会变长,而平底鞋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同样是38码的凉鞋和厚底运动鞋,因为凉鞋设计结构较为简单,鞋子比较轻薄,而厚底运动鞋的鞋底部分较为厚重,鞋子整体会比凉鞋更大一些。
最后,鞋子的大小差异还会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的人体形态和脚型也会对鞋码尺寸的选择产生影响。例如脚部比较宽大或者腿部肌肉比较发达的人,相同尺码的鞋子穿上可能会比平时略感紧绷;而脚型比较纤细的人在选择鞋码时则可能会出现穿不住的情况。
因此,除了参照尺码表选择鞋码外,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尤其是购买一些款式较为紧身、包裹度较高的鞋子时,应该注意选择相对宽松一些的鞋码,以确保穿得舒适。